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销 ,郭宏文 ,孙彦琴 ,谭旭信 ,郭利亚 ,张晓建 ,白跃宇 ,
(1.河南省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郑州 450046;2.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郑州 450008;3.河南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郑州 450008;4.河南科技学院,新乡 45300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畜禽种业发展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在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发展新时期,更是出台各种新措施支持畜禽种业发展和资源保护,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现代农业建设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十三五”畜禽种质资源发展,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畜禽种质资源和品种培育创新,切实保障国家畜禽种质安全。
近年来,国家在有关畜禽种业及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出台了近20个相关法律法规、配套规章和办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在具体工作上,国家启动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等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扩大财政资金扶持,开展畜禽良种(实物和资金相结合)补贴、畜禽良种基础建设工程、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工作[1],推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持续完善,畜禽种业的基础得到不断夯实。
一方面,我国畜禽育种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家核心育种场良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育种工作进展顺利,生猪、奶牛、肉牛等引进的品种,本土化选育选配利用速度加快;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方式,我国已培育出130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其中,国产高产蛋鸡市场占有率超过40%,打破了对国外种源的依赖。同时,国内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发展较快,畜禽种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步建立。另一方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原产地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与遗传物质保存互相补充的方式,我国已建设国家级保种场158个、保护区23个和基因库6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得到不断完善[2]。
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3]。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现代种业发展新形势下,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推进上,畜禽种业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越发显现,畜禽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1 部分良种的核心种源依存度高 主要畜禽品种对国外的依赖性强,每年都需要大量引进,比如我国全部白羽肉鸡祖代、大部分优质种牛精液和胚胎都依赖进口,生猪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白,奶牛品种荷斯坦,肉牛品种西门塔尔、安格斯等,肉鸡配套系AA、罗斯,蛋鸡配套系海兰和罗曼等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均需持续从国外引进。
2.1.2 市场化联合育种机制不健全 国内育种企业散而不大,选种育种能力不强,品种选育需要有系统的选育计划和有针对性的选育目标,企业是选育主体,但我国种业市场化发展起步晚,大部分种业企业没有完备的育种计划,与发达国家的育种企业相比,我国的种业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育种企业上、下游联合与横向联合的育种机制不健全,持续选育的能力和意愿不强,企业间育种素材难交流,资源共享难以实现,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种畜不能得到持续选育提高,选育进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种畜禽企业仍无法完全摆脱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2.1.3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仍较滞后 一方面,受保种经费、技术人才等影响,一些地方品种仍未得到有效保护,多数保种场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不能发挥有效的保种作用,保种区建设缺乏手段和队伍,地方遗传资源的动态监测与评估也无法建立运行;另一方面,地方品种研究不够,选育利用不够,缺乏研究平台,畜禽种质特征特性研究挖掘不深不透,缺少对资源的全面客观评价,无法有效利用地方资源的遗传特性选育新品种、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生产中的优质畜禽新品种。
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的畜禽种业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仍具备多方潜力,且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的后劲依然很大。
2.2.1 我国动物遗传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来源广、优势明显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我国孕育了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已成为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7%[4]。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属地生物资源,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畜禽遗传资源是培育畜禽优良品种的基础,用好畜禽遗传资源,在保护中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对加快我国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培育自主优良品种,提升国家畜禽种业综合竞争力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2.2.2 国家重视畜禽种质资源工作,政策保障多、支持强 200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办法,切实推动畜禽种质资源工作,除了畜牧法及其配套规章、畜禽资源保护利用规划,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育种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1年4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将种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5]。2014年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更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2016年推进畜禽种业意见的出台,部署新时期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良种补贴、种质资源保护等各项扶持政策,明确加大对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育种基础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求围绕种畜禽企业用地、金融保险等需求,加强政策创设,完善现代畜禽种业发展政策体系。国家对种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政策多、保障全、支持力度大,为畜禽种质资源相关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2.2.3 我国畜禽种业发展具有后发优势 当前,国际上,畜禽种业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大体上经历了自主成长期、国家主导期和企业主导期3个阶段[6]。自主成长时期,主要是20世纪前,畜禽育种主要由养殖户、科研机构自发进行,畜禽种业尚处于萌发阶段;国家主导时期,指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以育种协会、合作社等方式有组织地进行育种研究,同时一些国家开始制定全国性的动物育种计划,动物种业已经初具规模;企业主导时期,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兼并重组,一些大型的育种公司相继成立,孕育出一批以种业为主营业务、规模巨大的国际动物种业集团。从国际畜禽种业发展演变来看,我国畜禽种业市场化发展起步晚、进程慢,对发展方式方法,还处于摸索探索中,因此,科学合理地学习和引进跨国种业公司在育种技术、人才队伍、核心产品、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对我国畜禽种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5]。畜禽种质资源是促进农牧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肉蛋奶供给的根本,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努力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推进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科学保护利用多样性种质资源,对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满足人民对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意义重大。
充分发挥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作用,围绕重点资源,统筹规划,紧扣保护、监测和利用等重点环节,编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及分品种保护方案。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指导开展畜禽地方品种登记,定期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查清资源家底,科学制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实现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全覆盖。实施种质资源评价,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评价与分析,挖掘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理论和方法,制定保种场个性化保种方案,评估保种效果,提升保种效率。
建立全国统一的监测评估系统,加强畜禽种质资源动态监测评估,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畜禽遗传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市级分中心及监测点,创建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指导育种企业合理开展选种选配。二是完善资源评估评价体系,制定修订品种、评价等标准,开展种质鉴定、性能测定、特性评估等工作。加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规定动物疫病监测,实施疫病净化。加强对种群规模、濒危状况等保种效果监测,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一方面,做好畜禽资源创新性开发利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品种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畜产品产业化集群,做强畜禽种业企业。对引入国内外优良畜禽种质资源和优势基因,要有计划地开展杂交利用。建立畜禽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开展奶牛、生猪、肉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加强对地方畜禽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合理开发,防止盲目改良和杂交。同时,不断扩大中心研究平台的开放,联合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进行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技术和开发利用研究,实施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创新工程,促进“保、育、研、繁、推、用”紧密融合,开展资源种质评价和遗传分析,挖掘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7]。依托国家畜牧良种政策,不断完善种公畜站、综合人工授精站点建设。依托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生物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畜禽遗传资源协作联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按照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部署,加快实施省级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推进省级肉牛、肉羊、奶牛、家禽等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开展生猪、奶牛等生产性能测定,提升畜牧业供种能力。
一要做好推介,发挥技术优势,结合资源条件和养殖基础,筛选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协助做好畜牧业主推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推介发布,支持各地、育种企业举办种畜拍卖交易会、展示会,向社会推介优良种畜,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种畜网上展示、线下交易。健全良种推广体系和工作制度。二要建设基地,参与建设国家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引导种业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三要务实推广,联合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探索实施品种改良示范县建设,协助县乡开展育种技术服务,整县推进品种改良。联合育种企业、育种科研机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组建技术团队,包乡、包县开展品种改良服务,引导基层育种员、村级防疫员成立品种改良技术服务合作社、公司或协会,有组织地开展优质技术服务,打通良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全面贯彻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响应国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畜禽种业为媒,加快畜牧科技和生命技术“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拓宽行业开放领域,提高行业对外合作水平。重点围绕和对接现有的中外合作、合资项目做好技术服务,协助推进与欧美、澳、新等畜牧业、生命科学等发达国家的深度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特别加强与中南亚、南美、非洲等各国的广泛技术交流与技术推广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到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展畜牧业调查研究和投资建厂,支持企业与非洲、南美国家加强技术谈判、贸易往来和科技领域交流。
[1]杨红杰.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家禽,2011,33(10):6-9.
[2]农业部.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EB].2016-11,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YS/201611/t20161111_5360757.html.
[3]谷继承.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
[4]农业部新闻办.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EB].2016-06,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606/t20160630_5191258.html.
[5]中国网.国务院出台意见首次明确种业国家战略地位[EB].2011-04,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1-04/19/con tent_22393325.html.
[6]中国工程院.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杜宏.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我国西南地区12个地方特色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