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泓麟,田苹
(台安县气象局,辽宁鞍山114100)
当今时代,人们制定出行计划和进行生产活动之前大都需要天气预报作为参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条件越来越恶劣,对气象服务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地面气象资料的应用对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气象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地面气象资料的应用。根据这一特点,许多气象部门已经开始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开发设计,通过构建应用平台,来完成数据的筛选、查询以及统计等功能。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做出相应的改变,气象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气象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不同领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基础数据服务。地面观测数据是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基层台站首先经手基础气象资料,这就要求基层站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观测数据合理运用,争取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项目建设、防灾减灾以及部门决策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周到的气象服务,并结合观测资料的显示内容,将气象信息以专题的形式发送给各个工作部门。例如:专题内容可以为候、旬、月气候评价,或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农业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所以需要地面气象资料能够及时地对灾害性天气做出准确预报,并且在每天的固定时刻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有了这项服务,在面对干旱、水涝、霜冻以及冰雹等气象灾害时,农户们就会根据所提供信息的内容,做好各项防灾减灾措施,最大化地减少农作物受到的损害。除此之外,地面观测资料还应该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观测,包括农田周边的空气温度、湿度、含氧量以及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和养料,这些信息都要做到及时定期观测,再将这些观测资料与每一年的气象变化规律相结合,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可以为广大农户制定出科学高产的种植方案,在农作物生长期间,也要做到定期上传观测数据,这样就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来对作物的年产量进行预估。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生产形式和生产条件的影响,一些灾害性的气象变化往往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打击,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新农村的建设,气象灾害是“三农”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一些先进的科技也不断地被应用到“三农”建设中,其中就包含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应用。在农村气象变化将会对农民生产活动与出行带来极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气象服务工作能够开展到位,将会对农村的小康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等多方面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气象服务要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2.2.1 深入了解,拓宽服务
气象部门掌握着丰富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能够制作出许多气象信息,开发出许多气象服务产品,但是不同的农牧业生产所需要掌握的气象信息都不相同,气象部门对这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样提供给农户们的气象服务就不具有针对性,难以引起农业生产者的重视。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造成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还是以冰雹、低温冻害、干旱、暴雨洪涝、大风等为主,但是根据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同,有的生产工作需要完成产后作物的加工、存储、运输。这些工作对气象会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所以气象部门要以主要灾害性天气预报为主,在针对不同的产业时,提供其所独需的气象服务,充分利用气象观测资料,丰富服务内容。
2.2.2 加强信息传播
要想让地面气象资料在“三农”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当地气象局就需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观测资料资源,充分了解“三农”气象服务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在进行服务推送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信息的传播力度。以往的气象信息传播都是凭借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等方式,这些传统方式虽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相比于网络传输方式来讲,传统方式传播的气象信息内容不够充分,传播也不及时。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网络传播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气象台官方微博,这些平台上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人们利用起来也比较便捷。
2.2.3 灾后及时处理
虽然气象资料会对气象灾害提前预知,但是灾害的发生仍然无法避免,即使人们已经做好了防灾措施,气象灾害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能在灾后进行及时补救,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所以气象部门在为农户提供农业预警性信息的时候,应该充分分析气象资料,同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灾后补救措施,争取最大程度上止损。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一些不能预知的气象灾害却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打击,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科学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不仅会开发出更多、更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还会在气象灾害到来之时发挥出充分的防灾减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