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我国的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是由茶人身着素色茶服,于清幽的茶室或者秀美的茶园,随着舒缓的音乐而表演茶叶冲泡技艺。一般来说,茶艺表演与音乐是互不可分的,完整的茶艺表演必须囊括音乐这一元素。而茶艺表演中的音乐大多是由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二胡、琵琶、长笛、竹琴、合欢箫等都是茶艺表演的伴奏乐器。其实,扬琴作为一种击弦乐器,自从波斯传入我国后在与本土音乐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了我国茶艺表演的主要“伴奏者”,并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同时,扬琴刚柔并济的音质特色也使得茶艺表演更具美学欣赏价值。
扬琴虽然是一种舶来品,但是在东传至我国后,从广东一直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最重要的是,在这几百年的演化过程中,新的扬琴品种也不断出现,高低音扬琴、转调扬琴以及电声扬琴的先后问世极大地巩固了扬琴在整个民族乐器中的“主导性”地位。通常来说,扬琴是由共鸣箱、弦钉、弦轴、马子、琴弦与琴竹等部件组成。由于扬琴不同于一般的弦乐器,其演奏手法较为复杂。王沂甫先生曾经提出了扬琴演奏“八法”——“弹、轮、颤、滑、点、拔、揉、勾”,其中单音与轮音是扬琴的基本弹奏手法。
扬琴的演奏风格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我国扬琴的演奏风格基本是按地域而划分的,构建了广东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以及东北扬琴四大扬琴风格。广东扬琴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其曲调以抒情为主,并且节奏鲜明,在颤音、顿音等技术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轻快活泼的扬琴风格。江南的丝竹扬琴是由江南本土音乐演变而来,风格绮丽柔和而又婉转细腻,最具代表性的《欢乐颂》以波浪式的弹奏手法演绎出了欢快清新的感觉。四川扬琴风格受当地民歌的影响较深,扬琴乐器制作者利用当地浪竹的音色特点,制作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扬琴,演奏手法也异常独特,表演者通过双手的协调演奏创造了粗犷雄浑的扬琴风格。而东北扬琴则直接以民间小调为源泉,混合了东北音乐的特色后,以多元化的伴奏形式创建了豪放悲壮的演奏风格。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情感思想的流露。正如作家以文字宣泄自己的情感、画家以色彩涂抹自己的情绪一样,音乐家则以音符阐发自己的心绪。而没有情感的音乐则如同失了灵魂的木头人,即使表演技术再高超也难以真正打动观众。所以,扬琴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艺术,不仅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也会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表演者的情感意识。每个人的生平际遇不同对于同一首音乐的感想也会千差万别,例如在聆听《苏武牧羊》时,有些人感受到的是悲壮豪放,有些人体会到的是坚贞不屈,还有些人领略到的是坚持不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扬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注入表演中,使观众在高亢的琴声中倍感激扬,在悠扬的琴声中领会旷达,在凄婉的琴声中顿生愁思。
扬琴在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因为独有的演奏风格而包含着深厚的美学意蕴。扬琴音色多变而且音域宽广,既可以清丽明快,也可以低沉悲壮,还可以激昂慷慨,多变的风格可以使其能独自撑起整场演出,音乐艺术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同时,扬琴不同于传统的民族乐器,其源于波斯因而带有一定的异域文化色彩,虽然已经在我国流传了数百年,但是扬琴身上的音韵本色却从未抹去,反而与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艺术,也就是说扬琴在东方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双重浸染下不但没有丧失自己的音乐文化内涵,反而在汲取了二者的精华之后平添更多的艺术魅力。
茶艺表演是从茶艺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茶文化的复兴而广为盛行。通常情况下,茶艺表演多见于茶馆、茶楼等饮茶空间。当然,茶文化庆典中也会举行茶艺表演活动。虽然,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艺历史也相当悠久,但是一直到现代茶艺才被赋予表演意义,亦即茶艺表演诞生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并继而成为了茶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我国茶文化派系众多,不同地方的茶文化属性有所差异,而据此所形成的茶艺表演必然也有所区别。根据茶艺表演的内容来分,我国的茶艺表演可以分为民俗茶艺表演、仿古茶艺表演以及其他茶艺表演三大类。民俗茶艺表演多以特定的风俗习惯为主,将民俗文化融入茶文化并对此进行艺术加工,进而使得庄重的茶艺表演更加富有观赏性。具体而言,赣南擂茶吸收了赣南地区的“茶仪”。仿古茶艺表演以历史为据,从茶文化历史中寻求茶艺的踪迹并竭力将其还原,使观众在“历史”演绎中感受茶文化的厚重。而其他的茶艺表演则是与特定的主题相关,例如,“火塘茶情”、“禅茶表演”都是为了凸显特定的主题内涵而进行的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无论是对人、物还是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精、清、净、美”是茶艺表演的四大要素,是从传统茶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原则与规范。“精”对茶叶的要求为必须是名茶,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必须是精粹中的精粹;对水与茶具的要求是必须为清冽的好水和精致的茶具,对茶艺表演者的要求是技术要娴熟精通,选茶、取水、煮茶以及冲茶这些动作要流畅。“清”主要是对环境的要求,茶艺表演的环境要清雅,所选用的茶水要清甜,表演者的思绪要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将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阐释到极致。“净”是要求所有的茶具必须干净,茶叶表演者要着干净的衣物,全身上下都以最洁净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心无旁骛地进行茶艺表演,使观众在淡然中摈弃杂念以净化心灵。“美”则是指茶艺表演应该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茶艺表演者的衣着、仪态以及动作要美,周围的环境要美,茶具的选择要美,最重要的是茶艺表演者的心灵要美。
茶艺表演与扬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却都带有相同的表演性质。因此,茶艺表演与扬琴在初始会有碰撞,但碰撞摩擦之后会相互交融并相辅相成。扬琴演奏可以运用音乐的感染力将茶艺表演的艺术观赏价值烘托到淋漓尽致,而扬琴也通过茶艺表演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
茶艺表演通常是比较大型的表演活动,为了保证茶艺表演的效果,茶艺表演者会对各种要素进行协调处理。而扬琴作为茶艺表演中音乐伴奏的一部分,对于茶艺表演而言异常重要,扬琴音乐选择得当会有助于茶艺表演者进行艺术化表演,而一旦扬琴音乐选择不当则会使茶艺表演者陷入慌乱状态甚至频频出错。因此,茶艺表演者在进行茶艺表演之前必须与扬琴演奏者相协商,选择适合茶艺表演以及茶艺表演者气质的曲目。另一方面,茶艺表演往往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很少有纯粹地宣扬茶文化的茶艺表演,毕竟“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所以,茶艺表演或多或少地会以商业活动的主体作为立足点选择与其不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而扬琴演奏者可以对举办方指定的音乐进行变通演奏,使其能与整场的茶艺表演相衔接。
茶艺表演是一种观赏性的艺术活动,必须要结合观众的欣赏能力将茶艺表演与扬琴演奏相融合,不能脱离大众的艺术鉴赏品味而闭门造车。因此,茶艺表演者应当立足于其所面向的受众,从受众的音乐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入手选择相应的扬琴音乐,使观众能在这场视听盛宴中体味到茶艺表演之美扬琴音乐之美。其次,茶艺表演者也可以从茶艺表演的主题出发,创新扬琴的演奏形式,改变既定的茶艺曲风,根据茶艺表演者的动作对曲目的节奏与旋律进行重新编创,使扬琴音乐能随着茶艺表演者选茶、煮茶以及倒茶这一系列动作而“动”,进而使观众“耳随音动、目随手动、心随茶动”。举例而言,茶艺表演者选茶时,扬琴演奏者以舒缓的音调将观众渐渐带入茶艺表演的情境中;在茶艺表演者倒茶时,则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音凸显茶水的流动与翻腾之态,使观众在涌动的茶水中倍感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