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出的收获

2018-01-19 21:47范蓉
考试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收货

摘 要:在《认识质量单位——克》一课时,一些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掂一掂”的操作体验之余,会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要把掂“1克”的感受牢牢地记在心里,带着这种感受再去掂其他物品,从而判断其他物品的质量与1克的大小关系。这样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应该让学生有怎样的体验与收获?本文针对这些疑问,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能够促进大家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掂数结合;收货;质量单位

九月底,适逢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大赛,笔者有幸观摩了第一学段的全部赛程。本次省赛采取的是主办方——省教研室提前两周公布几个课题,各大市选手从中选择一课参赛的赛制,所以不可避免有很多课都是同题异构,其中就有4位教师同时选择了苏教版三上的一课——《认识质量单位——克》。

众所周知,质量单位虽然不如长度单位那样直观,也不如货币单位那样有着深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但它毕竟比时间单位来的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在质量单位中,克相比于吨又更贴近学生生活,且更易于动手操作、体验,所以这大概也是四位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这节课的原因。

纵观四节课,有很多环节令人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之感,但感慨佩服之余也有一些疑惑。某些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掂一掂”的操作体验之余,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要把掂“1克”地感受牢牢的记在心里,带着这种感受再去掂其他物品,从而判断其他物品的质量与1克的大小关系。其中一位教师更是别出心裁,用“中国达人秀”中一位“一掂准”的卖鱼师傅的掂重本领来激励学生,并设立了相应的PK大赛以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其实这个卖鱼师傅并不是“前无古人”,前几年新闻报道中有一位卖肉的“一刀准”师傅,再早些时候上海有一位卖糖果的“一把准”师傅。细细分析,他们可能不能成为我们学生数学活动“掂一掂”的努力方向。首先,他们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几节课的操作经历与之无法相比。其次,他们的工作对象都很专一,很难想象卖鱼的师傅改成卖肉或卖糖还能立刻一掂准么?长期的针对同一对象进行练习,恐怕很难分清师傅们除了手上的感觉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感官的辅助参与,例如通过眼睛来判断同一质地的物体体积的大小。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体验的物品要比他们复杂得多,短短的40分钟,要掂硬币、回形针、餐巾纸、课本、胶带、咖啡伴侣、黄豆等等形形色色的形状、质地千差万别的物品,要“一掂准”,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即使学生真能做到“一掂准”,教学目标就达成了么?

仔细研读教材,应该可以看出这样三个教学层次:1. 由认识千克时的素材——一袋不足一千克的膨化食品引出称比较轻的物品需要比千克小的质量单位。2. 先用电子秤分别称出1枚2分硬币、1枚1角硬币和1枚1元硬币大约各有多重,然后再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和几克的实际轻重;接着让学生称出10克黄豆,数出10克黄豆的粒数进而推算出1克黄豆大概有多少粒。3. 在“试一试”环节,要求学生先分别称出一本数学书与一个文具盒大约是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要不要掂?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应该让学生有怎样的体验与收获呢?

一、 先称再掂,重在体验

掂一掂,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用它的目的无外乎这样两个:1. 两个物体的轻重对比;2. 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的估重。能够进行这样的活动的一般都是有着一定生活體验与经验的成年人,并且这样的“掂一掂”也只能起到估一估的效果,它的准确性是因人而异的,“一掂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几位比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约而同地都提出“先掂一掂,再用脑海里留存的1克的感受估计其余物品比1克重还是比一克轻”,这样的教学要求针对的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生活体验与经验,前一节课刚刚初步认识了千克,今天课上刚刚掂过一个1克的硬币的三年级小学生,教师的设计意图令人费解。学生的反馈很自然,要么瞎猜,要么偷偷称一称,很真实地映射出教师的异想天开。

其实教材要求很明确,三个教学环节中都有“称一称”的要求,后两个教学环节在“称一称”之后才明确要求再“掂一掂”,这样的安排顺序绝不是随意为之。教师的任何创新之举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基础之上,先称再掂,多重活动帮助学生获取对于1克的初步体验。

二、 掂中作比,加深体验

我们有必要重点研究第二个教学环节。

第二环节又分为两部分:前面部分,先称出三枚硬币的质量,再让学生去掂一掂,目的不是要学生把一克到底有多重牢牢记在心里(一时半会也记不住,所以也没有必要痴心妄想什么“一掂准”),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克之“轻”。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很少有机会纯粹地去感受一枚硬币的质量,所以硬币虽常见,但与之匹配的感受学生大都是缺乏的,教师有必要在数学课堂上帮他们补上这样的体验。同时,“轻”与“重”又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没有1千克的“重”的体验的衬托,那1克的“轻”的体验也是无从谈起的,所以有必要在此增加一个体验,让学生再同时掂一掂1千克的物体,然后谈一谈两者对比的感受,对比之下学生将会获得对于1克之轻的更深的感悟。这样的活动设计一定比“闭上眼睛,仔细地感受1克到底有多重并把它牢牢记在心里”这样空洞的要求更具体有效。

三、 掂数结合,一石多鸟

第二环节的后半部分,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0克黄豆,数出10克黄豆的粒数进而推算出1克黄豆大概有多少粒,然后再掂一掂。

不知什么原因,比赛过程中有三位教师完全放弃了这一环节,只有一位教师用了黄豆,但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纵观四节课,似乎并没有有效的替代环节的呈现。

仔细研究教材的这个环节设计,笔者认为作用有三:1.在体验1克的基础上体验10克,丰富学生对于较轻物体的质量感受。2.由10克黄豆的颗数推算1克黄豆的颗数,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再次帮助学生为感官体验寻找到一个实物的落点,来丰富对于“1克重”的感受,这点尤其重要。相比于第一次感受一枚2分的硬币,这一次学生经历了操作、计算、推理等一系列活动,这样的体验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思维,还加上了体验,更受学生欢迎的是原来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感觉体验现在可以借助于他们熟悉的数字来加以呈现,相信这样的环节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如果能顺势再增加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几个回形针是1克、几滴水是1克等类似的活动,效果会更好。

很显然,在本课中“掂一掂”只是学生体验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但最终目标绝不是追求“一掂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的多重体验活动中,获得对于“克”的准确感受,初步建立起准确的质量观念。

作者简介:

范蓉,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货
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多任务分配中路径规划研究*
夏日瓜果盛
萝卜萝卜快显形
“主动确认收货”集聚善意的力量
数据驱动下收货方质量偏好与电商配送服务质量优化
网购收货地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管辖研究
玉米收割机收获方法及保养检修方法
“一个好汉三个帮”让闲鱼交易更省心
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收货模式研究
收货宝:在“最后一公里”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