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强(辽宁省北票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122100)
羊腐蹄病易发生在夏秋两季。发生腐蹄病时影响放牧以及采食。膘情下降,影响繁殖。从而可见,羊腐蹄病是危害养羊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原因。
羊腐蹄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羊舍及运动场潮湿、泥泞、污秽不洁、或者经常在潮湿低洼的地方放牧。使羊蹄脚软化,抵抗力降低,土壤中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
发病初期,首先表现在羊只不同程度的跛行。蹄冠上缘和趾间皮肤肿胀、潮红疼痛,触诊时特别敏感,当病势发展时,蹄壳内壁逐渐剥离,在蹄冠部与剥离的角质内流出腐臭的脓性液体、蹄壳变形。严重时蹄壳脱落,不能行走。
羊腐蹄病除了具有蹄冠和蹄真皮的化脓性类症过程外,同时伴有韧带与骨膜的化脓性炎症,从而使病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严重时卧地不起、膘情急剧下降。因长时间卧地引起败血症使其死亡。
对于羊腐蹄病要做到 “预防为主、杜绝发生”。
保持羊舍及运动场干燥,及时清洁卫生。尤其是在夏秋阴雨连绵的季节,羊舍要勤扫、勤垫、保持干净与清洁、通风良好。
不要在潮湿低洼的地区经常放牧。
治疗羊腐蹄病时,首先要对蹄部彻底清洗消毒,剥去已经腐败分解的角质,清除患部的脓汁污秽的分泌物,然后消炎、包扎防止再次感染。对于治疗中的病羊要置于干燥的圈舍中,或置于阳光充足处,同时经常消毒消炎、保持清洁。用药时参考选择如下:
用双氧水进行消毒,然后清洗、涂碘碘伏于患部,同时每天2次注射青霉素类消炎药80万单位每次4瓶用安痛定20ml稀释注射。
10~20%硫酸铜溶液对患部浸浴10~15min,每 4~5天一次。 同时注射消炎药物。等到新肉芽增生时可用硫酸铜粉直接撒于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