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岗
(菏泽市曹州牡丹园管理处经营服务科,山东菏泽 274000)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剧增。城市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成为市民关心的重点,这对市区公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以曹州牡丹园为例对其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曹州牡丹园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紧靠220国道,建于1982年,面积106.67hm2,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集中了曹州牡丹传古至今的发展成果,是曹州牡丹观赏、旅游、生产、科研中心。每年4月中旬~5月上旬,百万株牡丹竞相开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形成“花似海,人如潮”的壮观场面。
2.1 国花魂 国花魂坐落于曹州牡丹园中心广场,这也是曹州牡丹园的主体雕塑,象征着古老而年轻的菏泽,在新的时代更加充满勃勃生机,像国花牡丹一样尽情绽放。人们驻足其中,不仅能领略到周围现代派的建筑和雕塑带来的震撼和湖光、山水、花香带来的愉悦,而且也能让人在花海人潮的涌动中感悟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1]产生的文化厚重。
国花魂雕塑四周,是9根文化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反映了菏泽自古至今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事件。依次是“龙的故乡”、“舜耕历山”、“天下之中”、“高祖登基”、“人杰地灵”、“英雄热土”、“革命壮歌”、“人文荟萃”、“国色天香”。这 9 根文化石柱浓缩了菏泽的发展历史[2]。
2.2 天香阁 天香阁是一座祭花神的仿古式建筑,是公园的制高点,登临其上,可以总览全园。
2.3 观花楼 观花楼是一座仿明代建筑,落成于1991年。登楼远望,千亩花海尽收眼底,是观赏牡丹的绝佳地点。
2.4 四季展览温室 四季展览温室建筑面积约2000m2,建筑外形像一个飘逸的飘带,里面设计成多个小花园,展示从冷库中冷藏的品种催花牡丹,供游客四季观赏。牡丹展览温室采用中空热镜钢化玻璃幕墙,由6层玻璃组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技术;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既节能又环保。温室采用GRC假山做景观,有70多种常绿植物,景色优美。牡丹四季展览温室,可自动控温、控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牡丹室内展室。有了四季展览温室,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在温室看到盛开的牡丹。
2.5 国花馆 国花馆位于曹州牡丹园的最南端,是我国目前惟一的牡丹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500m2。它既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牡丹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牡丹博物馆。
2.6 主体观赏区 这是室外牡丹的主要观赏区,各种牡丹盛开的季节,百花争艳,走赏观花,可以用花海形容。
2.7 牡丹芍药科研展示区 包括四季牡丹观赏区、牡丹繁育基因库,是全园的科技核心区。同时这里还会容纳牡丹标本、牡丹栽植过程演示等科普内容,是大众深入了解牡丹的窗口。
2.8 湖山景区 湖山景区是全园的核心景区之一,是“山环水绕,林海观花”景观构思的重点表达区域,人们在游玩的时候,在山水之间、林木之间不经意便会发现自然栽植的牡丹。跌水、花溪、花岛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亲水活动空间。岩石园是湖山景区中的高潮部分,它是在原有山体的基础上规划的,采用台地叠石处理,牡丹与其他花灌木组景生长于石缝之中,层阶跌落的台地为各种花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与“迸珠溅玉”的叠瀑共同构建了层次丰富的立面景观效果。
4月中旬~5月上旬为每年一届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牡丹花会期间也是一年当中管理工作最为繁重的季节:
3.1 会展前的布置 会展前的布置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会展期间的管理效果,提前1月得做好总动员,精心布置展厅,写标识,挂装饰,检查各项线路管线,印制观光手册,对周边路线、酒店、以及其他服务行业详列其中,为游客提供方便;技术人员则是精心保护刚刚崭露头角的牡丹嫩芽,精心施耕;园区巡逻大队全天到岗,对每个景区角落不间断巡视察看,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对其他不文明行为及时加以制止或者劝阻,保护园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完好无损;邀请市、区消防大队来园区做消防安全知识讲解培训,会展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突发险情的处置,在消防大队的指导下演练突发事件的处置;特邀区、市电视台,甚至省电视台、央视记者前来参观报道,做好会展前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通过网络电视台、自媒体、报纸、报刊等一些媒体、网络途径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名片的推广扩大知名度,也能对游客加以引导;临近会展期间,做动员会议,文艺演出汇报工作,媒体发布会,再次明确职责,做到万无一失。
3.2 会展期间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会展期间,增大检查力度,安检入园,做到一人一检,增加流动岗亭,及时为游客提供详细咨询,医务室、水吧、流动洗手间等及时为游客提供服务。开园期间加强园区巡逻,对一些违规违法、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配合驻地派出所民警以及街道办工作人员对个别严重扰乱会秩序的个人与行为加以惩处,维护好游客的个人权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有证、安全规范的个体手工经营商户进园,为游客展现菏泽的特色。最后做好园区的垃圾回收清理工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3 会展后 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会展期结束后,客流量也不会瞬间出现下降的趋势,要求工作人员还是严格按照会展期间的标准去坚守职责,对一些可重复利用的制作可报备封存,需要时再次利用。各部做好会展总结,查缺补漏,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园林作为一个供市民、游客游玩的生态环境公园,树木皆生命,园林数目不详的花草树木、古建筑、游乐服务设施等的维护与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经费需求,为了园林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利用有限的经费加大对牡丹的科研力度,通过衍生产品走上市场,如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等一批深加工产品的成功为园林的不断扩展以及园林管理上科技手段的引进与利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从而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造福人民。
通过以往管理上的经验可知,人是保障,大量的人员投入势必会占据大量的经费需求,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势在必行,以前处处是盲区,通过监控系统,对整个园区进行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可以通过大屏幕24小时掌控园林动态,做到随时可以了解每一处的情况。
综上所述,园林管理的发展创新是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各区域情况不一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走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