张小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00)
神经性耳聋又称感音神经性聋,是内耳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本病属中医“久聋”范畴,久聋之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因脏腑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耳窍失养,或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以听力减退、病程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八珍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案例1.患者,女,65岁,于2016年8月20日初诊。20多年前曾先后两次行脑瘤切除术,现左眼基本失明,左耳听力基本消失。近日来患者右耳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明显,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给予金纳多及前列地尔改善循环治疗半个月,效果不佳,患者及家属欲尝试中医治疗请我科会诊。四诊诊查结果:患者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肢体倦怠,情绪比较低落,舌淡无血色,苔薄白,脉细。治宜益气养血,疏肝理气,予以八珍汤合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15 g,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赤芍10 g,白芍10 g,川芎10 g,柴胡15 g,茯苓15 g,生白术15 g,甘草片6 g,薄荷10 g,生姜15 g,香附20 g,肉苁蓉片20 g,淫羊藿10 g。每日1剂,水煎分服。6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舌象由无血色转为淡红,脉象无明显变化,继续给予上述方剂。6剂后患者自觉少气懒言有改善,面有红光,舌体更有血色,脉搏变有力。后患者出院,在门诊仍继续给予上述方剂6剂,患者服用5剂后,右耳耳鸣基本消失,面色红润,舌体红润。继续给上方6剂巩固治疗。随访患者耳鸣消失,情绪积极向上,比较健谈。
案例2.患者,男,60岁,于2016年8月20日初诊。患者自述不知何时右耳出现耳聋,近日无意中堵住左耳,才发现右耳几乎完全失聪,但无耳鸣,于北京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并给予各种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疗效甚微。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面色潮红,脾气暴躁,舌红,苔略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养血,疏肝理气,予以八珍汤合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15 g,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赤芍10 g,白芍10 g,川芎10 g,柴胡15 g,茯苓15 g,生白术30 g,甘草片6 g,薄荷10 g,生姜15 g,香附20 g,神曲10 g。每日1剂,水煎分服。服药1周后患者面色潮红缓解,又予以上方。1周后患者自觉右耳有些听力,继续给予上方治疗。1周后患者确认右耳有听力,持续给予上方治疗。半个月后患者右耳听力明显改善,但较左耳仍然有差距。
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及四物汤而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功效为补气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是补气圣方,也是补气的基础方剂;四物汤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功效为养血调血,主治冲任虚损、血虚血滞证,是补血圣方,也是补血的基础方剂。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及生姜和薄荷组成,功效为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证,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常用方剂。上述两位患者皆为久病体虚之人,大病久病后气血亏虚,从患者的舌脉可见一斑,给予八珍汤培元固本、补气益血,使其气血充足,听物有声;久病往往会肝郁气滞,耗血伤脾,给予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心情条达则气无所滞,血无所瘀,气血通畅,声音由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