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2018-01-19 11:36母养彩海明辉马燕姚小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家庭护理护理满意度血压

母养彩 海明辉 马燕 姚小霞

【摘 要】:目的 分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86例高血压患者为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3例,其中对照组极易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现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 护理后,演技组护理总满意度、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关键词】:高血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血压;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近些年,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高的,对我国中老年人群机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且有研究指出,该病是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使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因此,为了确保患者血压水平处于理想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应当对其进行科学化管理。本文以我院高血压患者为例,向其施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高血压为例,共纳入86例,抽选自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内提到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男女比例23:20,年龄40-75岁,病程1-10年。研究组43例,男女比例25:18,年龄42-73岁,病程2-12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安排舒适病房,联系医生,按照医嘱,建立静脉通路,提供药物治疗,同时做好患者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护理,待其出院,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

研究组采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医生1名、护士2名、社区医护人员4名,拟定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计划,在其出院前,建立联系卡,出院前1d,向其发放宣传资料,加以即讲解,并对其家属予以培训,待出院后,实施护理计划,即每15d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个月要求患者参与联谊会,同时督促患者定时就诊,测量血压、生化指标;②护理干预,以一对一方式向患者讲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不良影响,增强其重视感,使其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对病情改善的正性作用,另外,叮嘱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养成健康作息时间,自测血压方法及血压正常参考范围,同时指导患者结合自身状况,安排适量有氧运动,如太极剑、太极拳、散步等,加以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切不可增减药量,或是更换其他药物,以维持稳定血压,对于部分老年患者,建议使用带有提醒功能的分药盒,以防出现漏服、忘服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总满意度(以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为工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即十分满意100-80分、较满意79-60分、不满意低于6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较满意率)[2]。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

护理后,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度

护理后,研究组十分满意17例,较满意2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5.35%)。对照组十分满意14例,较满意20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度(79.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24<0.05)。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属于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种,与大量饮酒、精神紧张,低钾饮食的能因素有关,且症状较多,如头痛、头晕、心悸、颈项板紧等,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极大不利影响。一般来讲,患者在住院期过程中,可维持血压水平处于相对理想范围内,但是由于病程较长,以及患者数量的增多等问题的存在,患者提前出院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因此,为了出院后的患者仍得到规范性治疗,需要积极做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是一项一体化护理模式,通过保持健康指导、护理干预的连续性,达到提升患者疾病管理水平目的。袁素萍等[3]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得知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良好,且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本文结果得出,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较对照组优(P<0.05),和上述研究成果相符。另外,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进一步体现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有效性。现对此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可确保护理干预的系统性、连续性,以形成良好的院外监督效果,使患者获取高质量护理服务;②护理干预,采取一对一方式向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如合理膳食、合理运动、规律作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等,有助于满足患者对护理问题上的要求,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理想水平,减少并发症,加速机体康复进程,促进其对护理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综上,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可维持理想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李淑清.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9):11-13.

李娜.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47-248.

袁素萍,李爱香.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7):80-81.

猜你喜欢
家庭护理护理满意度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胫腓骨骨折患者体外固定装置术后家庭护理效果分析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