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摘 要】目的 探讨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成立静疗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观察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静疗小组;风险管理;护理效果;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护理风险在患者治疗和护理中无处不在,特别是输液患者,容易出现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情况,给患者输液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特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5.5±2.3)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4.5±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成立静疗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其方法和步骤如下:成立静疗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挑选10名静脉中心心静脉置管护理人员,成立静疗小组,小组所有成员职称必须在是主管护师以上。培训方法。结合护理部实际情况,有针对的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定期对静疗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静疗小组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养,详细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定期组织静疗小组外出交流培训,不断提升静疗小组人员静脉输液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并将考核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明确岗位职责。静疗小组应以提升个医院整体静脉输液护理人员管理质量为目标,不断静脉输液工作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防范制度,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难病例进行交流讨论,总结以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积极提出改进措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涨,护理纠纷发生率也随着上升,给医院工作开展带来巨大难度,同时,给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问题。而静脉输液是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其操作中更容易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可成立静疗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展开专业知识培养,静疗小组人员通过不断的培养,更熟练的掌握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如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静脉炎预防、导管维护等[2],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护理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前进行防范,保持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3~4],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分别采取常规风险管理和静疗小组风险管理,结果表明,静疗小组风险管理患者非计划拔管率、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风险管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所述,实施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避免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情况发生,提升医院整理护理质量,医院应多借鉴,并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实施,最终提升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杨松兰,穆占俊,白煜峡等.静脉治疗风险小组的建立与运行[J].护理学杂志,2016,29(23):10-12.
刘梅媛.静疗小组在肿瘤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29):227-228.
邓美菊.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5):171.
程滨.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浅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