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磊
(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400)
种子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种子质量的管理也具有重大意义。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种子质量管理还不完善,技术也不成熟,导致经常出现假冒伪劣种子的现象。因此,要不断加强种子的质量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逐渐提高种子质量的管理。
由于种子管理没有健全的法律,导致各地区的种子管理不一致,不能很好地规范种子市场,从而使种子的质量存在不足。另外,种子质量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又缺乏相应的检验技术,致使种子质量管理内部没有秩序,比较混乱。
现在种子的进货渠道比较多,有的经营户购买种子的时候,不去正规的种子站采购,为了谋取私利,去一些个体种子店,或者联系直接送种子上门的商户,这些小种子商户提供的种子质量合格证不清楚,有的质量合格证上有好几个种子品种,导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另外,购买种子的时候开具的发票也不清楚,发票上没有写明购买者的具体信息,如果种子的质量出现问题,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互相推诿,无法追究责任[1]。
种子生产过程中也有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彻底地去杂、去雄,种子中将会混杂着劣质的种子,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因此,在种子生产期间不能放松警惕,要注意维护好种子的质量,保证种子的优质。
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于种子的质量也不懂,在购买种子的时候,没有检查经营单位是否合法、正规的意识,也忽略了查看种子的标签,甚至有的农民根本就不识字,无法查看种子的质量是否达标。另外,由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权,将种子发票随意丢掉,这样只会助长不法商户的气势,给他们提供可乘之机,最后导致农作物没有很好的收成,减少了经济收入[2]。
要使种子质量管理得到提高,首先是建立完善的种子管理机构,招聘相关的专业人才,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再加上健全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种子质量的管理。管理机构可以分为3级,从上到下,严格监控种子的质量,一旦发现种子质量不合格,要严格处置,以此来提高种子的质量。
现代科技比较发达,研究的新品种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区域性和适应性,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品种的管理,明确各品种的适应性,对于新型品种,要经过试验、示范,确定其生产特征,然后在适合的区域进行推广,并教授农民种植方法、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保证种子获得良好的生长,实现增产的效果。未经试验的种子是不允许进行销售的,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查处,未在本地区进行试验的种子也不能销售[3]。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种子质量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种子质量意识,这样有利于购买优质的种子,杜绝假冒伪劣,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种子管理部门要通过多渠道宣传手段,增加宣传效果,如利用报纸、媒体进行宣传,尽可能让所有人都了解种子质量的相关知识,学会查看种子质量标签、生产日期等重要的标志,另外,人们要学会通过直接观察种子的颜色和外形,判断种子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鼓励农民去正规的种子站选购种子,如果发现假冒伪劣种子,要大胆地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只要广大农民都积极地关注种子质量,就会形成良好的种子销售市场,这样才有利于种子质量的提高,保护农民的利益。
农产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保证农产品高产,首先要提高种子的质量,种子是农产品增产的重要因素,提高种子质量管理是必要的。要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完善的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可以规范商户的行为;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种子,一定要严格地惩处;利用先进的技术,研制适应性强、抗病害的新品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能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