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

2018-01-18 06:29:17孙存旭何海波
种子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唑酮锈病白粉病

孙存旭,何海波

(灌云县同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 连云港 222233)

1 小麦种植技术缺陷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

1.1 小麦种植技术缺陷

1.1.1 小麦品种繁多

近年来,小麦品种变得日益繁多起来,甚至有些杂乱,这也使得农民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难度增加。同时,随着众多优质小麦品种的不断推出,虽然部分新型的小麦品种可以实现增产增量的目的,但是依然有部分质量较差的小麦种子掺杂其中,使得小麦种子的质量良莠不齐,这也给小麦品种的选择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

1.1.2 化肥施用不合理

化肥是确保小麦增产的重要元素。但是近年来,粮食价格相对低迷,农民的收入显著降低。部分农民为省本省时,就相应地降低了农家肥的施用,使得部分地区小麦的有机肥施加严重不足。此外,在部分小麦种植区域,人们过于看重氮肥,但未能正确认知磷肥和钾肥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1]。

1.1.3 播种效率低

小麦种植时,部分农民还是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或者仅仅选用一些小型农用机械进行播种,使得小麦播种效率整体偏低。

1.2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策略

1.2.1 选用优质的小麦品种

首先对小麦种子进行严格、仔细的筛选,有效规避劣质小麦种子的购入。同时,结合种植区域的土质、气候条件等要素,选择最为适宜的小麦品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双赢。

1.2.2 增加肥料投入,合理进行肥料配施

肥料对于小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降低小麦肥料方面的投入,特别是有机肥的投入。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肥料的配施,氮肥和磷钾肥等均需适量施加,保障供给小麦足够的营养,确保小麦实现增产增收。

1.2.3 合理选用农机设备,提升小麦播种效率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传统的播种方式必然难以满足需求。此时就需要合理引入大型农机设备,以提升小麦种植区域的耕翻深度,实现精量播种[2]。同时,当完成播种后,还需要尽快进行查苗补种,确保苗齐苗匀。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利用药剂拌种

为有效应对小麦病虫害,在播种时,可以将具备杀虫杀菌性质的药剂和小麦种子进行充分搅拌后播种。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药剂剂量需要适宜,且药剂最好是对小麦种子无副作用的,防止其对小麦种子产生影响。目前市场上拌种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拌种剂。

2.2 返青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时,吸浆虫和纹枯病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病虫害类型。对于纹枯病,可结合预防白粉病,选用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乳油兑水进行充分融合后,直接喷施在小麦的茎基部位[3]。而对于吸浆虫,可以运用甲基异柳磷乳油拌毒土撒施来实现防治目的。

2.3 穗期病虫害防治

蚜虫、麦蜘蛛、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都是小麦穗期的重点防治对象。蚜虫可选用菊酯类农药,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白粉病、锈病可选用三唑酮,赤霉病可选用多菌灵、福美双等,根据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情况进行混合用药防治。赤霉病防治应于扬花初期进行第一次用药,而后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需间隔7~10 d后再次用药。

2.4 灌浆期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灌浆期,需要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对于蚜虫,可以选用菊酯类药剂予以防治。而对于锈病和白粉病来说,仍可选用三唑酮来进行防治。

总之,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受到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影响。需要结合小麦种植区域的实际状况,优化品种选择,科学进行播种和施肥作业,同时正确识别小麦病虫害,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中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仔细分析、科学研判,选用合理的防治方法,同时应注意季节、气候等因素变化,切实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实现小麦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三唑酮锈病白粉病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对水体三唑酮的去除作用
三唑酮降解菌SM3的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现代园艺(2019年13期)2019-01-06 10:27:12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西藏科技(2016年8期)2016-09-26 09:00:21
谷子品种耐锈病性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小麦锈病的防治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15
三唑酮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