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飞
摘要:《空色林澡屋》虽是中篇体量的格局,中间却如同蜂巢一般布满了信息量庞大的的文学层次,故事建构跌宕起伏,情节安排谙熟圆满,叙事技巧从容不迫,简单质朴生活化的语言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对普通人的生命充满了人性的关注。以叙事学角度解读文本将有丰富的阐释。
关键词:故事;话语;模糊性;人物塑造手法;意象
一、故事与话语的区分及模糊性
以两分法来分析文本,《空色林澡屋》的故事层与话语层存在着可区分性及部分的不可区分性。
在话语层面,掌握话语权的作者借用文本内叙述者“我”的口吻使用各种叙述形式和技巧将故事内容拓展变形,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活话及其他种种,读者对文本所传达的意义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解读与阐释,消解并再次建构。
文本的故事与话语层同时也具有重合不可区分的模糊性。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人物话语的叙述化
“咱啥都不要,把儿子留下就行。没等男人说不可,孩子很干脆地表态,说他不跟妈妈,要随着爸爸......咱走咱的独木桥,两不相干。”①
“人物话语的表达涉及声音和主体(人物的和叙述者的),同时也涉及具有不同“发话者-受话者”之关系的交流语境(人物-人物、叙述者-受述者)。叙述者用自己的话概述了人物的言辞,从而将人物话语叙述话。”
原文①中,故事知情者对关长河的叙述、关长河对“我”复述故事、文本叙述者“我”,涉及了三个声音和三个主体,这种套中套的结构贯穿了全文。从“发话者-受话者”的交流语境分析,隐性的知情者与关长河的交流,关长河作为叙述者对“我“作为受述者的交流,“我”作为文本叙述者和读者的交流构成了三个亚叙述层次的叠套结构交流。皂娘儿子对皂娘的态度及真实的言辞经过了三层人物话语的叙述化变形,最初人物的话语或者想法已经被多位叙述者的言辞所覆盖,因此引起了文本受述者对皂娘儿子看法的各种歪曲。干脆的表态,不吭声的沉默,一个无情冷漠孩子的形象变成叙述者认为的事实输入到读者的脑海里。但孩子是干脆或扭捏的表态,不吭气是冷漠还是犹豫的表情我们无法追溯,所有的叙述都来自各亚叙述层的传达,显然带有主观情绪的叙述已经使得事实变形并具有了模糊性。母亲和孩子如果感情深厚,怎么会突然的产生这样的变化?显然儿子这个形象带有更多艺术化功能的色彩,这种表达形式的改变本身导致了虚构现实的变化。故事和话语之间的界限自然变得模糊不清。
(二)人物视角
“人物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采用人物的感知来观察过滤故事事件。叙述者是叙述视角的操控者,既可以自己对故事聚焦,也可以借用人物的感知来聚焦。”
“我们在失去向导的情况下,向着东方,艰难地走出森林......可是无一例外,他们都冲我们摇头。”②
原文②中,叙述者视角转换成了勘查小队集体的人物视角。全知的叙述者让读者以同样充满期待的情绪跟着勘查小队的视角一起去寻找空色澡屋。这种向人物有限视角的转换产生了短暂的悬念,受述者只能跟着勘查小队一起去寻找空色林澡屋并产生疑问,故事如此真实为什么却又不存在?这样的叙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虽然勘查小队的感知与言行一样都属于故事这一层次,但在这一刻勘查小队集体的感知却替代了叙述者的感知,成为观察故事的叙述工具和技巧,因此又属于话语这一层次。由于“人物视角”同时属于故事层和话语层,故事与话语在这里自然也就难以区分。
二、人物塑造手法
“依照叙事学家里蒙—凯南的观点,小说人物通常由两种叙述方式来描述,直接法和间接法。所谓直接法,主要通过采用直接向读者点明人物特点的形容词、抽象名词、喻词勾勒人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方法:所谓间接法,则是指未经叙述者阐明,需要读者仔细推测的人物塑造手法。”
故事开始,叙述者就以间接描写手法对向导关长河的行动、语言、外貌、环境依次在有条不紊的故事进行中穿插进去,首先是一個外貌丑陋粗狂的形象的关长河进入受述者的眼里。
文中多次出现了关长河和月亮之间的环境间接塑造。关长河是个弃婴,被鄂伦春人带大,他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熏陶。在少数民族中盛行着祭月,拜月的风习,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关长河圣神庄严的拜月行为是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表达,对月亮的感情寄托着对皂娘的神性解读,皂娘似月亮般注视着人间的一切,它平静,安详的给人以心灵地洗尘。
三、总结
《空色林澡屋》虽有写实的风格却也有精妙的叙事技巧,叙事学角度的解读使得这部作品的精彩绝妙呈现出更多的内涵与阐释。面对纷乱、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空色林澡屋》所讲述的故事,一如以往迟子建的作品,渗透着对善良、隐忍、宽厚的人性的爱意与关怀,对脆弱却从容的大自然生命的领悟,而给读者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温暖和安定感。
参考文献:
[1]迟子建.空色林澡屋[J].北京文学,2016(8).
[2]申丹 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广超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纪》[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徐慧颖.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美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