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柱华,李伟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挑战和机遇。整体来看,广东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偏远地区农业发展落后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薄弱环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区域、民生和扶贫三大短板,目前仍有176.5万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补齐短板离不开现代农业产业的振兴。广东如何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破解当前广东农业发展难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201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广东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等重大政策,在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多项保障。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生态高效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新常态下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激发新动能、创造新活力、催生新经济,推动广东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广东现有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未来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构建广东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突出着力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是广东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广东于2018年5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目前,广东已经进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农业担负着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人民生活美好向往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承载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休闲旅游等现代功能,也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对广东建设农业强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以来,广东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大省,以占全国约2%的耕地产出了约占全国6%的农业产值和10%的农业增加值。2012—2016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由23.8%下降至21.7%,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率由1∶5.4∶6.6调整至1∶4.9∶6.5,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超过7.8%;大量城镇社会资本开始投入农业、流向农村,2016年农业投资较2012年增长62.3%。2016年广东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为6 076亿元,比2012年增加3 781亿元,增幅32.8%,全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6位下降至第8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68.1亿美元、增长1.2%,其中出口91.5亿美元、增长5.9%,多年稳居全国第3位。2016年末,育成农作物优良新品种203个,双季超级杂交稻年单产(每667 m2产量1 537.78 kg)刷新了世界纪录;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1个,数量全国第一。2016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5%,居全国第2位。2016年广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512元,较2012年增长8.6%,居全国第7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8∶1。
截至2016年,广东建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农林科研机构149家,拥有农业类高等院校5所,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多家,10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深圳华大基因、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一流的种业创新研发机构和一批国家级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基本覆盖全省涉农科研教学、企业、协会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了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整合优势资源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华南创新中心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畜禽育种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前50名中,广东占了10名。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近年来,广东每年在现代农业发展领域产学研的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广东通过科研机构、农业高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业联结、合作的多元化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较大成效。至2016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分别达3 501家(其中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09家,43家企业上市融资)、4.15万家,培育家庭农场1.33万家,同时与多家省部级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服务与科技合作多种形式,带动了450万农户“抱团”经营提升小农生产竞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29.2%,畜禽养殖规模化率63%、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
近年来,广东依托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比重日益增大。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至2016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主要农作物、猪、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7%、95%、85%,水稻优质率达72%以上,广东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9.28%,以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初步突破,高标准建设了一批连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农业生态治理初见成效。2016年,全省试点示范项目区实现化肥、农药每667 m2平均用量分别减少14.9%、20%,水稻平均每667 m2增产6 kg;着眼节肥节药节水,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272万hm2(次)。大力实施全国首创、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近几年来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45万t,农药使用量减少5.9%,2017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 000多hm2。三是质量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据2015年统计,种植业、畜禽、生鲜乳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6.5%、99.2%、100%。
广东历来注重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与培养,不断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广东从事农业科技的人才超过3万人,其中约1/10从事农业科研活动,9/10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近年来,广东在“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实施“扬帆计划”和“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等,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 121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万人,为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复合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农业人才队伍结构整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趋势,农业科技人才中45岁以下占70%以上。“十二五”期末,广东农技推广人才中,年青人才占比有所提高,35岁以下占比16%、35~45岁农技人员占比33%,即45岁以下农技推广人员占比近50%;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的比重分别是2%、4%、17%、29%,研究生、本科、大专学历的比重分别为9.51%、19.23%、61.82%。
一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广东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国家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工作,基本建成“一网、一图、一库、一平台”省农业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1 640个省级“惠农信息站”,行政村基本实现4G网络覆盖。二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企业加工研发基地,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41万亿元。三是推动落实农村电商支持政策,80%以上的地市与京东等知名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培育了一批本土农村电商骨干企业,近两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速30%以上。四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旅融合,创建了省级休闲体验式广东农业公园2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19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04个、示范点240个以及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万多家,直接带动50多万人就业。
开放型农业特征明显,具有开放优势。至2016年末,省重点龙头企业已上市48家,其中主板4家、中小板9家、创业板7家、新三板12家、新四板4家,出口创汇34.1亿美元,跨境投资1.03亿美元,国内跨省投资51.3亿元,省内跨市投资7.55亿元。围绕花卉园艺、农业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流、农业科技展示和观光旅游7个合作领域,粤台两地开展广泛深入的全方位合作,目前台资农业企业约200家,实际投资超过5亿美元。通过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不断拓展,目前广东农业优良品种和技术装备已经走向东南亚,在亚洲地区产生了良性、有益的影响。
2.1.1 供给数量不足——粮食缺口达2/3 广东耕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260 m2,不到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1/3。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内陆第一缺粮大省,全省常年粮食外向依存度高达60%以上。2016年广东粮食播种面积250.9万hm2,比5年前减少1.2%,全国排名21位;每667 m2粮食单产361.3 kg,比5年前降低1.5%,全国排名17位。粮食中谷物播种面积207.7万hm2、产量1 170.8万t,分别比5年前降低2.4%和9.9%,均在全国排名第18位;每667 m2稻谷单产383.7 kg,全国排名第28位。2016年全省粮食净购入约3 100万t,约1/3的居民口粮、大部分的饲料及工业用粮、地方储备增储用粮均需外购。预计“十三五”期末,广东外购粮食数量接近3 600万t,比“十二五”期末(2 900万t)增长24%。外资在广东粮油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其中加工、物流仓容中外资占比已达44%[1-3]。
2.1.2 供给结构不均衡——缺乏优质农产品 广东现有的农产品存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猪肉、禽肉产量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64%和33%,而牛羊肉仅占2%、与全国13%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016年广东当年出栏生猪3 531.9万头、全国排名第6,出栏羊49.9万头、全国排名倒数第2(仅高于上海),出栏家禽97 391.1万只、全国排名第2(仅低于山东)。2016年广东牧业产值1 221.8亿元,全国排名第13位,其中牲畜饲养产值42.0亿元、全国排名倒数第5,生猪产值690.9亿元、全国排名第7,家禽饲养产值389.5亿元、全国排名第7[4-6]。
此外,蔬菜、水果等作物区域间种植结构趋同、产期集中,季节性、结构性供求失衡。品质结构方面,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高档产品少,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据省农业厅估算,广东每年优质果蔬、肉类的结构性缺口分别超过400万t、200 万 t。
2016年,广东农林水事务支出金额为715.4亿元,比2015年下降96.5亿元,降幅为11.9%,与全国其他地区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增加的趋势背道而驰。与财政支农力度下降相对应的是,2016年广东省农村住户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样下降,相比于2015年总额下降为3.3亿元,降幅为13.3%;农村住户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型投资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0.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劳均农户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157元/人,而全国均值为967元/人,福建、浙江和山东均超过1 000元/人。这说明不仅政府降低了第一产业支持力度,农户也开始降低农业生产型投资水平,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广东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对不足[7-8]。
2016年,广东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5.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3%,远低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3.1%),体现出第一产业投资在广东省总投资活动中占比较低;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1.8%,不到全国平均水平(28.6%)的一半,体现出第一产业投资相对量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相比于浙江、山东和福建等其他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广东省农业增加值的上升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土地和化肥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
从第一产业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2016年广东省为3 260元/人,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40%(8 763元/人)、福建的30%(11 707元/人),也大幅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浙江省。人均投资水平的落后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均资本占有量较低,从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这一指标来看,广东仅为1.75 kW/人,居对比省份的倒数第1位,其中山东、浙江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都超过4 kW/人。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够多 据2017年上半年统计,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总数3 324家,远低于山东(9 300家)、河南(8 043家)、浙江(7 664家)、四川(6 681家)、江苏(6 212家)数量;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约4万家,仅占全国总数(190多万家)的2.1%,与山东(约15万家)、江苏、山西、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安徽(7万多家)等省份有很大差距;广东家庭农场1.33万家,仅占全国总数(87.7万家)的1.1%,明显低于安徽(8万多家)、山东(7.2万多家)、河南(3.5万多家)、浙江(约3万家)、四川(2.8万多家)等省份[8-9]。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还很弱 就农业龙头企业而言,广东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少。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仅56家,低于山东(89家)、江苏(61家)、河南(60家)、四川(56家);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 478亿元,远低于山东(15 580亿元)、江苏(12 083亿元)、河南(10 506亿元)、四川(5 811亿元)和浙江(3 499亿元);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67家,远少于河南(3 833家)、山东(2 703家)、江苏(1 434家)、四川(778家)、浙江(665家)等省。全省50%左右市县级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不到2 000万元。据统计,广东约有1/3的合作社经济状况较差。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全省平均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仅33人,不到全国水平的50%。
2.4.1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 广东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据2015年统计,广东平均每667 m2农田化肥施用量为51 kg,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 kg),是美国的8倍,大大超出发达国家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农药年施用量6.71万t,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335.6 t。全省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有1万多家,日产养殖业污水45 000多t,其中65%的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给生态带来的影响超过了工业污染,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产生量己相当于广东本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0%产生量或排放量。全省耕地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或地力下降,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到75.2%,土壤酸化趋势加剧,质量相对较好、灌溉设施完善的高产田只占24.8%。
2.4.2 农业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健全 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山水林田湖等缺乏统一保护和修复;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种养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污染成本过低;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广东大部分地区仍属于传统农业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农业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加上工业、城市发展带来的废弃物污染,耕地资源紧缺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或地力下降。2016年广东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低于全国0.53的平均水平。
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平均农业生产效率为0.64、全国排名第16位,平均农业用水效率0.45、全国排名第24位。对广东及全国12个主要农业大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0]表明,广东的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值为(0.813),排名11位,落后于浙江(1.405)、江苏(1.332)、黑龙江(1.145)、湖北(1.090)、四川(1.082)、湖南(1.038)、山东(0.906)、吉林(0.903)、江西(0.871)、河北(0.853),其中纯技术效率值为0.906,接近于13省份的平均值0.908;规模效率值为0.898,收益状况递减,与其他省份相比处于较低位置,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规模偏大,土地利用程度不高。
此外,广东劳均农业增加值2.49万元,居全国第15位,低于江苏(4.81万元)、浙江(3.79万元)甚至全国平均水平(2.87万元);2015年每667 m2稻谷单产384.5 kg,居全国第27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9.4 kg),更低于澳大利亚(728 kg)、美国(565.8 kg)等发达国家水平。
广东农业大多还是传统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卖瓜、种豆卖豆”的“种-收-卖”生产模式,产业链窄短,也较为脆弱,极易出现减产减收、增产不增收的伤农现象。2016年,广东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60%,低于全国65%水平,远低于美国85%的水平;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1∶1,低于山东(1.74∶1)、河南(1.34∶1)、湖北(1.27∶1)等省,远低于发达国家2~3∶1的水平,产业价值链整体仍处于低端环节。在2017年6月国家农业部遴选公布的全国39个全产业链示范县中,广东无一县入列。
近年来,广东的农业产业同时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劳动力、农资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十二五”期间,广东每667 m2晚籼稻化肥、农药、机械作业、人工等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7%、6.59%、12.29%、16.67%。另一方面,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广东水果出口量连续3年下滑,而进口量则一路攀升;蔬菜、家禽出口量连年减少,粮食进口大幅增加。此外,从品牌创建看,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然滞后,缺乏享誉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从规模化水平看,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率低于全国的33.2%,且62.9%的流转土地流向一般农户;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不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1]显示,2010年广东省生产竞争力排名第17,市场竞争力排名第2,技术竞争力排名第19,资本竞争力排名第14,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5,均落后于山东、河北、浙江和江苏。张丽娥对全国各省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2年间广东省农业综合竞争力仅有两年位列前十,其中2012年农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9。
2.8.1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2015年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投入15.71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2‰,这与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也未设立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专项经费,与国家和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13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2013—2020)”,以“建设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2013—2016年共投入财政资金47亿元;江苏省2007年设立“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由省财政厅、省农科院共同组织实施,专项资金由2007年的1 500万元增加到1.45亿元;山东省2016年启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财政每年投入6 000万元支持山东省农业科学院41个创新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北京、江西、广西等省市也设立了稳定支持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的专项经费。
2.8.2 农业科研供给结构不平衡 农业科研与生产应用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方面科研机构提供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有效熟化而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农业主导产业急需的重大疫病防控、优质品种、养殖栽培技术集成模式缺乏突破性创新性科研成果。农业科研结构不平衡、重科研轻应用的现象严重。
农业科研人才分配不均衡。优秀的农业人才大多留在大城市从事科研、销售、管理、服务等工作,而一线基层科研推广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年龄偏高。据统计,全省农技推广人员中,无职称人员占48%,初级职称人员占29%,副高以上职称仅6%;从年龄来看,45岁以上推广人员高达51%,35岁以下仅占16%,农业生产一线急需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
总体来看,广东农业品种多、农业经济总量大。广东拥有优质水稻、甜玉米、甘薯、花生、蔬菜、食用菌、荔枝、龙眼、柑橘、香蕉、菠萝、优稀水果、茶叶、花卉、生猪、肉鸡、水禽、肉牛、对虾和罗非鱼等20多个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产业,农业品种较多。同时,广东农业经济总量大,水产品、香蕉、菠萝、荔枝、龙眼、番石榴产量以及饲料产量和产值居全国首位,柑橘产量、花卉产值和农产品出口额居全国第2位,糖料和甘蔗产量居全国第3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6位,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8位[12-16]。
加强协同创新,拓展学科结构,构建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链,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兴旺;加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资源利用、农村污染防控、农村环境改善、农业生态模式等方面的科研力度,研究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村生态宜居;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帮扶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农民生活富裕。
发挥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的作用,摸清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家底,分析区域产业兴旺发展的科技需求,编制乡村振兴广东规划和市县规划以及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为全省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发挥桥梁作用。同时,全面系统开展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理论与调查研究,建立乡村治理示范点、乡村建设调查点、扶贫调查观测点等定期监测基地,为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广东乡村建设和治理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为全面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针对需求“量质双升”、品种结构不平衡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强优质、高效、适宜机械化轻简化作业的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专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有力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的放心农产品。
针对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生产效率偏低、生产成本和农业污染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绿色种植、循环种养、生态修复、精准农业、智能作业等绿色化、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引领和支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农业产业链不长、竞争力不强的严峻挑战,加强农产品贮藏、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关键技术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向深层次拓展,探索适合小规模条件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
针对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运输过程中损失率高以及安全隐患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信息溯源和检测技术创新,探索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和全程有效监控的智慧农业模式,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建立广东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开展农业产业监测预警与溯源研究及应用。以都市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整合学科力量,面向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科技服务能力。建立省科研机构支撑乡村振兴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专家、分院、分中心、示范基地等科技资源,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促进科技供需精准对接、产研互动、院地合作,化解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对节本、增效、智能、循环等“资本替代技术”“规模性技术”的强烈需求,探索“创新团队+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推进技术需求与专家团队直接对接;创新技术培训方式,开展灵活多样、易懂易学的农业技能培训,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能力。
习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农业科研主力军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习总书记在审议广东代表团讲话时指示,要广东今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指导和监督村组各级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两新组织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共同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至2020年,广东基本完成乡村振兴建设与治理发展规划,全面建立广东乡村治理体系;至2035年,广东乡村治理与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分区域乡村治理重点如下:对珠三角地区,重点在政经分开改革、股权分配机制、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乡村法治体系建设、乡村善治建设机制等方面提升治理水平;对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在村民自治组织、自治机制建设、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及流转、新农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相对贫困人口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法治机制健全、乡村德治机制完善、空心村改造等方面加强。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同时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需要,发展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在满足城市市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休闲娱乐的都市农业。提升城郊农业,发展都市农业,以绿色、生态、多功能性等引领珠三角农业发展。
4.9.1 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源头生产管理,推动绿色农产品比重逐年上升,带动有机农产品发展,实现有效供给,满足市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4.9.2 发展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现代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模式,珠三角地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发挥区位优势,紧抓都市大市场商机,从种养殖环节出发,不断向上游和下游拓宽农业产业链条,挖掘产业发展新潜力,提高农业附加值;打造扁平化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确保获得最多的农产品增值收益。
4.9.3 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 体验型需求成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通过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有效提升农产品在居民休闲消费过程中的参与性,经营主体也能转变过去以“收门票、卖礼品”为主的经营理念,通过发展农事体验教育、农业DIY、农业会展等体验型产品,打造新的盈利模式,且可凭借优美的田园环境和古朴的农耕情调有效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服务和农事体验等产业的发展。通过信息化对接、工业化改造,将原有资源和生产模式与符合城市资源、消费需求的发展理念重新整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