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农业林业局碑廓畜牧兽医站 276809)
在生态放养鸡日常饲养管理中,必须注重对其生态环境的优化,强化其营养管理,加强对疫病防治,更好地确保生态放养鸡的养殖效益得到提升。
虽然生态放养鸡主要是在野外场地中生存,但必须对其生存环境进行优化,尤其是其鸡舍内部,必须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具体要点如下。
(1)生态放养鸡场主要在坡度较为缓和的砂质丘陵区域,并与住宅区和工业区远离,环境偏僻且有足够的水源,排水性能良好,并设置相应的围墙作为防疫隔离带,同时鸡舍应在背风、向阳且地势干燥的区域修建,还要遮风挡雨,没有任何积水,冬天具有保暖和御寒效果,夏天具有散热和通风效果。
(2)每天定期清理鸡舍内外存在的粪便和污染物,对鸡粪污染区域需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做好饮水、饮食器具的清洗、消毒,保证其饮用水清洁,日常做好蚊虫疾病防治,鸡场加强消毒设施设置,凡是进入现场的人员、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3)应做好鸡舍消毒工作,每周对其喷施消毒液2次,鸡出栏上市后,也需要对其用过的器具、活动区域和居住的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尽可能确保其生产在良好的环境之中[1]。
在注重生存环境优化的同时,还要强化对其的营养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其饲养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这是因为饲料是生态放养鸡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除了从地里获取一定的食物外,饲料才是主要来源,加上生态放养鸡必须在育雏室饲养4周后方能到野外放养,所以育雏期的饲料尤为重要,不仅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而且还要加入一定的青菜叶,这样才能提升其觅食能力和粗饲料消化能力,在育雏室饲养四周且天气晴好的前提下才能放养。在放养初期需要做好召唤训练,这样才能对其形成一定的习惯,才能更好地确保营养得到及时补充,一般是早少晚多,从最初的全价粮逐步转移到粗粮,并逐渐增加粗粮供应量,且全价配合饲料需要始终占比在2成以上。生态放养鸡的育雏期营养管理最为重要,不仅要加强对其温湿度、光照度的控制,而且还要在放养前做好与外界温度的对接,加强对其所处状态的观察,根据饮水、觅食、呼吸、粪便、神态等,并及时对病鸡进行隔离和治疗,当整个鸡群遭受威胁时,应加强对其的药物强化。日常饲养应做好对其的观察,及时上报和完善,定期加强免疫接种与防控工作的开展[2]。
生态放养鸡虽然具有较大的抵抗能力,但也会发生很多疫病,所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尤其是应根据疫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免疫方案,并从正规渠道购买疫苗。在疫苗注射的前3d和后7d均不得消毒,更不能服用抗病毒维生素与药物。有时需要采取饮水免疫,所以必须在免疫之前停止2~4h,确保疫苗在完全稀释之后才能引用。这是由于生态放养鸡往往需要从野外觅食,因而在病菌源上十分复杂,因而我们必须切实强化疫苗免疫与药物预防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降低疾病发生概率,针对疫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其的防治。以感冒为例,主要是在饮用水中加入家利巴韦林,一般每升水中需要加入15mg,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3]。
综上所述,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以我们应结合其实际需要,强化对其的饲养管理,并掌握其技术要点,尽可能地提升养殖效益。
[1]陈波秀,周扬程.林下养鸡技术及综合管理策略[J].农家参谋,2017(17):117,155.
[2]苟万全,罗颉.生态放养鸡的日常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5):92.
[3]许利军,李兰芳,周宏,等.生态放养鸡的日常饲养管理[J].今日畜牧兽医,2016,(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