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洁 潘 迪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47)
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是近些年我国提升国力的重要因素,但应运而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近几年较多城市水资源匮乏和城市排水系统问题的严重化,出现了城市内涝严重和水环境恶化的局面。面对严峻形势与挑战,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指导意见及技术策略,旨在缓解城市严重的洪涝灾害、水环境修复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1.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研究。近年来,“天灾”似乎频频出现,往往一场场暴雨过后,城市俨然汪洋一片,出现海市蜃楼,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仿佛被设定了“逢雨必涝”、“雨后看海”的模式。根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发展经验,城镇化建设的兴起加速扩大了硬质铺装等不透水面积的使用,雨水渗透性下降,雨水滞留及调蓄的功能严重退化。海绵城市,是新的一种城市雨洪管理理念。
1.2 海绵城市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德国是较早进行城市雨洪管理规划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全面的海绵城市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也有水利设施设计理念,储存雨水,加以利用。英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雨水的回收和利用,不仅政府层面提升相应排水系统,还鼓励社区和居民自家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的缓解了突发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日本水资源匮乏,更多考虑的是雨水的利用,注重地面的呼吸性能,减少地面硬化,多留泥土地面,修建渗水井、降低地面高程、铺设渗水路面进行雨水收集利用。
1.3 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研究历程。我国针对近些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缺乏污染等现状,也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引入并转化为适用于我们国家城市发展建设的模式。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内涝等灾害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步被人们接纳并且运用,成为了各界的热议话题,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逐步涌现。2012年4月,在中国的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的理念出现在中国,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013年12月,习近平书记提出建设自然的海绵城市;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明确了构建内容和要求;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目前来看,已经初见成效:积水内涝得到一定的缓解,试点通过海绵化绿地景观设计、广场道路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1 海绵校园景观优化设计意义研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高校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但不少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理念还相对滞后,暴雨过后校园“观海”现象也不时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同时对于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规划设计过于传统和落后,还有在硬件设施的材料选择上盲目使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透水性差,广场面积过多,绿化种植单一且起不到有助于蓄水排水的作用。校园水景观在设计时也存在过于单独处理,将水文系统分解,将水体与土质、生物、绿地等分离,缺乏流动性。
面对这些出现在高校校园中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建议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校园的建设中去,将校园逐步改造成“海绵校园”,让校园也像海绵一样,具有一定弹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降雨期合理规划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校园水资源短缺时,能及时释放蓄水,改善生态环境。
2.2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与技术路线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应该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结合起来,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是到2020年有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根据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强调将优先的采用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措施来解决排水问题,以“缓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在防洪基础上又能收集利用雨水。结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实施减控,也就是做好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
2.3 海绵校园景观优化实施技术策略研究
2.3.1 统筹规划和分区设计。海绵城市理念中低影响开发技术要贯穿整体规划布局中,要将校园内部和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总体考虑,并通过合理分区设计,有效规划水资源的渗、滞、蓄、净、用、排的工作,避免水资源浪费,凸显海绵校园设计理念。主要采用的有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区域划分,如道路绿地、屋顶绿地、停车场区域等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利用好这些区域进行海绵校园优化。
2.3.2 校园生态环境修复改善。修复和改善的目的是将校园内涝和水环境破坏等问题有效解决,将以往的雨水快速排出的方式转换为多途径的雨水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径流污染、生态修复、水文修复等问题,控制源头污染的处理,合理减少排水量,促进雨水渗透和储存,进行雨水净化和煦暖利用,实现水资源利用最优化。
2.3.3 校园景观绿地系统改造。在校园景观改造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生物滞留设施等手法来缓解雨水问题,如人工挖出下凹式绿地来吸收净化雨水;设置一些生态型的树池来吸收排水,更多的分散地面积水,同时又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采用植草沟和卵石排水沟等做法,更好的处理景观绿地边缘的排水,也能很好的保留景观效果。做好透水路面透水铺装的使用,将校园景观优化到更生态节能,更具有“海绵体”特性。
2.4 国内外海绵校园景观优化改造案例研究。国外很多学校很多年前就开始尝试海绵校园的改造,而且有很多的改造设计项目都获得了景观设计师协会的综合设计类奖项。如美国麻省大学西南居住宿舍区的中央广场改造项目,就是典型的生态型雨水景观的设计作品。设计改变原有单调的广场空间,构建了由雨水传输带和雨水花园组成的可视化雨水系统,形成绿色走廊,串联各楼间的块状绿地,场地不透水面积下降30%,透水铺装和植被增加30%。美国Mount Tabor学校有名的雨水花园之前是个停车场,设计师将原本这块灰色不透水场地改造成绿色透水场地,解决了很多原有的积水问题,同时让校园景观环境更加优美。雨水花园中种植很多种植物,便于在下雨天的污水随意流动,卵石路将雨水花园各区域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景观。
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较早进行雨洪管理研究与实践的高校。自2009年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景观学系就把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停车场、道路绿地等20多处场地展开雨洪管理与景观改造研究,如有名的胜因院和学堂路的改造,都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显著的成绩。胜因院的景观优化中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气息,又将景观环境营造与雨洪管理相结合,将原有建筑周边的绿地合理改造为生物滞留地和渗透草沟,并在雨水花园周边铺设有砾石排水沟和引导沟,有效的解决雨洪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转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城市原先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然形态,发挥植被的功能作用,合理的削弱自然灾害。同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有前瞻的眼光做好系统的规划,海绵体建设不是一个一个碎片式的去改造和建设,而是要作为城市的综合问题化零为整的去考虑,治理水环境不止是给排水工程,更多的要结合园林景观改造、综合管道治理等各项工作的有机整合。
海绵校园在推进优化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去考虑水文景观的建设,考虑校园文化内涵的结合,考虑师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在进行景观优化建设时,要好好的利用校园原有自然风貌,不要一味的挖湖堆山和大量建造不透水的灰色面积,建设理念要遵循生态循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要体现自然重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