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王军峰
(1.平顶山市农业干部学校,河南 平顶山 467000;2.平顶山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党和政府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的根本目的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能够基本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但是病虫害问题不容小觑,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制约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有力障碍。
目前,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3种。生物防治技术是比较提倡的一种防治方法,也是未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了解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具体影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手段进行针对性防治的方法。农作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通过自身代谢的产物,对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或者将病虫害的天敌引入到作物生长环境中,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来保护农作物。这样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保证引入的生物对农作物本身没有危害,否则适得其反。
受长时期小农思想影响,我国农民在从事农业活动时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种植方法也主要是口口相传或者经验积累。这样的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农民很难接触到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依旧采用原始的、效率低下的方法。
农民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几乎是根据固定的时间节点,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或者自己的经验进行农药喷洒与防治,效果较差,严格意义上来讲,达不到最基本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
受当前我国管理体制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完善的影响,一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新一代的年轻人服务“三农”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尤其从事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少。因此,在农民发现有病虫害时,也无法及时找到专业人员进行咨询和采取措施,导致病虫害蔓延甚至颗粒无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的提升,还需要政府作出相应努力。政府部门要定期派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亲自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采用视频指导、相关APP开发等方式进行指导;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方式,传播病虫害防治知识,强化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班,将病虫害防治知识与技术教授给农民,让农民能够主动参与到病虫害防治工作中。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作物生长环境伤害小、效果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对农民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农户能够积极学习先进的病虫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合理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并且判断需要使用什么样的防治方法,尽量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当然,到底采取哪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种植的作物品种、种植结构甚至经济状况等条件进行选择,切忌生搬硬套,否则适得其反。
政府需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倡导新一代年轻人选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并积极鼓励其在毕业后深入农村一线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与相关专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生到相关岗位挂职学习。另外,对于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提供较为满意的薪资水平,甚至可以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主要目的在于留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病虫害防治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