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为气质淡雅被人关注,因为口才非凡圈粉无数,然而她身上最闪光的,是她深邃的思想!
这位复旦大学女教师授课的视频在网上屡次走红。
她叫陈果,1981年出生,
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哲学博士、副教授,
她主讲思修,被学生奉为灵魂导师,
学生送外号“思修女神”。
抢她的选修课比双十一秒杀还难。
她曾是女博士,
也是复旦校园里著名的“模特姐姐”。
她低调神秘,
但课堂上却频频被学生偷拍,
一次次被动送上微博热搜榜。
授课视频又一次刷爆网络
陈果最近一次在网上走红,是近期她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一段1分19秒的画面,介绍了这位美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妙语连珠、娓娓道来是陈果的教学特点。她在学校中主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座无虚席是常态,也常有校外人士专程赶来,站在教室后面听她的课。
陈果为什么会这么火?这要从去年一段疯传的讲课视频说起。
视频中她妙语连珠,一手夹着粉笔,一手插裤袋,偶尔站立、偶尔弯腰,霸气侧漏地谈论着:
“朋友是无用的”
“孤独和寂寞不是一回事”
“只有成熟,才能对抗衰老”
……
一个个醍醐灌顶的新颖观点,让很多网友大呼过瘾,在短时间内播放量就达到几千万次,好评如潮。
有人爱上她的口才,
有人爱上她的思想。
随后,陈果的几段教学视频相继在网络上传出:
谈优雅、谈幸福、谈自信,内容精彩,极具穿透力,“有魂、有根、有趣”,听完豁然开朗!
比起美貌,这位高知女性的智慧更值得称道!
网友们直言:
“震撼人心、百听不厌”
“从她的课里找到了力量”
“一语惊醒梦中人”
“比起貌美,智慧更值得叫好。”
对自己的意外走红,陈果说:能够走出校园,给更多人带去心灵的力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陈果语录,每一句都直达心底
陈果多年的教学生涯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经典语录,有人还将陈果的“语录”当做人生座右铭。
“自信”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恰是这“自卑”与“自大”两个极端之间那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那条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的“中道”,所以有时我们给自信一个别称——“不卑不亢”。
善意,根基上乃是有情有义,它起于一片赤诚,最终往往体现为一种生活的智慧。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有人会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孤独”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
风度之“风”之所以如此“养眼”,全在于其下之“度”是如此“养心”。
真正的爱情“爱富不嫌贫”。
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千秋万代——思想与爱。而所谓“思想”,不过是对真理的大爱。
随着我们身心的逐渐成熟,我们会越来越自由。
自然最后给了我们死亡,正如她最初给予我们生命,其中总有其美意。
与其煞费苦心却徒劳无功地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去沉思如何使用我们有限的生命,使之绝不空虚,这意义显得更为重大。
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道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当我们对什么都不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衰老了。
——摘自《好的孤独》
【延伸】你好,好奇心
在央视《开讲啦》上,陈果跟大家分享了关于好奇心的主题,整场掌声不断。因为视频数量限制,还是以文字的方式摘录出来。
这世界上我最害怕两样东西。
第一,我害怕我有一天,不爱这个世界了,我不爱生活了,我害怕我丧失爱的能力了;
我第二个最害怕的是,我害怕我灵感枯竭了。所以我每次上课之前都非常紧张,我担心灵感抛弃了我,我担心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只是一个枯竭的传声筒。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只要我偶尔在看一些书的时候,看一些电影的时候,偶尔在学校里面旁听一些我的老师们讲课的时候,偶尔跟我的同学进行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一个问题,或者他们的一个表情,或者在他们脑海当中浮现的一丝念想,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有意思,好玩,然后引出我的一大串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时候,灵感永远不会枯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抱有那样多的好奇心。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东西,就像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出的一朵优美的花,但是你要知道,这一切优美的花,都来自于好奇心这颗种子。
你的内心在想到好奇心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好奇心的第一幅肖像,那就是一个问号。什么叫好奇心?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感到新奇。好奇心就代表了一串问题,或只是仅仅的一个小小的问题。
好奇心还有第二幅肖像,那就是小孩子,连我们大人们都觉得不值得一碰的脏兮兮的泥潭,小孩子都会满怀着好奇心在里面打滚,他是如此地快乐,我们大人已经忘掉了这种快乐。
要知道大人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会变得很势利,但是孩子们会关心路旁的一只流浪狗它是否有家可归,孩子们会问他的父母,这个跟他没有关系的路边的小女孩,一个三四岁就在表演杂技的小女孩,她为什么不学习,她为什么那样悲伤,但事实上我们回答不了。
我很喜欢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什么是好奇心,它是人性当中一株神圣但是非常脆弱的幼苗,人人生而有之,你我他都有。
但是對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过早地夭折了。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具有那样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我们大人们没有?是因为小孩子对生活没有企图,没有目的,毫不功利。所以你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见到快乐的孩子,你很少看到不开心的小朋友,但我们很少看到开怀大笑,无忧无虑的大人。
我们的欲望不断地挤压着我们好奇心的存在空间。我的朋友当中有一些物质条件很好,月薪收入很高,浑身通体名牌,开着好车,但很奇怪,他得了抑郁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对世界不存在好奇心了,是不是好奇心只是孩子们的,它注定要在我们身上夭折和衰竭?并非如此。
孩子们跟大人真正的不同就在于,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灵感的源泉,世界对大人们来说堕落为了谋生的渠道;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大人们来说是有用的,世界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是真正热爱的。
我曾经跟我的学生分享过一句话,只有当你热爱生活,生活才有可能真正热爱你。我们很多时候总觉得,好奇心好像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带给我们现实的好处。但是你要知道,能让我们终身快乐的,恰恰是那些没用的东西,能让人类的文明显得如此灿烂的,就是那些没用的东西。
我喜欢诗歌,很多时候我对诗歌的喜欢也恰恰来自于一些简单的好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英国的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叫做《天真的寓言》,四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当时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感动,我不知道为什么感动。
我有一个学生,是在生命科学院植物学专业的,他在跟我分享了这首诗之后,他就去把一朵小花给解剖了。后来他给我写邮件,他说陈老师,我在解剖这朵小花的时候,越解剖越心怀虔诚,他说我打开那朵小花之后,发现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香气,未经雕琢 ,却是具有一副天然的和谐。原来生命界里的每一个简单的生命,它都是这样一个别出心裁的世界。一旦当你将它放大,你就会发现它是别有一番洞天。
前段时间我跟一个画画的朋友在聊天,在他的画室里有一本照片集,名字叫做《珠宝》,让我很惊诧,里面没有一张照片是关于珠宝的,所有的照片都竟然是昆虫。每一个昆虫在微观地端详之下,竟然都是那样的美丽漂亮,它们身上的花纹丝丝缕缕,难以人工模仿。
于是我当时就在想这本画册,这个取名字的人一定取错了,它怎么叫珠宝,它应该叫昆虫集。但后来转念一想,这就是我们庸俗的地方,人家这个题目取得不要太好,那确实是珠宝,经过自然之手精雕细琢的“珠宝”。它们是世界上最唯一最独特,无法模仿的珠宝。
于是我就想到我们的时尚杂志设计师们,比如说香奈儿的标志,白色的山茶花,那就是自然界当中某一朵墙角不起眼的小花。
比如说风靡全球的车型甲壳虫,就来自于自然界某一个不起眼的小昆虫。甲壳虫车型刚刚创造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宣传口号很有意思。不像我们什么至尊、高贵,他们当时就说甲壳虫车型代表了一种快乐的力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配得上快乐。
大家仔细想一想,自从我们度过了我们的童年阶段,我们还有没有过用心地去观察一些自然界的东西,你要知道人类的凝望具有一种力量。所以好奇心我们不要丢失它,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保护这棵生长在我们天性当中的神圣而脆弱的幼苗。它不只是对世界的好奇,它代表了对生活的热爱,它代表了对生活始终饱含兴趣,深情款款。
古代有一位君王叫做商汤王,他在自己洗澡的那个澡盆上面,刻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次商汤王要洗澡的时候,他都要用这九个字来提醒自己,人外洗身,内当修心。
大家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其实每天都焕然一新,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意识到意识不到,你的身体细胞每天都在新陈代谢,那我们的精神,应当与我们的身体保持和谐统一,这才叫身心不分裂。那
什么东西能够使我们的精神,就像我们的身体细胞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维持自我更新的动力?其实就是好奇心。
因为好奇心带动求知欲,求知欲那就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对于人生的好学。所以好奇心就像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使得你的精神之水一直在流动。它永远不会腐化,因此你的精神永远不会衰老。
怎么样能够保持好奇心这棵嫩苗的不夭折,不衰竭,那就是常怀谦虚之心。人只有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人只有自知无知,才会保持对身边一切的新奇。
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在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演讲的时候,其中最动人的一句话就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人应当保持饥饿,我相信他指的不是人的肚皮吧。而一个一直在求知的人生那便是智慧的人生,一直在追求的人那就是智慧的人。
生活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你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外,在你的生命当中像花一样开放。很多时候你在看到一些真正美麗的东西之后,人也会更加心怀谦虚。
当你接触到一些真正优秀和精彩的人之后,你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走哪个方向,该如何自我完善,今天关于好奇心的演讲,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