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CT增强后发生对比剂肾病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19 11:36仲兆芬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糖尿病

仲兆芬

【摘 要】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CT增强后发生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自2015.01~2018.08于我科行增强CT的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模式,观察其检查前和检查后24h血肌酐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检查前和检查后24h血肌酐指标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升较少。结论 在行CT增强的糖尿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模式能有效防止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值得广泛采用。

【关键词】糖尿病;对比剂肾病;CT增强;护理风险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伴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CT增强的应用,对比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接受CT增强扫描的糖尿病患者也日渐增多[1]。对比剂肾病(CIN)具体是指在使用对比剂后的48~72h内,血肌酐与基线相比升高0.5mg/dl或25%以上的肾功能损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血管灌注以及肾小球滤过,碘对比剂在肾小球滤过下进入至肾小管后,肾小管内大部分水分被重吸收,使肾小管中对比剂变粘稠,逐渐形成栓子堵住肾小管,对比剂长时间存在于肾小管中,会对肾小管产生进一步损伤[2]。糖尿病患者在接受CT增强后极易发生CIN,如何减少CIN发生,是影像科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接受CT增强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模式,观察其护理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5.01~2018.08于我科行增强CT的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42~80岁,平均(60.12±6.78)岁,病程范围1~15年,平均(6.24±1.27)年。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43~78岁,平均(60.24±6.81)岁,病程范围1~14年,平均(6.25±1.30)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患者检查前后48h停服双胍类药物,检查前后嘱患者增加水的摄入量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模式,具体包括:⑴健康教育:行CT增强前告知患者和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肾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嘱其停止服用肾毒性药品,同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⑵选择碘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将碘对比剂加温至37°C后注射,能降低对比剂粘度,减少渗出和对血管产生的刺激。尽量减少对比剂用量。⑶选择血管:穿刺前评估血管,尽量避开损伤和疤痕部位,选择粗直大且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开静脉瓣进行穿刺,选择18~20G型号的血管。⑷充分掌握CT增强禁忌症和适应症:患者伴有碘过敏史或严重甲亢应禁止行CT增强,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注意事项并签订同意知情书,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发现特殊情况应积极和医师进行沟通。⑸完善抢救流程:备好所需抢救物品和器械,并放在显眼容易取得的位置。⑹心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患者由于不了解扫描相关知识,常伴有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心理特点,耐心做好告知和解释工作,向其客观讲解碘对比剂使用的必要性,帮助其消除顾虑和紧张心理,从而减少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⑺水化:行CT增强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饮水目的和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和其家属掌握记录尿路和饮水量的方法,告知其应口服500~800ml水或检查前给予其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2h,检查结束后3h内口服水化,每小时饮水量为300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检查前和检查后24h血肌酐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检查前和检查后24h血肌酐指标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升较少,见表1。

3 讨论

伴随影像学发展,CT增强后发生CIN的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对比剂在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者位居第二,已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积极的护理措施[3]。

有研究提出[4],血肌酐是临床诊断对比剂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患者肾脏受到损伤时,其血肌酐指标会于24h内出现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接受CT增强和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后24h血肌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护理风险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做好患者检查前心理护理工作,加強与其交流沟通,向其充分讲解注意事项以及对比剂和对比剂肾病间的关系,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的配合,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充分掌握检查禁忌症和适应症,选择低渗或非离子造影剂并加温至37°C,选择合适静脉进行穿刺,并完善检查前准备以及抢救流程,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CIN。

综上所诉,对接受CT增强的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风险模式,能有效减少CIN的发生,值得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陈瑟燕,周琇,李楚莲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患者CT增强后发生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6,39(1):71-72.

许小蓉.针对性对比剂肾病风险管理在门诊 CT 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8(23):80-81.

江杏英,李瑞雄.重视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5):392-393.

叶锦棠,张保翠,罗健等.血肌酐正常人群中糖尿病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6,31(2):123-125.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