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旭
慢性乙型肝炎指的是因为感染HBV所致, 乙型肝炎患者以及HBV携带者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 HBV会随着母婴、破损皮肤以及性接触传播所致。感染HBV以后,因为受到病毒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影响, 会引发不同结局以及临床类型[1]。肝大, 质地为中等强度, 有轻微压迫性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肝功能异常以及蜘蛛痣等。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慢性乙型肝炎携带指的是HBV检测呈现阳性, 以及HBV能够通过母婴、血液、受损皮肤黏膜以及性接触进行传播, 感染HBV以后, 因为受到宿主、环境以及病毒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会伴有不同的结局以及类型,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2]。因此, 一定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本研究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6例。治疗组中男34例, 女12例;年龄18~57岁, 平均年龄(32.6±8.1)岁。对照组中男35例, 女1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3.8±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拉夫米定(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481, 2010-08-31)进行治疗,100 mg/次, 1次/d, 采取口服方式, 共治疗6个月。
1.2.2 治疗组 患者采取重组人α-2b干扰素[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40010,2010-11-16], 5 MU/次, 采取肌内注射方式, 隔日1次, 共治疗6个月, 同时采取保肝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 同时对比临床治疗以后的ALT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对比 治疗组HBV-DNA转阴21例(45.65%), HBeAg转阴16例(34.78%), HBe-Ag/抗HBe血清转换14例(30.43%);对照组HBV-DNA转阴11例(23.91%), HBeAg转阴7例(15.22%), HBe-Ag/抗HBe血清转换6例(13.04%);治疗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恢复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ALT恢复20例(43.48%), 对照组患者ALT恢复11例(23.91%), 治疗组患者的ALT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发热3例, 乏力2例, 头痛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对照组发热5例, 乏力5例, 头痛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6%。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 大部分是由于HBV感染所致, 目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会呈现进展趋势, 会引发肝硬化以及肝功能衰竭等,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4,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即便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仍然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者重型肝炎等,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6]。这种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 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 然而发病的启动因子就是感染HBV-DNA, 因为这种病毒持续存在, 同时不会逐渐复制造成患者病情始终处在进展当中而无法彻底治愈, 因此, 抗病毒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中之重。现如今,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临床当中大部分采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 当中拉米夫定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主要为竞争性抑制HBV-DNA聚合酶参与到新的HBV-DNA链合成过程, 使HBV-DNA浓度明显下降, 进而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症状给予有效抑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8], 对慢性乙型肝炎采取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不但能够结合靶细胞膜表面受体, 使细胞膜发生一系列改变, 从而使抗病毒蛋白基因充分激活, 对病毒复制给予有效抑制, 与此同时, 干扰素能够使人体特异性免疫力得到明显改善, 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并且还能够诱导内源性干扰素, 以及可以对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给予有效抑制, 使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效应进一步提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9,10], 干扰素抗HBV的治疗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治疗之前HBV-DNA水平、性别、有无母婴传播、ALT水平、治疗依从性、肝脏纤维化程度以及有无其他病毒感染等都是影响干扰素抗HBV应答的主要因素, 因此,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干扰素抗HBV的治疗效果,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医疗经费明显降低, 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前一定要全面分析其影响干扰素治疗的相关因素, 对指导干扰素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对慢性乙型肝炎采取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可靠,同时干扰素抗HBV应答与治疗前后的ALT水平变化有关,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 高涛, 陆志檬, 高健, 等.干扰素α-2a序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23(2):134-136.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6, 22(1):3-15.
[3]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讨论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7, 25(10):577-583.
[4] 王永忠, 严桐, 朱珍, 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态性检测及临床应用.山东医药, 2011, 51(49):98-99.
[5] 高国生, 徐晓珍, 胡耀仁, 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12):1009-1012.
[6] 袁建军, 朱晓继.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9(1):80-81.
[7] 林宗梅, 王蓓蓓, 林秀芳, 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2):109-110.
[8] 陈瑞领.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9):1388-1390.
[9] 占国清, 江山, 郑三菊, 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医药导报, 2007, 26(12):1429-1431.
[10] 孙翔, 汪华.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江苏预防医学, 2011, 22(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