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宇
【摘 要】作文本应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但目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比比皆是,而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文章在我们学生中很少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有人说是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才会出现如此千篇一律的作文。因此,要让学生走出写作“暗胡同”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的写作“生活化”。但如何使学生的文章在考试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使他们生活化的描述与众不同,如何使他们的文章张扬自我的个性呢。这篇文章就从培养学生作文中的创新意识这个角度来浅谈一下看法。
一、在作文课堂中要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如何把这种潜在的创新力在作文中用文字形式具体变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作文课中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写作的创新激情,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潜能发挥出来了,思维活跃了,学生才会由原来的“被逼着写作文”到后来的“我要写作文的”转变。那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营造和谐民主的作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热情。
其次,拓展作文课外延伸,注重课外积累,为作文创新打好基础
现在的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生活缺少切实的体会和思考,再加上课外阅读贫乏,导致他们在文章中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课外积累,充实库存,引来源头活水。
二、鼓励和培养写作思维的个性化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在作文训练设计中,通常我会把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而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体现我们教师在当中的指导作用,尤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路,传授给他们写作的方法,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作文训练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解放学生的思维。
1.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是发展作文个性的重要途径。但想象力、联想力的训练又是作文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其实并不是学生的记忆仓库中没有材料,而是因为联想的“线路”没有接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并且要做到训练经常化、具体化。只有在作文训练中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路、传授写作方法,并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像,如何联想,这样的训练多了,才能激起他们的创造思维。在上柳永的词《雨霖铃》时,我叫他们根据下面这段话发挥想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段词意境开阔,内涵丰富,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想象,由词所展示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和情人知己离别的情景、氛围加以具体描述,并让他们用语言形成文字把它加以拓展写下来。这样的训练,就使这段词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可感化,从而也达到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目的。
因此,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游目骋怀,海阔天空,然后加强具体指导,并让学生注意联想的目的性、方向性和联想的丰富性。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不但可以增强写联想类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在表现作文个性的过程中也发展了他们独特的个性。
2.加强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如果没有深刻的思维,那么文章就达不到现象的高度。因此,针对学生作文停留在单纯的记事、作文没有深度的这种现象,我有意出一些似乎就已是定论的问题让他们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一定深度。如在引用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背诵他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之后让学生对裴多菲进行评价。在学生讨论评价之后,我出示资料《裴多菲之死随想》,借助这一材料,我告诉学生裴多菲既没有忠于爱情,也没有为了自由而献身,他的死可以说是“轻于鸿毛”的。然后,我还通过对鲁迅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柔石、《纪念刘和珍君》中北师大女校长杨荫榆的介绍,告诉学生,世上的事情很复杂,难以预料:
(1)一时的英雄行为,远远不足囊括一个人的一生——当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高举自由的旗帜,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反动统治时,有谁不为之动容?可有谁又能想到他被俘后苟且偷生?而杨荫榆在抗日战争中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大义凛然的斥责敌人,最终命丧日寇之手。她晚年的悲壮结局,则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由丑变美。
(2)生与死,是人生最大的考验。面对生死之间关键的一步,能迈过去,就是不朽的英雄,迈不过去,则成了被唾骂的狗熊。
通过这些例子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在看待任何问题时都要透过事物或事情的表面现象去挖掘本质。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由此获得新知,从而也增强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平時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态。对某个事物、某件事情、某种现象,让他们学会顺着思、反着思、两面思、多角度思等,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从而产生写作灵感。如“早晨公共汽车晚点了”,面对这么一个作文题,在写作、审题立意时,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想到的都是:公共汽车晚点后,候车的人焦急无奈的状态,从而反映了公共汽车公司管理的不善。这样的思路并不离题,但它既缺少新意,也缺少深意。此时,我提示他们“如果不写候车人们的焦急,那么你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呢?”经过积极思考,学生写出了许多新的题材,以下是其中三例:
(1)天气较热,又遇到公共汽车晚点,一些送孩子和孙子上学的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宝贝等车太累,纷纷急忙给孩子买冷饮、替孩子拿书包、摇扇子,自己却累得满头大汗,狼狈不堪。试问,这样护大的“小皇帝”如何能经得住风雨?
(2)趁公共汽车晚点,一辆私营车前来钻空子捞外快,一些有急事的人无奈的付出两倍于公共汽车票价的钱乘车离去。如此看来,交通治理需要重视。
(3)由于公共汽车晚点,两位学生上学迟到了。他们被不明真相的老师点名批评,并被罚做作业,一直到放学以后又过了一个小时,才完成作业回家。这位老师不经调查就批评学生,还采取罚作业的办法来惩罚学生,这些反映了老师的教育观念还存在着不足。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是具备创新思维潜力的。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挖掘,那么,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畅通,作文题材的角度就会极大的丰富。作文教学,就是要诱导学生将侧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展他们有张力的思维空间。经过大量这样的练习,逐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也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良好的作文环境。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着创新的潜力,个性的思维,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作文求新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并灵活运用在自己写作中,从而让他们的方法指导思维,思维驾驭文字,并由文字来张扬他们的个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反复训练学生,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