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前中药饮片炮制中存在的问题

2018-01-20 12:46:09黄瑞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桑螵蛸远志木心

黄瑞萍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智慧。中药炮制技术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对中药产业的高度重视,消费者对天然药物的青睐,国际市场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得中药饮片产业的增长已成为现实[1]。为了跟上当前中药饮片的发展步伐,笔者把在中药房工作中遇到的有关中药饮片炮制方面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列如下,以期能够得到解决。

1 存在的问题

1.1 饮片净选加工不够 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净选加工首先是清除杂质,这里的杂质主要是指产地采集、加工、贮运过程中混入的泥沙等。在工作中发现党参、地骨皮、木香、川芎、杜仲、远志等一些根皮类饮片碎渣及细土太多;全草类饮片有烟头、铁钉、塑料等杂质,很难达到洁净卫生的要求。

1.2 陈皮、肉桂、鸡血藤、茯神等中药饮片的粗暴式切制 饮片切制有利于调配和制剂,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有利于药物炮制、鉴别和贮存。《金匮玉函经》指出:“凡吹咀药,欲如大豆,粗则药力不尽。”阐明了饮片的厚薄、长短及粒度大小、粗细与煎出物都有密切的关系[2]。如白芷含有白芷苷,饮片切粗或切厚会影响其有效成分煎出,又如桂枝含有挥发油成分,切薄易在水里走散,失去药用价值[3]。

在药房工作中,常见到不按规定粗暴式切制的饮片,如陈皮切丝连刀或大小不均,肉桂接近5 cm×5 cm,或鸡血藤、茯神接近10 cm×10 cm的大厚片。这样的饮片无论是调配还是制剂都会带来很多不便,在煎煮中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浪费药源。

1.3 杜仲为带粗皮的块,盐杜仲没炒短丝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饮片的质量要求中,杜仲饮片主要的特点为刮去粗皮,切成丝或块状;盐杜仲最主要的特征为表面黑褐色,且折断时胶丝弹性较差。现代炮制研究认为,杜仲去粗皮和切成0.5 cm的横丝,有利于总成分的煎出,杜仲未去粗皮块的有效成分煎出率比去粗皮煎出率低,粗皮占药材的20%以上,故杜仲应去粗皮入药。杜仲切制规格对总成分的煎出率大小依次是横丝>纵丝>丁>条>带粗皮块。在实际工作中,杜仲常是没经去粗皮处理的约为5 cm×5 cm的方块;炒杜仲既没炒断丝又带粗皮,块大且表皮颜色不够火候,炮制的欠缺必然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的不易煎出。

1.4 蜜炙饮片过黏或过散 常见的蜜炙方法有:先蜜拌后炒药、先炒药后加蜜、蜜煮、蜜烘4种方法,均以炙至颜色加深,不黏手为炮制标准[4]。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现蜜炙饮片黏作一团,或没有黏性过于松散的现象。如炙黄芪、炙甘草、炙麻黄、炙紫菀、炙百部等都出现过蜜炙太黏的现象,炙黄芪出现过没有黏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炼蜜程度难以掌控,蜜炼太嫩,水分太多,颜色浅且黏性差,还容易发生霉变;蜜炼太老,黏性太强,既不易于拌匀,又不易调剂。这两种情况均不能使蜂蜜很好地渗入药材组织内部,所以饮片炮制质量难以保证。

1.5 煅瓦楞子、煅蛤壳质地不疏松 《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煅瓦楞子、煅蛤壳的质量要求均为:呈不规则碎片或颗粒,灰白色,光泽消失,质地酥脆,研末后呈灰白粉末,无颗粒。两者经煅制后,功效用法上均有了明显改变,增强煅瓦楞子制酸止痛力和煅蛤壳化痰制酸的作用。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煅瓦楞子、煅蛤壳质地仍然坚硬且块大完整,这显然没有达到“煅至体轻质脆”的标准,直接影响临床功效。

1.6 黄芩变绿,桑螵蛸卵化成虫 《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黄芩饮片为: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黄芩经过蒸或煮后,酶的活性消失,可防止黄芩中的苷类成分分解,既保存了药效,又能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这就是所谓的杀酶保苷。如在炮制软化过程中用冷水处理,这时酶的活性最大,可分解黄芩中的苷类成分,发生变绿现象。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可直接导致临床疗效的降低。

桑螵蛸的炮制方法为:将除去杂质和洗净后的原药材,置于蒸制容器中,用武火蒸至“圆气”后约1 h,容器壁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滴下时,取出桑螵蛸,晒干或烘干。用时剪碎。经过蒸制的桑螵蛸,既消除了致泻的副作用,又杀死了虫卵,从而使药物易于贮存。在工作中遇到过桑螵蛸卵化成虫的现象,其原因有二:其一,直接用生桑螵蛸入药;其二,蒸制火候及时间不符合标准,致使虫卵没有被灭活。这两种情况下炮制的桑螵蛸都不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难以保证其自然药效。

1.7 远志去不去心的问题 《雷公炮制论》载远志:“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所以,远志的传统加工方法要抽去木心,取根皮入药。现代研究认为,远志皮和远志木心化学成分相同,远志皮皂苷的含量是远志木心的25倍。远志皮祛痰、抗惊厥和溶血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均强于远志木心。鉴于带心远志的毒性和溶血作用均小于远志皮,且镇静作用强,祛痰作用没有减弱,且抽取木心较为费时,《中国药典》规定远志可不去心应用,但远志心约占全远志质量的四分之一,且有效成分含量较低。若从提高整体疗效,除去质次非药用部位考虑,传统的去心法属于进一步探讨的范畴。而在实际工作中,远志的质量检查仍然以是否去木心作为标准,这种执行标准的不一致,必然导致饮片品种的混乱和质量的参差不齐。

2 探讨

2.1 严格饮片生产经营准入制度 近年来,饮片生产位置分散,规模较小,而且目前作坊式的操作比较普遍;一些零售药店和药材公司无法规范货源,使无证生产和经营有了生存空间,反而导致一些规范的GMP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严格中药饮片的生产准入制度。通过并购的方式化小为大,化零为整,淘汰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企业,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集中度和生产质量[5]。

2.2 政府部门加强对中药饮片流通和质量的监管 为了使医药企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中药饮片的流通和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贯彻《药品管理法》,取缔没有经营资质的企业和个体药贩,规范中药饮片市场,进行不定期抽查、检验,对制造销售假劣中药饮片者给予严厉打击。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管职能,严格把关,确保中药饮片在各个流通环节中的质量。

2.3 培养中药炮制人员的“工匠精神” 中药饮片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但一直存在着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专业的中药饮片炮制人员,甚至饮片生产工艺面临后继无人、传统技艺失去传承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在中药传承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笔者认为传承的力度还可以加大,炮制的技艺要精益求精,尤其要注重培养中药炮制领域的“工匠精神”。笔者建议充分发挥各地区中医药高等学府的教育资源优势,重视《中药炮制学》课程设置;聘请中药炮制学专家、教授或者经验丰富的老药工,结合本单位用药实际情况编写讲稿和教材;鼓励有经验的老药工进行师带徒,对药师进行中药饮片炮制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中药炮制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继续教育,把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

2.4 严格执行现有的中药炮制的法规和标准 目前,中药炮制执行的国家药品标准是《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省级炮制规范。笔者认为:依据现有标准,扎扎实实把每一个炮制环节做到位,是提升中药饮片炮制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以上列举的问题中,无论是饮片的净选加工,还是切丝炒炙;无论是煅制,还是蒸煮燀法,其实都有相应的炮制标准可依,只有尊重现有的炮制标准,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

2.5 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中药炮制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关系到炮制品的质量,同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也代表着中药领域的“文化自信”。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守中医理论和中药炮制原则,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才能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猜你喜欢
桑螵蛸远志木心
桑螵蛸炮制的历史沿革考证
药学研究(2022年11期)2022-12-20 12:12:40
桑螵蛸的本草考证研究
中医药学报(2021年7期)2021-07-29 02:34:24
木心《从前慢》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38
张岪与木心
莫愁(2020年29期)2020-10-27 01:32:44
张岪与木心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身边的科学
毛远志
作品推介
“蚀肬”的本草名物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