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华章国忠柴书霞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畜牧兽医局 253500;2,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畜牧局 253400)
蛋鸡的生理特点是稚阴稚阳,原非纯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1]。
应用中药进行保健时判断要准确,用药要谨慎。原则是不可苦寒以伤阳,不能温燥以灼阴,这是稚阴稚阳之体不任攻伐的道理[1]。
(1)提倡蛋鸡体属 “纯阳”或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多用大苦大寒的药物来保健,药如三黄汤、黄连解毒散、清瘟败毒散、板青颗粒等。
(2)提倡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提倡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来保健[2]。如理中汤、四逆汤。
根据蛋鸡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蛋鸡中药保健不能伤及蛋鸡正气(阳气与阴精)。
蛋鸡日常保健验方:(单位:g):淡豆豉15,佩兰叶10,飞滑石20,苍术皮4,茯苓皮15,淡竹叶15,陈皮8,藿香叶8,甘草2,连翘10,银花15,通草5,杏仁15。按0.5%比例调料使用,5~7d为一疗程。
方解:此为湿温初起最平善之方剂,方中藿香、佩兰用叶,苍术、茯苓用皮,取其味薄性轻,透湿除陈,而不耗及津液。银花、连翘、滑石、竹叶、通草,味淡性平,解毒利窍,而不伐及阳气。其余陈皮,豉、草,疏滞和中,开郁除秽,湿温初起用此,邪去而正不伤,较三仁汤,尤属平稳[3]。
2.1.1 因缘果有概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因果定律。如果种子没有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外在条件的协助是不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将此种子譬喻为 “因”,外在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条件是 “缘”,长出的果实是 “果”,此即众所周知的 “因、缘、果”的道理。因要影响果,必须藉助缘;同样,缘要影响果也必须通过因的运作。单一的因或单一的缘都不会影响果,必须要因缘具足,果才会改变。
2.1.2 蛋鸡病理的因缘果理论
蛋鸡之所以发生疾病(果),必须因缘具足。
(1)因:疾病是由正气(包括阳气和阴精)亏损所致。《内经》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存内”是指身体无致病之因,此时虽有病邪之缘,此因彼缘不能和合,故 “邪不可干”。反之,病邪之所以能入侵人体而致病,必是正气(包括阳气、阴精)亏损之故。
(2)果,疾病症状及异常的形态与指数。
搜集果的方法。传统中医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搜集果,也就是搜集疾病症状及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实践中要全面了解现代兽医学对这种鸡病的详细资料,重点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3]。对这种鸡病的全程全貌必须进行宏观把握。一是要利用直接经验仔细观察鸡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疾病的不同阶段(早期、中期、后期)所表现出的各种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尽力全面地搜集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借鉴间接经验,请教有经验的兽医人员或专家教授,或借助书籍、期刊和网络,寻找关于这种病的详细资料。收集的资料越全面,诊断结果越准确[3]。
分析果的方法也就是对疾病症状和异常的形态与指数进行逻辑分析。传统中医称为 “审症求因”,是基础性辨证,是病性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多用六淫病因分析方法,采用 “取象比类”的方法,将风、寒、暑、湿、燥、火的自然现象作为鸡体的病因同构系统,对病鸡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综合,从而确定疾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辨证,属于诊断学、辨证学的范畴。总的来说,在辨证学的范畴,常见的六淫病 “因”分析是分析 “果”的方法。
(3)缘:所有影响机体正气(阳气与阴精)的各种因素皆是缘,如季节气候异常,温度湿度改变,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在发病学范畴,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属 “缘”的一部分,包括季节气候异常和温度湿度改变。为了更方便地与蛋鸡保健结合,参考马堪温先生的学术观点,现在对读者久已习惯的六淫(“缘”)重新定义。风几乎与寒并列,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气候因素中,除阴睛雨雪外,最便于耳目感知的便是风,而且比阴睛雨雪还要常见,因而风曾被视为最重要的病因。以现代观点来看,风使人病不过是因其使空气流动使人感到凉爽或寒冷(对湿度亦有影响),实际上还是寒---环境或人体局部温度突然降低导致体机能紊乱。六淫中不仅风是多余的,暑与火也应合并为热。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实际上寒热燥湿四因,即温度和湿度异常。中医之 “外因”中没有提到微生物,(微生物亦是 “缘”),环境气候影响于机体者只有温度和湿度。温度异常即寒和热,湿度异常即燥与湿[4]。
2.2.1 从因保健
根据蛋鸡生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保健方案。
(1)育雏期:育雏期的重点是消化道健康,在从因保健方面,我们提倡顾护后天之本,保护脾胃。中医有 “四象五行皆籍土”,包括李东垣的升脾阳和叶天士的保胃阴。彭子益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强调:凡是病都是人体本气自病。中气为后天之本,中气为生命之轴,十二经(也就是五脏六腑)的经气好像轮子,中气的升降带动十二经脉的旋转,于是生命运动不停,当升则升,当降则降,是为无病。一旦中气受伤,升降乖乱就是病。在 《伤寒理路篇》中进一步指出五行以中土为中心,运中土可以溉四维,中气升降源源不断地供应五脏以生命的活力。可选用 《伤寒论》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
(2)育成期:育成期重点是骨骼发育,可使用 “龙牡壮骨颗粒”之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龙牡壮骨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党参、黄芪、山麦冬、醋龟甲、炒白术、山药、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炒鸡内金VD3、葡萄糖酸钙。其中药成份是经典名方龙骨牡蛎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而来,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3)产蛋期:产蛋期的重点是保护正常产蛋机能。通过研究 《兽药规范》、农业部 《兽药质量标准》、 《兽药典》(1990、2000、2005、2010年版),还有已经废止的河北、河南、山东省的地方标准,发现蛋鸡宝、激蛋散、降脂增蛋散、蛋补18等4种经典方剂,当然还有 《河北省兽药暂行质量标准》中的激蛋多、牛孕灵、鸡催蛋液、鸡儿康产蛋灵; 《河南省兽药质量标准》的助孕散、肥鸡增蛋散; 《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阳和散、催情散、生化散等可供借鉴。配方思路均以温补脾肾、暖宫祛寒、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治则[5]。
2.2.2 从果保健
从辨证学的角度,六淫病因分析所涉及的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均属于从果保健。六淫的疾病分类:六淫单一因素致病,有风淫证、热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寒淫证。六淫之邪除单独致病外,又常合并致病。根据 《伤寒论》、 《温病条辨》的内容,结合鸡病发生的规律,按六淫证候的不同,常见的鸡传染性疾病可分为以下11类:寒疫、寒湿、凉燥、风温、春温、温热、暑温、湿温、伏暑、温燥、冬温等。其中寒疫、寒湿、凉燥属于伤寒病范畴,辨其病机主要采用六经辨证。其中风温、春温、温热、温燥、冬温属于温病中的温热病范畴,辨其病机主要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其中暑温、湿温、伏暑,属于温病中的湿热病范畴,辨其病机主要采用三焦辨证。
2.2.3 从缘保健
缘统称所有影响机体阳气与阴精的因素,如季节气候异常,温度湿度改变,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1)季节气候异常,以蛋鸡新母鸡病为例,新母鸡病新开产蛋鸡发生的以瘫痪和蛋阻留为特征的猝死病。根据卵巢发生病变不同,表现为卵巢萎缩变形和卵巢充血出血两种类型。
①卵泡充血型:多发生于夏季,常与热应激有关,从缘保健多采用解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散、清暑益气散、加味天水散等。
②卵泡萎缩型:多发生于秋季。多因秋伤于湿而起,从缘保健多采用燥湿、化湿、渗湿药物,如三仁汤、黄芩滑石汤、药物,甘露消毒丹等[6]。
(2)细菌性疾病,针对细菌性疾病,西医多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在从缘保健方面比中药有优势。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从果保健为主。辨证施治基础上结合辨病施治(从缘保健),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处方中适当配伍对细菌有针对性的中药(如金荞麦用于葡萄球虫病、穿心莲用于禽霍乱、黄连用于鸡沙门氏菌病)会提高疗效。上海名医姜春华提倡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截断扭转疗法就是这个道理。
(3)病毒性疾病,针对病毒性疾病,西医吗啉胍、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聚肌胞,属于从缘保健范畴,现在已禁止应用到动物饮水、饲料中。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的方法,临床运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从果保健取得很好效果。如合理使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来从缘保健会起到协同作用。喻嘉言从三焦着眼,辨别 “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并谓其治法, “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也包括从缘保健的道理。
(4)球虫,蛋鸡球虫病的中药保健一般强调从果保健,球虫病属于湿热病,热入血分,多用清热利湿与凉血散血的药物,如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地榆炭、仙鹤草等。如果配合从缘保健更加合理,也就是在处方中加入驱球虫药,如常山、青蒿、苦楝皮等[7]。
[1]章国忠.肉仔鸡中兽药保健技术的探讨[J].兽药市场指南,2016(4):30-31.
[2]章国忠.对《肉仔鸡的中医生理学初探》的商榷[J].兽药市场指南,2013(9):44-45.
[3]章国忠,郭健,柴书霞.<鸡谱>续·鸡病中医诊疗技术[M].吉林科技出版社,2017:100-101.
[4]章国忠.六淫病因分析与肉鸡疾病的防治 [J].兽药市场指南,2012(11):44-45。
[5]迟静,郭健,章国忠.关于中医药促蛋方剂的研究与思考[J].兽药市场指南,2015(5):37-38.
[6]任岩峰,章国忠.对新母鸡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的探讨[J].兽药市场指南,2014(11):47-48.
[7]魏一华,柴书霞,章国忠.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探讨[J].兽药市场指南,2017(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