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杨柏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636711)
随着越来越多规模化养猪场的兴起,其在生产工艺与理念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不过就目前疫病控制方面来看,仍然需要投注更多精力。加强仔猪骟割及免疫管理工作,不仅是基层落实动物防控措施,贯彻动物防疫法制法规的重点工作,也是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
其一,在仔猪骟割免疫工作中常常会存在遗漏现象,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对当地母猪数量掌握不清、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及养殖户不配合等因素,甚至发展漏免却没有及时进行补救,可见仔猪骟割免疫工作存在较大漏洞;其二,许多养殖户对仔猪骟割免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仔猪骟割工作随意交给 “赤脚兽医”完成,而并没有通知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其一,当前有许多养殖户仍没有意识到生猪饲养技术与以往有很大变化,如圈舍温湿度控制技术、饲料科学配比技术等,而先进技术没能采用,仍然沿用传统饲养管理技术,自然导致淘汰率高居不下;其二,对母猪产后护理工作缺乏重视,并且仔猪早期饲养管理不到位,也给仔猪骟割与免疫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在针对动物开展防疫工作的春季,利用这一时机去逐户推行母猪数量摸底调查,通过掌握母猪实际数量,为我国能繁母猪养殖补贴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各地基层兽医需展开母猪配种、仔猪骟割工作,同时做好详细记录,进行科学的档案管理,以此作为确定能繁母猪数量的重要参考,进而有效开展能繁母猪补贴发放工作,杜绝 “赤脚兽医”随意骟割仔猪、不做免疫工作的乱象出现,保证养殖户都能得到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站的有效服务。
向每一位养殖户宣传仔猪骟割与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在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下能充分认识仔猪防疫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及国家政策的强制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宣传工作中还应重视宣传方式的灵活性,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让养殖户能亲历仔猪骟割与免疫全过程,通过口口相传去强化宣传效果。
在以往常规防疫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母猪或仔猪遗漏现象,而仔猪骟割时期同样是母猪在进行免疫工作的关键时期,所以结合免疫程序,基层兽医在进行仔猪与母猪的免疫工作时,要注射猪三联苗、口蹄疫疫苗、蓝耳病疫苗等,唯有从源头切断病原体发生与传播才能降低疫病带来的损失。具体来讲,在仔猪骟割过程中还应确保每一只仔猪都佩戴二维码免疫耳标,实现从骟割到屠宰、再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有效保证畜产品安全,同时通过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对全国生猪市场与养殖情况予以实时把握,以此作为指导生产依据。
加强对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技术指导与服务,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生产,实现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及粪便发酵循环利用技术的有效整合与培训。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要积极深入养殖户中,指导并做好驱虫与消毒工作,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让养殖户感受到兽医人员的关怀,共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养殖户、食品卫生安全乃至于畜牧行业而言,加强仔猪骟割及免疫管理工作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层工作应正视当前在仔猪骟割与免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母猪摸底调查、提升疫病防控意识、加强仔猪骟割管理与完善饲养技术等工作,有效助推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产业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