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事业部内控管理的主要风险控制环节

2018-01-19 11:32齐蕴蕾
财会学习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管理措施风险

齐蕴蕾

摘要:在我国,无论是制造各种国防的技术还是国防武器的研发都主要是由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来完成。但目前我国的军工科技事业单位事业部的内控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尚且有待完善,管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相关国家制度也有待调整。本文主要概括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中企业财务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怎样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科研单位;风险;管理措施;原因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开办和创立的国防科技事业性质的单位。所以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肩负着国防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国防装备研究、试制及小批量生产的任务。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所以各个企业单位对风险管理、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因此,作为能够为维护我国人民安全做贡献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肯定也是逃不掉要国家所实施的政策办事的责任。但是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本身就和普通的事业单位有很大差别,所以其所涉及的管理风险比较多。

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事业部内控管理的主要风险

(一)在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风险是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目前的最主要风险。整个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都存在光顾着搞研发而忽视管理整个项目的信息的状况。整个事业单位对于要进行管理这一观念十分的薄弱。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方面显得尤为的落后。例如,某中国军品公司在与法国相关研发商用级武器装备公司商业谈话时,中国的代表谈话人主要有负责搞项目的主管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者出席,但法国公司仅有一名负责项目的经理以及该经理的助理出席。在双方展示彼此公司所能给对方带来的效益时,法国的公司只需要在所携带的电脑中输入相关关键字或者符号就能够显示出不同方面关于其公司研发军品的相关信息。而中方公司就需要不停的切换不同部门的领导者上前介绍信息,相比较法国公司就繁琐了很多。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金、人员的浪费,这就是我国的项目信息在处理和总和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从而导致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存在风险[1]。

(二)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科技研究时所需的成本费用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目前军工科研类事业单位在工作时有两个所需要依照的国家目前实行的标准,分别是军品的价格管理和国防科研项目的价格管理。军品价格管理标准在90年代末期就已經被制定出来,这个标准在我国对于军品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规范作用。但时代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90年代的标准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不太适用于现在。特别是在:军品的所赚的利润和本金被国家先行的标准给束缚,使得生产军品所用的成本无力进行下调。还有就是对于军品成本的计算用了过大的角度进行计算,使得生产军品和使用军品的双方对军品制造的成本意见有出入,引起矛盾。再者是国家制定的军事用品价格标准没有把生产军品所用的技术费用考虑进去。使得研发产品方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报酬,研发产品的事业单位工作积极性下降,事业单位有走向衰亡的风险[2]。

(三)除以上两种容易出现的风险以外,事业单位在投资中出现的风险概率也不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对自身内部的投资,有可能受到国家目前对军品方面的规定影响,投资能获得的回报不足以支撑整个军事科研事业单位继续运行。对外的投资也会由于事业单位本身资金不足,投资能力受到限制[3]。

(四)最后是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整治风险。如果整个军事科研事业单位的整治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在事业单位资金的处理上出现问题。制度不完善,整治的效果就会被削弱,事业单位能够控制事业资金的能力也会相应减弱。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对单位资金的计算不准确,对今后整个单位在做重大决定之前能参考的自身资料的真实性没有保障,从而影响决策,影响其今后发展[4]。

二、造成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产生各项风险的原因

(一)从事业单位的外部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军品相关制度的改善进度稍慢,造成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分歧较大,每个单位几乎都是自立门户,使得单位的资金紧张,有衰败的可能。另一方面,一是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以保军为天职,保密性强。二是研究、试验和小批量生产并举,三是军民融合突出。

(二)从事业单位的内部来看。因为外部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存在的危险不能有所了解和控制,就会引起事业单位内部失去控制的情况。一方面是,领导者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在思想上容易将会计部门和整个财务部门划上等号,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细化。领导者普遍没有意识到高质量、高效益的财务工作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并且对一些财务部门出现的违规操作不予重视,导致最后给事业单位带来的损失比预想的更大。另一方面是,社会上政府约束被弱化。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相同的。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主要是对财务进行预算,预算决定着事业单位下一步的动向。事业单位的经营能力一般都在资金够用的范围之内且一般都不敢迈过这个范围。也就代表事业单位拒绝了一些高效益的机会,这就缘于政府约束被弱化。使得事业单位在决策上容易造成失误,事业单位的风险系数增加。

三、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规避风险的相关办法

(一)可以建立在发生具有风险的事件前的控制体制。借鉴一些目前被使用的先进技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具体的监视、控制。通过不同方面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做出风险的提前预报警告机制。这样利于风险管理部门能够及时的化解风险。根据国家的预算法规定,预算从开始设置到具体的实行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遇到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身内部也要加强对自身单位风险的关注度。对自身内部的管理单位内资金方面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的进行有关的上岗前培训,让其能了解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有解决现有的财务风险的能力。不仅如此,不定时的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风险能力,风险日新月异不及时的预知风险就会受到风险的压制。

(三)不断地改善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也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一般是单位内的管理者用来实现提高事业效益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有效使用也能规避相当大部分可能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通过利用一些互相之间没有太多关系的部门,让部门之间相互监督进行多方面的控制,最后通过考核业绩来完成。随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由“纯科研型、封闭型”向“科研生产经营型、开放型”转变,这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推动了军转民和相关民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最后一点就是要加强整个事业单位对自身内部信息的整合能力,只有能够快速并且清晰的整理出单位内部所需要了解的自身信息,才能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各项重大决策时更加顺利。

四、结束语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的控制管理来规避风险,及时的对自身内部管理做出修改和升级变得迫在眉睫。在科研单位卖力的研发各项国防武器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兼顾内部的管理,规避一些能够及时发现、预知的风险。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一定程度上能够带领我国的国防科研技术事业更上一个阶梯。同时,我国负责修改、完善军品价格和国防项目价格标准的相关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和及时的完善,共同助力我国的军工科研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晨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浅析[J].商,2016 (14):70-70.

[2]张涛.军工科研院所全面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内部审计,2016 (9):96-100.

[3]赵树飞,张红宇,周巍巍,等.内部控制视角下军工科研项目外协管理审计研究——基于某航天军工科研院外协管理审计实践[J].中国内部审计,2016 (1):23-27.

[4]崔清泽.从内控角度谈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7 (6):68-69.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管理措施风险
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实践研究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