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霞,张 伟,李廷保,张小花(.会宁县中医院,甘肃 会宁 730700;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正式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正是《诗经》成书的年代,在诗中出现为诗人借以喻妇女吟事物的许多中药。《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中医药物的书籍,共涉及中药50多味[1]。书中两味中药根据《神农本草经》七情和合理论的配伍准则[2]进行相互配伍,可组成辨治妇产科疾病常用药对[3-4],凝聚了中医先辈临床辨治妇产科疾病的经验与智慧,对于指导临床辨治妇产科疾病配伍用药具有深远的意义。
辨治妊娠腹痛药对配伍功效:白芍和桑寄生伍用。其中白芍性微寒苦酸,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桑寄生性平味苦,归肝肾经,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安胎元。常用量:白芍5~30 g,桑寄生10~20 g。二药合用,共奏安胎养血止痛之效,主治妊娠腹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少眠心悸等症,为妊娠养血安胎止痛的主要药对。
辨治虚寒带下药对配伍功效:沙苑子和莲子相伍。其中沙苑子性温味甘,归肝肾经,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莲子性平甘涩,归脾肾心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常用量:沙苑子10~20 g,莲子6~15 g。二药合用,共奏固精补肾、标本兼顾之效,主治肾虚腰痛、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妇女崩漏、白带量多等症,为治疗肾虚而致带下病的主要药对。
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药对配伍功效:①柏子仁和石菖蒲配伍。其中柏子仁性平味甘,归心肾大肠经,安神养心,润肠通便;石菖蒲性温味辛,归心胃经,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常用量:柏子仁10~18 g,石菖蒲5~8 g。二药合用,具有补肾滋阴、安神养心之效,主治阴血亏虚、心肾不调而致的惊悸怔忡、健忘盗汗、夜间梦多等症,为治疗阴血不足脏燥的主要药对。②熟地黄和枸杞子配伍。其中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补精益髓,养血滋阴,补血圣药;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润肺明目。常用量:熟地黄10~30 g,枸杞子5~10 g。二药相合,增强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更年期综合征及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症,此为治疗肝肾阴虚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药对。
辨治崩漏药对配伍功效:茜草和生地黄配伍。其中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止血;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凉血清热,养阴生津。常用量:茜草10~15 g,生地黄10~30 g。二药相伍,有协同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主治血热迫血妄行而致的妇人崩中、胞漏下血,也可治血分实热的呕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症。
辨治经行乳房胀痛药对配伍功效:刺蒺藜和香附相配。其中刺蒺藜性平味苦辛,归肝经,疏肝平肝,祛风明目;香附性平味辛微苦,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誉为气病总司,女科主帅。常用量:刺蒺藜6~10 g,香附6~12 g。二药合用,更加强化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之效,主治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乳房痒痛,甚痛不可触衣,以及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胁胀痛、乳闭不通,为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主要药对。
辨治妇女癥瘕药对配伍功效:泽兰和郁金相伍。其中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脾经,活血祛瘀,行水消肿;郁金性凉味辛苦,归心肝胆经,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清心开窍,清热凉血。常用量:泽兰10~15 g,郁金6~12 g。二药合用,气血两调,行气解郁,活血逐瘀,增强疗效之效,主治气滞血瘀癥瘕、产后瘀滞腹痛、经闭痛经、惊痫癫狂、金疮痈肿等症,为治疗妇女下腹部包块的常用药对。
辨治产后汗症药对配伍功效:白芍和酸枣仁配伍。其中白芍性微寒味、酸,归肝脾经,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酸枣仁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生津敛汗。常用量:白芍5~30 g,酸枣仁10~18 g。二药配伍,滋阴养血,收涩敛汗之效,主治产后盗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肝阳上亢及头痛眩晕等症,为治疗产后盗汗的主要药对。
辨治产后身痛药对配伍功效:桑枝和桑寄生配伍。其中桑枝性平味苦,归肝经,祛风通络,通利关节;桑寄生性平味苦,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常用量:桑枝10~30 g,桑寄生10~20 g。二药合用,一攻一补,祛风利湿,补益肝肾,攻补兼施,相得益彰,主治产后,产后身痛及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为治疗产后身痛的主要药对。
《诗经》所经历的年代是我国中医药治疗发展并初具规模的时期,书中反映的药对思想彰显了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架起了单味药与复方之间的桥梁,也是中医治疗学的精粹,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精炼取效的特点,对辨治妇产科疾病、提高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前辈重视两药配伍组方的聪明才智。
6 参考文献
[1]胡献国,黄冬梅.诗经与中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70.
[2]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8.
[3]谭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9.
[4]李志文.妇科病常用对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35.
通信作者:张伟,副主任医师,甘肃会宁县中医院,甘肃省白银市会师镇枝阳巷12号,730700,aa1ww2@163.com
*基金项目: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15-ZB06);甘肃省高校基金项目(2014A-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