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丙会(辽宁省阜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2310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畜牧业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性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畜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但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仍然存在,他们养殖技术、观念落后,对疫病的预防控制存在侥幸心理,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重视,病死动物常是疫病传播和扩散的传染源,不仅会对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引起人类发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
规模化养殖场建有有机玻璃钢无害化处理罐,病死动物可以直接放入罐中,无需运输,有效降低了病源的传播,同时建有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减少了空气污染。但是无害化处理成本高,推行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养殖户对病死动物进行了深埋,掩埋地点没有选择离住宅、道路、河流等较远的地方,出现随意掩埋的现象,个别散养户,根本没有安全意识,随意丢弃病死动物,有时可以看到交通道路两旁、河道边、沟壑周围出现病死动物及其产品。
无害化处理监管难度大,一些小商小贩仍有非法加工、出售、贩卖病死动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违法行为。
加强宣传,监管部门要通过报纸、电视、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引导。加大对病死动物无害化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养殖户增强安全意识,从源头抓起,使养殖户自觉执行、主动申报。
因地制宜,选择无害化处理方法。我们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同时也可以整合资源,在养殖密集区或者养殖密集村统计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专人监管,专人负责。同时鼓励养殖户投入资金建立无害化处理设备。
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小商小贩的违法行为,同时将保险理赔,项目推广与无害化处理设施挂钩,让养殖户享受利益的同时也要履行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