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家 大 拜 年

2018-01-18 02:22:10符蕊
农业知识 2018年8期
关键词:辈分新媳妇毯子

过春节,若论哪项习俗最重要,那肯定就是拜年了。

拜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亲朋之间最热闹的一次往来。

小时候,有些老亲戚,平时没什么来往,等到春节,从年初一开始,就陆续按顺序开始走亲戚了。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初一第一时间回家给父母长辈拜年,然后去给村里的其他长辈拜年,转弯一圈儿,有干爹的,就去给干爹拜年。

初二一般去舅舅家拜年,初三去岳父家,初四去姑妈家,初五以后是去一些老亲戚家,亲戚少的,到初五这天也就走完了,多点的,走到初十也是有的。

如今城里的拜年,貌似只是发发微信,互道祝福就行了。可在农村,那可是真的拜年。特别是那些走南闯北的人,平时进城打工,拼搏奋斗,不在村子里,一年就回来一次老家,所以这一次的聚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到大年初一,早早地起床(天黑着),煮水饺(一定是素馅的),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大年初一四顿饭。那比平日多出的一顿饭就在这顿饺子。饺子煮完,自己还不能先吃,嘱咐家中的小孩给叔叔大爷家端去一碗——过年了叔叔大爷家也不能让这碗空着回来,往往又把自家的饺子装一碗回来。于是,早晨过后,往往吃的也不知谁家的饺子。吃新年饭的时候,无论是大人孩子,是一定要吃一口馒头的,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有力气干活。

吃完了新年第一餐,就是去拜年了。

女人们就要先“动工”,首先是在祖宗牌位前磕头,再给家中爷爷奶奶父母磕头,然后是出去串门拜年。如果有年前刚结婚的新媳妇,可能就更显热闹——婆婆有时也会拿着一个毯子或垫子跟着。为何要拿毯子?在农村,拜年不仅仅是要说拜年话,更重要的是你要向长辈跪下磕头,当然磕头不是说头一定要磕到地上,但膝盖肯定要着地的。大约新媳妇更娇贵些,为了表示自己心疼儿子新娶的媳妇,婆婆往往会拿着毯子或垫子跟着。到家族中的长辈面前,婆婆就把毯子放地上,说说拜年话,然后新媳妇跪毯子上行礼。女人们之所以先行动,大约是因为她们的行动范围小——只限于直系家属间,如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婶子大娘这些人家。

男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广,不仅是本家的近支亲戚,更要在整个村落中走家串户地去拜年。村中的人都有辈分,如果你家的辈分高,那你走家串户的家数就少;而如果你家的辈分低,那自然就辛苦许多——几乎从这家出来,就进隔壁的另外一家,于是这么走下来,等任务完成,也该吃中午饭了。由于走家串户的任务多,大家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计较,比如膝盖处的土往往要等最后才拍去,不然这等拍土的活儿也是项负担。当然稍稍讲究的人会在拜年前穿条旧裤子,等拜年回来再换新衣服。

拜年的人根据小家族分成不同的队伍,不同队伍间因为辈分的问题,比如A队都是这家族第21辈的,而B队则大多属于这家族第23辈的,那么B队遇到A队也有个礼节问题,要向A队的人磕头行礼,当然如果A队出来拜年的人大多是年轻人,B队只需招呼声说声拜年的话就是了,但倘若A队出来拜年的人中也有一些辈分高年纪也大的人,B队也只能在大街上磕头了。往往年纪大辈分高的人也会有所表示,一般会说“算了算了,大街上就不用跪啦”。当然这是客套话话,辈分低的人该跪还是要跪的。这时受拜的人,往往也会拱手作揖还礼,嘴里说着“请起请起。”

说到出来走家串户拜年的人,也就要说有部分人是不用这么走家串户的。这些人往往家中年纪最大的几个人,孩子出去拜年,而这几人也要在家“接头”——这“接头”不是特务间的联络活动,而是说要在家迎接过年拜年的人,接受别人拜年磕头。拜年的人来了,“接头的人”要热情招呼迎进门,然后拿出烟或者瓜子糖果之类的招呼来人。

如此迎来送往,好不热闹!但拜年自有拜年的讲究,弄不好就会出笑话。

去村里长辈那里,他们一般都不会让你真磕头,主要大家在一起乐呵,但面对条几上摆放的逝去长辈遗像,那是要真磕头的,磕头的讲究就在这里了,北方农村讲究的是“神三鬼四“,就是拜神仙要磕三个头,拜逝去的长辈要磕四个头。

那么活着的人呢,如果非要磕头的话,顶多磕一个就够了。

这是规矩和礼节,千万不能弄乱了,对于年轻人拜年,老人们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弄错了。

(符 蕊)

猜你喜欢
辈分新媳妇毯子
雪花
龙门阵(2024年1期)2024-02-05 12:38:11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毯子做的
莫愁(2019年24期)2019-11-14 11:33:47
奇怪的辈分
春光明媚
辽河(2018年11期)2018-11-14 12:54:35
花毯子
辈分
喜剧世界(2016年18期)2016-11-26 13:05:29
辈分
特别文摘(2016年4期)2016-04-26 05:20:55
茹志鹃《百合花》的异性美描写
文学教育(2015年12期)2015-12-07 09:08:14
小米找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