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滢
摘 要: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紧邻台湾海峡这一重要通道,是太平洋西岸南北航线的必经之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基于此,福建自贸区的设立结合自身优势,以两岸关系为切入点,创建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心,带动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台湾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自贸区和公共政策二者相互关联,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推动,公共政策只有在自贸区不断实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出台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是处理自贸区各种问题的有效政策,也是福建自贸区自身独特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负面清单
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问题包含:现行政策是否对发展有利,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是否需要根据实际出台新的政策。目前,福建自贸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已经发挥明显的优势,促进了自贸区发展和建设,但是否符合自贸区的长远发展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福建自贸区设立时间较短,与国外相对成功的自贸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长期积累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将对福建自贸区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能够引导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的出台和选择。本文将从福建自贸区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分析福建自贸区的公共政策,对其目前的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自由政策、财税激励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意见,促进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以更好地提升福建自贸区的服务水平,促进自贸区的长远发展。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14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出现了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境内自贸试验区。2015年正式出台政策,实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为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我国目前设立的四个自贸试验区,每个试点均有自身独特优势。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独特优势是实现大陆和台湾两岸的交流和合作,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世界上很多自贸区的成功均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推动。而新加坡自贸区的快速发展,公共政策中的营商环境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政策的出台促使新加坡拥有专业且一流的营商环境。香港自贸区和鹿特丹自贸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顺利出台和推行。这些成功的自贸区均能为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鑒。可见,公共政策对自贸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福建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和相关政策研究,福建自贸区的公共政策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检验、考核目前政策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否可以促进自贸区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加符合现实发展的公共政策,做到与时俱进。对这两个问题的考量成为本文的研究重心和选题背景。本文将结合福建自贸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功能定位以及自贸区的今后发展规划,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自贸区发展经验,全方位地分析目前福建自贸区的公共政策,对其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系统彻底的分析和考量,结合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考评,分析优劣势,进行淘汰和整合,出台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公共政策,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自贸区公共政策理论基础
自贸区的相关理论
自贸区是新一轮开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产物。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从广义和侠义两方面理解,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在不同的国家文化领域对自贸区有不同的定义,但宗旨都离不开在主权国或地区的特定区域内,为外国经商者和相应的经商行为提供相对便捷化、自由化的服务政策。自贸区必须具备独特的优势,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活动。比如: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备、政策优势明显等。福建自贸区即为如此,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太平洋西洋南北航线的必经之地,交通条件便利;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早,相关基础设施完备;具备关税减免、金融自由化等政策优惠,这几方面促成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追本溯源,从严格意义来讲,福建自贸区应称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它属于国内行为,并非国与国间的跨境行为,是在本国内设定由海关监管的专门区域来进行税收、投资和监管等工作。但为了更便于表达和书写,国内一般简称为“自贸区”。就目前而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国已形成“1+3+7”共计11个的自贸区格局,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实现贸易自由化,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内涵
公共政策从规范来讲,是满足公众整体意志和公众整体需求的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根据政治活动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公共利益为终极目标和任务。鉴于公共政策的多变性,学术界对其的定义有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根据各种经济行为选择不同的处理公共问题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公共目标,满足大众期待。它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主要作用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引导公共行为、协调公共关系、分配公共资源等。公共政策功能多种、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根据社会的公共行为,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对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负面清单质量
政府必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企业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给予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分析新加坡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政府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简政放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放投资贸易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为企业进驻提供便利的条件。福建自贸区应借鉴这种模式,政府简政放权,对有投资价值的企业降低准入门槛,减少注册资金的比例限制,吸引更多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入驻。在市场准入管理方面,坚持自贸区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政策,提升自贸区内负面清单质量。针对国家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业务、领域等,政府采取相应的管理举措;对于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企业和业务等,各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自贸区管理模式,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精简和简化市场审批,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促进自贸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实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电子网络的有机结合,发挥电子网络的优势,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简单的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等工作,将行政事项由人工服务转为电子服务,简化行政事务办理和审批事项,做到政府权责分明、监管有力,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
降低准入门槛,促进金融机构多远集聚
自贸区的发展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的大量集聚,为自贸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利的资金支持,因此,自贸区公共政策必须强化金融政策的实施和创新。首先,采取措施降低准入门槛。自贸区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福建自贸区应采取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原则,吸引金融机构集聚。对于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优先批准金融机构的进驻,使自贸区的金融机构趋向多样化。目前,福建自贸区的金融机构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外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较少,因此,政府应采取更多的金融优惠政策,吸引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便捷化的融资环境。
政策护航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领域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从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入手,在原有的制度体系下,根据新问题出台新方案,促进外商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适度放宽外商准入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入驻。另一方面,给予外商相应权利的同时,应该做到有效提升外商监管水平,强化外商投资实际控制人管理,减少违法违规的投资行为,净化自贸区内部的投资环境。其次,自贸区应扩大开放领域,允许不同产业进入自贸区市场,促进自贸区内部产业多元化。对于福建自贸区而言,扩大高端服务行业的开放领域是重中之重。福建自贸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放宽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原则,以促进台湾服务业的入驻,提升自贸区内服务业的水平,以高端服务业为契机,推动两岸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
创新财税优惠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打造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是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创新财税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给予企业更多便利,吸引更多企业进入。首先,从福州片区、厦门片区和平潭片区三个片区入手,因地制宜,根据目前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创新各种优惠政策,深化两岸的经济合作。平潭片区经过三年的先行先试,基本构建了以“一岛两标”为指导的对台开放模式。在财税政策方面,实行15%税收优惠政策,为省内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根据政策自身的优势和发挥的效用,将此项政策推广至福州片区和厦门片区,惠及更多的企业。厦门片区发展较晚,应突出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探索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进一步对台开放,深化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台合作。在财税政策方面,借鉴平潭片区建设经验,创新财税优惠政策。其次,完善离岸业务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福建自贸区离岸业务受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影响,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必须根据离岸业务的发展状况,探索离岸业务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离岸业务的快速发展。
结语
福建自贸区作为我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对于促进两岸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公共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动了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的研究,发现自贸区公共政策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政府部门应发挥领路人的作用,为营商环境保驾護航,扩大自贸区开放领域,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负面清单质量。同时,创新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加大各种优惠政策的推行,促进更多企业和人才的集聚。最重要的是,政府应从福建自贸区功能定位出发,结合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出台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福建自贸区的发展,推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基金项目: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B07)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绍乐.自贸区综合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06).
[2]沈日康.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08).
[3]谢宝剑,张晓春.政策试验与扩散——以自贸区可复制经验为例[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7,12(01).
[4]崔慧.促进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6.
[5]邹尚汶.上海自贸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策的成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