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李 佳, 顾吉林, 张 华, 赵 静
(辽宁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与信息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抽象、难懂,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教师反映难讲。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结合,如何在教与学之间搭起桥梁,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沟通,这就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课堂教学过程既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互动和精神分享的过程,语言作为其传递工具,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其艺术性的特质。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解答疑问等方面所使用的语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1]。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在其科学性基础上的艺术性表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而创造性地运用技能和技巧的综合[2]。教学语言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总结出教学语言中有声语言的“两性”和无声语言的“三语一态”的特征,如图1所示。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这些特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此分别作一阐述。
有声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不同,日常口语的非正式感较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自发性,而教学的口头语言,是具有规定的场景和对象,完成科学知识传授任务的语言表达,这就决定了其两个主要特性: 科学性、和艺术性。
图1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语言的“两性”和“三语一态”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语言准确,语句简练,条理分明,目标明确。
(1)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能够熟练、准确地对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解析,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获得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文献[3]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3]。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的表达形式要正确,教师的发音要标准,要用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如教学中错将“电子”发音成“垫子”,这样的事例要避免;选词要恰当,符合语法规范。其次,语言表达的内容要正确,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解释要准确,对电路的原理和分析要正确、严谨。如关于效率的概念,有的教师表述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这样的表述显然不够严谨,正确的表述是“不失真的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最后,教学语言要专业化,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日常口语代替专业术语,如“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称谓,不能简言之“N道增强型MOSFET”。
(2)教学语言的语句简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重点突出、简洁明快,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4]。“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信息量大,课时少,所以教学语言更要语句简练,高效率地利用课堂时间。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语都要言之有物、不能或缺,没有废话、套话和多余的话;能够根据课堂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系统概括。如在介绍三极管器件的教学中,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可以概括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这样一句话,既涵盖了三极管工作的科学性原理,又简短易于理解和记忆。
(3)教学语言的条理分明是指教师能够根据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运用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语言进行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体系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课程的主干内容和教学流程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电路→集成电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要条理分明,即有序,要与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一致。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讲清,教学的先后难易要说清,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讲解。如在介绍功率放大电路一章中,按照图2所示的“有序”的认知规律讲解,使学生顺其自然地由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达到了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
图2 功率放大电路授课图
(4)教学语言的目标明确是指教师对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个目标可以分为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基于内容的目标性教学语言和由“教学对象”所决定的基于对象的目标性教学语言。基于内容的目标性教学语言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一字一句到成片成章的语句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展开的,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方向,坚决杜绝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出现跑题走神现象。其次,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针对不同对象的目标性教学语言。如“模拟电子技术”在为非电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更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表达。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信息量的增减,语言的表达方式等。既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又要传授好每一章节的知识。
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语言的力量,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中,艺术性语言要把握语言的启发性、形象性、互动性和幽默性。
(1)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体现在“点拨”,是指教师通过提问语、提示语和引导语,对问题进行逐层揭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启发性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浓烈的思维兴趣,不断拓宽新视野,开启新思维。通常在学生易困惑的知识点处设置疑问,如为了增强学生对三极管结构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一个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一个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组成,那么一个三极管可否由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相连以构成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在自己初步建立的“知识库”中寻找答案,当没有搜索到答案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给予提示,“三极管的三个区一样吗?”,学生立即想起三极管和二极管的结构特点,在“知识库”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链接,从而找到答案。所以启发性的语言能够“点拨”、 “刺激”学生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会感觉,“原来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啊!”。启发性的语言会增强学生们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和欲望,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
(2)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能够准确概括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受悟轻松有趣的语言。通过形象性的语言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化静为动,增强了学生大脑对知识点的刺激强度,形成表象,促进联想,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如在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时,可以将三极管的工作类比为水闸,三极管的发射结就类似于水闸的闸门,当水位差合适,即集电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差满足一定的要求时,闸门开启,即发射结电压满足要求时,则水倾泻而出。这样形象的讲解,再配合多媒体演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3)课堂教学语言的互动性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为了达到理解并掌握教学目标要求而建立的一种良好关系。互动性教学语言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能量的互传过程,通过能量的反馈,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这种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以教师设问开始,以学生的回答为结束,中间穿插着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如在介绍N沟道JFET的特点后,教师可抛出一个问题,“Vgs如果加正向电压,工作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学生思考时,可以启发,“Vgs的作用是什么?加正压还能起到调节作用吗?”。互动性的运用,要根据课堂情境、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请学生来“独唱”还是“合唱”,要因问题而设定。如概述性的问题,可以请学生“独唱”;简单的回答,可以请学生们“合唱”。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准备好设问。
(4)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是指由语言材料(语音、文字、词汇句式等)的变异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奇巧的、引人发笑的语言(包括表情、动作),并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5]。幽默是教学语言富有魅力的重要元素。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如在讲授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其特点是“发射区发射有余,而集电区收集不足”,教师在课堂上做出吃饭咀嚼的样子,然后看着眼前一大碗的米饭,捂着肚子,幽默地说,“嘴里还有食物,但是胃已经装不下的时候,你会说,我怎么样?饱了!”。学生们听完,都笑了,但是也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教学语言的幽默是一种健康、高尚情趣的流露,只有紧扣教材内容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才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会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知识与启迪。
无声语言也可以称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语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语言,它是通过人的体态表现出来的,如借助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姿态等来表现说话人内在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有声语言主要靠听觉,无声语言主要靠视觉。根据视觉心理学专家研究,人们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有90%以上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6],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都畅通才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有声有色”。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的无声语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表情语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面部表情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化,可以将不宜用语言表达的微妙的思想,通过面部表情展示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表情的变化对学生情绪影响很大,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情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地爱护和鼓励。在众多表情语中,微笑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好的面部表情。1988年美国总统教育奖获得者埃斯卡兰将自己的教育哲学归纳为“爱的微笑”[7]。微笑代表着温暖和鼓励,微笑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产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和谐、愉快中进行。但是微笑只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面部表情的基础,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教师的面部表情还需稍稍变化。在引课时,温暖、启发、微笑地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知识迈入新知识中;在讲授中,亲切、愉快地讲解;在重要的知识点部分,表情稍加凝重、强调和严肃;如果课程内容本身是很压抑的、紧张的,则需要授课教师以舒缓愉悦的表情来传递信息。
眼语作为交际沟通的一种语言,是将眼神和目光作为情感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一个人内心最直接的表现。劳夫·爱默生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8]。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语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量,或赞许、或批评、或疑问;教师进入教室环视全体学生时,眼睛明亮、炯炯有神、充满了自信,这就带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是关注在场的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柔和、热忱的目光环视着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讲课时环视课堂,则代表着监督学生听讲,维持课堂纪律;长时间的注视,则是提醒个别学生注意听讲。同时,教师透过学生的眼睛,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的眼睛暗淡、发直,则代表着茫然,没有听懂;学生的眼睛闪烁着光亮,则代表着对知识掌握得很好,期待新的知识。
手语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配合着有声语言传递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信息,使言语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手语可以为教学过程增加感情色彩,使教师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如谁要发言,教师可以举直手掌;请同学发言,手臂前伸;示意学生坐下,可以将手向下压;对学生的称赞,竖起大拇指;提出问题倒计时准备可以用手语来做倒计时表示;当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时,可以带动大家共同鼓掌;将手掌贴到耳朵上侧着身子,则是告诉学生请大点声。在具体的教学中,手语的使用不宜过多,也忌矫揉造作,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不能太复杂,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它起到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不是画蛇添足。
人的动作、姿态是内心情感无意识流露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无言的暗示。教学中教师的姿态作为一种信息,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中的姿势主要是走姿和站姿。教师的站姿要端正,自然大方,举止要得体、优雅,要避免庸俗的动作。教师的走姿要缓慢,在讲授完理论知识点留给学生做习题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步履过快,脚步声大,则代表着凌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带来紧促感;步履慢,动作轻盈,脚步声音小,则不打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安静地等待着学生们的答案。通过优雅的姿态,不仅展示了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气质,也可以给予学生美的熏陶,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教学语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角度对其科学性艺术性进行了解析,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效果很好,深受学生们的好评。高校课程众多,每门课程的内容、特点都不同,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是每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其应用水平,就需要每一名教师平时多听、多看、多记、多练,多积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言之有理,有据,有情,做一名充满“艺术性”的人民教师。
[1] 韩众.教学语言的艺术效果[J].上海:新课程(综合版),2012,(11):76
[2] 庄文中.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J].北京:语言文字应用,1996,(04):61-65
[3]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4] 陈永中.挤出语言泡沫-关于实现教学语言精练的思考[J].石家庄: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5):26-28
[5] 尹慧茹.论教学语言艺术中的“三感”[J]. 黑龙江:教育探索,2004,(09):71-72
[6] 刘永发.体态语和教学语言[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1990,(03):03-06
[7] 郁昀.无声的语言艺术-浅谈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长沙:湖南农机,2008,(09):69-73
[8] 李生卫.此时无声胜有声-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内蒙古:课程教育研究,2012,(17):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