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佛财 吴海燕 张红菊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高职土建类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项目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目标控制等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BIM信息化技术将整个管理流程转化实物沙盘及软件模拟,将理论性知识进行直观化、可触化,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的养成,适应现实岗位要求。
【关键词】BIM 沙盘 高职 实训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ZX34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56-01
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它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可视化协调性等诸多优点,也是我省目前建筑业的现代新秀。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是以岗位实践的形式体验整体管理流程,理实一体化地将知识体系按照建筑工程过程化的方式进行组建,体现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工作过程+项目化”的培养模式。有效利用建筑性细化模型(BIM),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岗位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的养成,促进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职业化。
一、课程职业能力分析
(一)项目启动阶段
掌握人工、材料、机械、资金、临时设施的现场布置等基本资源情况,便于后续计划和工程项目实际实施。明确工程规模及工期,依据工程量表控制工程预算,进行风险分析与管理。
(二)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项目WBS分解,编制项目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资金计划和成本计划,指导工程项目实施。
(三)项目实施及监控
熟悉项目融资,材料采购流程,掌握劳务分包,机械租赁、工程派工的管理流程,能对项目现金流分析,对材料消耗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对进度进行合理分析管控,达到最优方案的水平。
(四)项目收尾
资产的清算处置,项目退出,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
二、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施工准备和组织
施工项目工程量与市场条件,绘制三位场地布置,制定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计划图;预测融资风险、气候条件风险施工安全风险等市场风险因素。
(二)施工方案优选
创建多个施工方案,以净利润为最大目标,综合权衡,优选最佳施工方案。
(三)运营管理
根据施工项目工程量与市场条件及制定的施工方案,人材机合理选配,施工现场的水电需求量、库房的容量等相匹配。
(四)财务管理方面
制定筹资融资计划,正确合理评估项目实施期间的现金流量,力求创造高利润;预估长、短期的资金需求量及贷款方式,合理控制成本。
(五)团队协作图团队沟通
在立场不同的各部门间沟通,培养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团队组织。
三、课程的特色
(一)项目团队的组建
项目团队是进行课程实训的基本保证,分组为三到四人一组,各团队设計目标及其LOGO。逐步引导团队成员进入角色,相互协调配合。
(二)三位场地布置
借助BIM技术对照图纸,根据现场的情况考虑总进度安排,按照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化布置,实现三位立体可视化。
(三)项目计划
对项目WBS进行分析讨论,利用斑马进度和梦龙软件对项目进度实施可视化,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编制的能力。
根据计划完成人、材、机等各项资源需求计划,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期间对项目现金流分析,对材料消耗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对进度进行合理分析管控,达到最优方案的水平。
(四)项目实施及监控
项目实施以模拟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各自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建筑施工单位,成员各自承担公司中的项目经理等重要职位,每组需要完成建设周期一个,以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对材料消耗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对进度进行合理分析管控,达到最优方案的水平。
四、课程实施效果
在课程运行初期,在工程系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工作室,小规模试点。学生自愿进入工作室学习,利用小组工作的学习方式,以老带新模式进行了工程管理沙盘工作室的传承。
我院工程系2016级学生进行了BIM工程项目管理沙盘试点,设计课程总学时36学时,分项进阶式完成。在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的课堂教学效果考核中,学生学习效果到达80分以上,学生积极性和自动性超过90%,整体满意率97.2%。本次基于BIM工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试点,对推动我系“工作过程+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通过课程+工作室模式的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在2017年由云南省招投标协会、云南省大学生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的技能比赛中,我系选手获得二等奖。在2018年由云南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云南省大学生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的技能比赛中,再次获得二等奖。
作者简介:
于佛财(1987.8-),男,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工程系副主任,只要从事力学与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