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士舟
摘 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业务往来规模的迅速扩张推动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其中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业务。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导致银行资金损失逐年增加。这种现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一重大损失,极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地金融学术专家的高度重视,为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成因奠定了现实基础。对此,本文通过对当今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研究分析,研究出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并针对不良贷款现象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上升 成因
一、前言
经济新常态是指在经济发展条件下经济结构稳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在向银行借到资金后并没有按规定时间或贷款签订协议内容约定及时归还给商业银行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代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处于不良状态,此时银行资金会遭受损失,贷出去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因此,不良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主要风险隐患,如果不及时对风险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会导致不良贷款率加倍上升,最终导致商业银行资金的巨大损失。对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其成因,并对此采取防控风险措施来抑制不良贷款率上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成因
(一)经济管理体制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成因,经分析其内部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一要素属于部分原因之一。内部经济管理体制是规范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一个管理制度,正是由于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完善,商业银行对外借款时忽视各方面问题最终未能收回贷出的资金款项。此外,经济管理体制缺乏也不利于银行工作人员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会导致工作人员以松懈、慵懒的状态去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贷款业务中也会疏忽工作任务。工作人员的疏忽行为会影响贷款业务的具体操作,增加操作风险,不利于银行贷款业务的进行。此外,制度不完善不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影响,最重要的是对经济管理部门也会产生影响。任何管理部门都离不开管理制度的约束,一旦管理制度出现问题,运行结果也会发生相关问题,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中也离不开规范的经济管理体制。
(二)商业银行和借款人行为
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的主体一是商业银行,二是借款当事人,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作用也是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另一因素,属于微观层次方面。本身不良贷款就是由于借款人拖欠资金或借款人拒还资金等情况导致的,还有就是借款人对贷款得到的资金不能合理处置和经营。另外,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导致信用下降,从而引发借款人失信于银行并影响还款期限等。除此之外,还有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把大部分资金向外借出,使闲置资金不够支撑商业银行内部流动,造成资金周转不开的现象。所以,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二者行为之间共同作用会对贷款过程造成影响,促使不良贷款率上升。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目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根据研究比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结果影响因素源于借款人,由于他们无法用足够的金额偿还贷款利息或者是借款人还付资金利息的能力出现问题,又或者是借款人根本没有还款的可能性,完全丧失还款能力。这些都是由于借款人能力不足造成的不良还贷情况,也是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在的普遍现象。根据不良贷款造成的理论体系论述,其每项贷款资金是商业银行借贷给借款人资金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不良贷款指借款人不能及时在还款期限内或根本无法还款给商业银行的现实还款情况,归根究底在于借款人行为。所以,在商业贷款资金过程中借款人违背信用这一现状也属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象的措施
(一)规范商业银行内部经济管理体制
对于上述经济管理体制这一成因,它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起着宏观导向作用,我国银行也因此遭受打击,使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大幅下降。另外,其实质就是内部经济管理体制的缺乏,导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对此我们应制定经济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贷款活动并使其有效进行,免受资金损失。具体措施:要制定规范的内部经济管理体制,首先针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过程,需要进行综合风险信用评估,评估结果出现后再对贷款对象分配贷款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完善的机制分析后,再确定贷款分配所用方向。其中,风险信用评估机构一定要进行规范管理。避免评估机构出现差错,导致借贷过程中发生资金损失。另外,对于外部经济管理体制,如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经济干预,一些大的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象,进一步加强这些外部管理体制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二)加强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的防范意识
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从上述分析中,是由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两方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其中对于商业银行,首先在向外部贷款时,一定要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做初步调查分析,了解该借款人以前是否有过不良贷款记录。若存在这一问题,再着重分析借款人资金需求的真实性;若不存在不良贷款记录,也要根据借款人实际资金需求及信用评估后的信用等级进行数据参考并作出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避免商业银行向外借贷资金时由于借款人违背信用而造成银行应收取的本金和利息收入无法收回这一情况,使银行遭受资金损失。所以,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是贷款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必须增强防范意识。
(三)规范借款人合理运用资金的理念
在商业银行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对信贷资金的运用得合理与否,也影响着还款期限,从而也会导致不良贷款发生。例如,借款人从银行借到资金后,由于自身经验不够丰富在创业中把所有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入投资中,最后没有利润或者收益还贷,造成不良贷款现象。不良贷款正是由于借款人对贷款资金的不合理运用造成的,所以对于借款人而言,应加强他们合理运用资金的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惩罚或限制性制度来实施,比如借款人从商业银行借到单笔资金后,应用制度规范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还款。若他们还款超出还款期限,就给予罚款的惩罚。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惩罚制度来约束他们并使其能够合理运用信贷资金,从思想上认识到合理应用貸款资金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资金损失,避免不良贷款率上升。
四、结语
当今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它是当前商业银行商务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不良贷款问题影响着银行体系是否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金融内部行业经济状态是否稳定。对此,本文根据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出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成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主要归咎于经济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则源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的具体行为。针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成因,我们应从商业银行经济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借款人行为方面着手分析。首先,商业银行内部要规范经济管理体制,避免资金疏漏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要加强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防范意识并且对贷款人运用资金的理念也加以控制。本文整体综合研究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成因,根据以上讨论、分析及提出的解决措施,希望能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象有所改善,减少商业银行的资金损失。
(作者单位为江苏建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及策略建议[J].经济师,2014
(09):161-162.
[2] 马振国.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88-90.
[3]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224-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