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方法

2018-01-18 13:04李红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研究

李红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遍应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为研究内容,在分析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概念与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给出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从而保证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可靠性 研究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概述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不仅仅是指用户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信任,还包括计算机网络在特定环境下完成指定工作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环境必须可靠,这是实现计算机网络稳定的硬件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机网络稳定的硬件环境设计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2)计算机网络能够在限制时间范围内完成对应的工作,这一要素不仅受计算机网络硬件因素的影响,也与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处理算法存在关系。

(3)计算机网络能够高效的完成指定工作,对于同样的任务,计算机网络在完成过程中的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这就是计算机网络不可靠性的直接体现。

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开放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能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高效的完成指定工作。

2.1 开放性原则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过程中的开放性原则,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开放,才能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可靠性的技术支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的开放性原则,是一种局部开放,从而规避网络空间中的安全隐患所导致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下降。

2.2 通用性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方面,基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化协议,从而实现了不同计算机终端之间的信息沟通,二者就需要依靠通用性原则。在计算机网络中,只要满足通用性原则,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进入该网络,并参与信息交互。

2.3 先进性原则

随着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也应当同步进行,避免因自身技术落后而导致软件运行环境质量较差、数据处理速度较慢,造成数据丢失、任务延时等问题,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3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了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依赖程度,基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三大原则,以及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设计

所谓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是指计算机网络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错误量,科学设计容错性,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1)计算机网络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网络中心,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容错性设计中,可以通过并行冗余的方式来实现计算机网络运行错误时网络中心的自动切换,并对出现错误的网络中心进行后台修复,以保证计算机网络工作的连续进行。如此一来,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大大提高,其可靠性较以往得到加强。

(2)针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不同,可选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有路由器、局域网、广域网,通过科学设计网络设备的连接,可实现在部分网络连接设备故障时,整个计算机网络工作的稳定。

(3)在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选择上,应选择容错性较高的网络服务器,并优先选用带有自纠错能力的硬件设备,从而在实现计算机网络容错性提高的同时,也降低网络硬件设备增加所产生的成本。

3.2 科学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冗余性设计

计算机网络的冗余性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例如,增加交换机数量,可以在某一交换机故障时,计算机网络自动切换至其它交换机,从而保持任务的连续性。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网络关键设备的增加,会造成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成本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冗余性越强,其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为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应采取科学的冗余设计方式。

(1)对于差错率较高的计算机网络节点,可适当增加关鍵设备的数量,而对于差错率较低的节点,则可以适当减少关键设备数量。

(2)应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冗余设计中的环形设计、桥形设计、并联设计等多种形式,以实现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3)在计算机冗余性设计中,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冗余功能启动之后,则需要及时对故障单元进行检修,并及时恢复,使其进入冗余状态。通过及时修复故障单元,可以有效减少因关键设备数量增加而导致的成本问题。

3.3 加强计算机网络层次的合理化布局

在计算机网络层次中,主要包含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服务层等。物理层所承担的是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物理层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较快;网络层所值得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应用层则是由多种应用软件所组成的,用于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各项制定任务的计算;服务层则是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交互的平台。

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则需要对以上几个层次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最佳配合形式,使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4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不仅要求其工作效率高,更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前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广大计算机用户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计算机网络设计过程中,应科学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加强关键节点的冗余设计,通过合理化的计算机网络层次布局,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的高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马建新.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9).

[2]鲍月玲.强化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软件,2014(02).

[3]刘强.试论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作者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