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现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畜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 455000)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主要指在动物产品离开饲养地,或是生产地前进行相关检疫工作。检疫工作的实施是为了检查动物是否有存在疫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及早发现动物疫病,将病原有效消灭在最小范围内,避免疫病发展和蔓延,进而能最大程度降低动物因疫病受的损害,有效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但就目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施情况来看,还有待于完善,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要想真正有效的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是整个工作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说,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尽量对政策这一方面进行完善,结合 《动物防疫法》来制定更加完善且合理的配套政策,同时对动物检疫工作机构权限、建议范畴等方面进行合理明确。另外,在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对各级政府扶持的政策有效利用起来,尤其是对那些标准化的疾病防控政策、养殖户扶持政策等均可以有效的应用,以此来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强化及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养殖户建立相关档案,让其主动申报检疫、合理喂养饲料,假设养殖用户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来履行,或者是没有按照规定登记档案,又或者是在畜禽出栏前没有进行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可以取消其享受优惠政策的福利,通过这一手段来强化养殖用户对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认识,从而有效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1]。
就目前动物检疫工作实施情况来看,在人员配置方面较为匮乏,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于这一现象,在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建设出相应检疫执法队伍,在社会中聘请一些专门的检疫人员,然后开设专业化培训课程,以此来最大程度提升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真正有效提升检疫执法队伍水平和能力。针对于这一点,首先一定要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素质,相比较城镇地区而言,乡镇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施难度更高,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乡镇防疫工作人员没有较为良好的责任感及业务能力,而专业的培训教育工作及绩效考核管理则能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质量,起到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建设队伍的过程中,还应提高绩效工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能用心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上,对于这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为其办理有效的养老保险,也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讲工作和绩效挂钩,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动物产地检疫执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想真正有效的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除上述两点,还需加强检疫执法力度,真正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落到实处,而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3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运输环节监管的重视,在运输动物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动物是否有配戴耳标或者是有没有接受产地检疫等情况加强检查,假设发现没有接受产地检疫的一定要及时将其送回原地进行补充免疫处理。其次,加强对屠宰环节的监管重视,在对动物进行屠宰之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对于那些缺少产地检疫正义,或者是没有佩戴耳标、缺少消毒证明的动物,一律不准进入屠宰场。最后,还需要尽可能的提升检查力度,动物产地检疫卫生监督所一定要定期、不定期对养殖用户、屠宰场及市场等多方面进行检查和管理,加大对违法案例的处理力度,对于那些逃避检疫工作的养殖户加大处罚,进一步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2]。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对不同检疫环节的补充和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才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动物食品。
综上所述,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不仅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动物食品,要想有效做好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然后构建出相应的检疫执法队伍,最后加强检疫执法力度,以此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落到实处,进而能真正有效的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