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
[摘 要] 编辑的专业认知能力对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针对我国学术期刊办刊现状,简析认知局限对编辑工作的影响,提出适当增加编辑掌握的语言种类,合理配置编辑的专业方向和种类,适时更新审稿专家库,鼓励编辑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维持编辑队伍的相对稳定,熟练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传播技术,在与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中学习、提高等,以提升和拓展编辑专业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覆盖域、紧跟专业发展步伐,最终实现认知局限突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专业认知 审稿专家库 学术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6-0033-05
Improvement of Editing Work of Academic Journals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Chen Xiaohua
(Periodical Department in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ve ability of edi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shing academic journal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limitations on the publishing work, and brings forward that these, including appropriately increasing the types of languages mastered by editors, reasonably allocating editor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type, updating the reviewer database timely, encouraging editors to participate in high-level academic exchange, maintaining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editorial team, perfectly using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doing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in communication with reviewers, authors and readers, belong to the contents of “editor+”, and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and expand editors professional cognitive ability, expand the cognitive coverage domain,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reak professional cognitive limitation finally.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 Professional cognition Reviewer database Academic editor
認知,就是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1]。基于有限理性观,理性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是不完全的,不存在全景式的认知[2]。换言之,人类探索未知、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是有限的,是存在认知局限的。学术期刊编辑许多时候起的是裁判作用,依靠自己有限的专业认知决定作者投稿的取舍。编辑的专业认知能力对作者科研工作及其成果传播有着桥梁式的影响,不通过编辑这一关,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辛勤探索和耕耘方法就可能无法宣示于受众,其成果也难被相关机构或学者采纳,从而失去推动科技进步、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机会。所以,正确认识和不断克服编辑在工作中的认知局限,是彰显编辑工作公正公平、实现学术信息精准传播、为所办刊物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
1 认知局限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人在面临复杂决策的时候,思维模式会选择性地对信息加以解释,往往是选择比较熟悉的信息和行为方式,即在行动上表现出沿以往的惯例行事[3]。编辑进行决策时所依赖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经验大致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求学阶段获得的,主要通过选修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系统地获取相应的普及性或专业性知识;二是参加工作后利用自学、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获取的针对工作内容的部分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编辑对自身从这两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相对熟悉,并在利用它们指导编辑工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和满足感,进而形成相对固化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这种模式容易使其在取舍作者的来稿时产生心理倾向。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类信息呈爆发式增长的年代,编辑的认知局限对工作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苏振伦在文献[4]中列举了不少国内外有关医学方面的高级别学术期刊,其刊发的论文在比较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病例选择、干预措施结果判定、数据分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有的未对实验的临床意义提出合理的解释[5]。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编辑或外审专家存在相关医学专业认知上的局限。有鉴于此,编辑在遇到这方面的来稿时,就要格外谨慎,尽量求助于小同行专家来进行评判,尤其要借助学科研究水平领先者来拓宽编辑的认知面,突破专业认知局限,为编辑眼中的疑难稿件寻找一个合理、科学的界定。曹阳例举过一个书稿中存在的政治性差错:一本社科类教材书稿中介绍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这是谷丽萍(令计划妻子)于2003年创立并任总干事的项目,曹阳认为这一差错的出现源于编辑不了解项目背后隐藏的问题[6]。笔者以为,编辑之所以犯这类错误,也可归咎于认知局限,即,凭老经验办事,认为字面上没有问题就不再追究,缺乏对事件、名词、项目等来龙去脉的不懈探究,钝化了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敏感性,在自以为熟悉的编辑工作轨道上惯性前行,认知局限滋生职业倦怠,进而让政治性差错从眼皮子底下悄然逃过。
2 突破编辑工作中专业认知局限的路径
2.1 增加编辑掌握的语言种类,扩大认知覆盖面
如果从期刊服务于作者与读者的定位看,国家语言和多语种期刊的出版也是期刊出版的方式,不仅满足了本国作者的需求,并通过多语言的交换方式,向更广泛的学术范围推广科研成果,中国、日本、法国、德国都出版了中-英、日-英、法-英、法-西、德-英等多语言的期刊[7]。为了熟悉所编期刊涉及学科的前沿知识,学习国际上同类品牌期刊的办刊经验,编辑除了谙习母语外,英语几乎成为必备的语言工具,这当然与英文期刊遥遥领先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版《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全国已有英文科技期刊423种,其中75%获得了国内统一刊号,还有更多的单位或者编辑部正在计划筹办英文期刊[8]。随着英文期刊出版不断增多,对英文编辑人才或谙熟专业英文的编辑的需求会增加。现在国内英文期刊编辑中的问题还较多,比如术语误译,将“后鼓室血管性肿物(a vascular retro tympanic mass)”译为“后鼓室充血”,将疾病名称“颈动脉夹层分离(carotid dissection)”译为“颈动脉解剖异常”[9]等,因此,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的编辑,或者聘用掌握相关专业语种的编辑,来过滤、纠正期刊投稿中的错误信息,提升学术期刊传播质量,应该列入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相关办刊单位的议事日程。
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也是当今世界上科技发达国家的母语,以这些语言出版的期刊,无疑是编辑扩展相关学科研究视野、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热点的重要载体之一。所以,从编辑本身来讲,能够较好地掌握母语、熟练使用英语,并可阅读第三语种出版的期刊,对扩大所办期刊学科的认知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期刊社的管理者则当高屋建瓴,考虑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和走向国际的道路,完善编辑的知识、学科和语种结构,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形成编辑掌握的语种与所办期刊相适应的态势。
2.2 合理配置编辑的专业门类,形成相应的认知覆盖网
对于从事科技期刊办刊工作的编辑而言,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不仅能使自己用专业的眼光判断所投稿件的学术水平,准确地把文章送给相关领域的审稿人,而且能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向作者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和作者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沟通渠道[10]。根据笔者和相关同仁编辑学术期刊的经验,编辑要想掌握与所办刊物学科一致的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学历教育仍是当下的最佳途径。当然,通过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甚至利用阅读作者稿件、审读意见等方式也能了解一些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但效果远不如前者,而且需要当事人有较强的上进心、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期刊社在新進编辑人员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已有编辑的专业知识结构,兼顾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进编辑的专业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点,形成全社层面的适应办刊需求的系统、前沿、互补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样,编辑在处理专业稿件、阅读审稿意见时,不会因为专业认知的不足形成与作者、审稿专家之间的信息盲区,从而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增加工作负担,最终避免将优质稿件扼杀于襁褓之中或者让不合格的稿件刊发出去。比如,在生物医学科研论文的编辑工作中,经常看到由于作者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表述不恰当或错误,导致得出与实际结果不一致的结论,影响论文的科学性的现象[11]。当下,统计分析已然成为学术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段,在有条件的学术期刊社或出版社,若能配备相关专业的统计方向或熟悉统计方法的编辑人员,定能对来稿中涉及统计分析的内容起到把关作用,为减少错误信息传播、提升办刊质量奠定基础。
2.3 适时更新审稿专家库,提升专家与稿件的匹配度,有效借用外界的认知能力
同行评议,亦即专家审稿是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的稿件复审制度,也是期刊办刊质量得到业界认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行专家的遴选渠道主要有编辑部指定和作者自荐两种,而且以前者居多。不少编辑部都建有审稿专家库,但是伴随着编辑部的人事变动以及编辑任务的日趋繁重,编辑部往往会疏于对审稿专家库的管理。为了保证审稿专家的专业认知能力跟上科技发展以及办刊变化的步伐,适时更新审稿专家库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是将因年龄、身体、工作、审稿质量、审稿周期等原因不适合参与审稿的专家移出专家库;二是及时将业内科研能力强、成果丰硕的年轻专家纳入库中;三是主动跟踪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与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科热点的转移、产生及交叉学科的形成,将原来不在审稿库内当下又需要的专家与时俱进地收入专家库;四是牢牢把握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发展方向,随着办刊思路或刊载内容的调整而更新审稿专家库。此外,编辑部应尽量收集评审专家信息,通过评审专家库管理,完善评审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审稿时效性、拒绝审稿等资料,并及时更新信息,以便在稿件送审时,能找到最合适的评审专家 [12]。
苏振伦[13]对《中华耳科学杂志》82份外审意见量化分析后发现:同行专家对稿件学术价值判断准确者达95 %,是编辑部决定稿件是否刊用的重要依据。借助审稿专家在专业认知层次上为期刊投稿把关是学术期刊管控质量的重要路径。但是,同行专家的审稿质量参差不齐,经过同行专家审阅的文章仍然隐伏不少“硬伤”,编辑部应该选择“完全对口”即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的文章与所审稿件有相似主题的、审稿认真的专家进行外审。有些期刊的做法是,将负责邀请评审专家的编委(编辑)团队按照小学科分工,以缩小评审专家筛选难度和范围;或定期统计汇总因专业不符的拒审情况,帮助送审编辑提高送审准确度[14]。
此外,在利用外审专家延展编辑的专业认知能力、提升学术期刊办刊水平方面,应与时俱进、海纳百川,不以资历论英雄。如《航空学报》由青年编委对稿件进行初审,初审时间仅为3天,初审退稿比例达33%,大幅缩短审稿周期、提高审稿效率、减少外审专家资源浪费、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15]。
2.4 鼓励编辑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防止专业认知能力与科技发展脱节
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的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不仅对现有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未来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培养,不仅影响到科研工作中科研选题的质量,还会对科研攻关、项目中试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商业化运作具有重要影响[16]。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认知能力蓄水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因为学科内涵总是在紧跟科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编辑工作经验的积累,编辑对自身角色与功能的充分认知和效能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对学科专业敏锐度的维持与提升。编辑只有保持了足够的专业敏锐度,才能让作者将一篇隐含创新却略显幼稚的论文初稿,经过补充工作、修改甚至重写,最终合格地进入传播渠道;才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成果,开启审稿与发表的绿色通道,缩短发表时滞,抢占传播先机。就交叉学科的形成而言,新的交叉方向的产生是由于不同学科的共同兴趣,并不是一个学科为另一个学科的服务,而是一种互为需求、互为帮助的关系[17]。王维朗表示,他曾多次在全国或地方性行业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得到极大锻炼,促使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度聚焦和系统研究,提升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做好编辑工作的信心、兴趣和忠诚度[18]。编辑只有通过不断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才能了解专业发展遇到的瓶颈、解决难题的需求、未来的热点及方向,才能预判与本专业交叉渗透的领域,从而为期刊设置独一无二的选题、目标清晰地邀约相关专家的稿件、实现办刊方向的率先创新、提升办刊的影响力奠定基础。安排编辑参加国际国内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应列入编辑部的长远办刊规划,引起期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否则,期刊的办刊容易陷入同一层次的循环,编辑人员被旧有的专业认知范围限制,难以通过维持较高的专业认知敏锐度来保证办刊质量,更谈不上利用专业认知突破来强化专业素养、引领办刊能力的不断提升。
2.5 维持编辑队伍的相对稳定,创造良好的专业认知平台
吴晓丽等认为,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办刊人员少、个人发展空间小、工作量大且福利待遇低、编辑队伍不稳定等问题[19]。编辑队伍不稳定,主编、副主编经常更换,编辑人员随意配置,会严重影响编辑办刊思路的延续,办刊资源的维护,以及编辑专业认知与期刊学科专业的有效对接,也会影响编辑专业认知力的不断提升,新老编辑间专业认知的传承与互补,导致期刊在专业水平上的波动起伏或徘徊不前。要克服这些问题,办出期刊应有的学术水平,就必须建立顶层重视的管理模式,让编辑人员和本单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创造编辑的职业归属感,给编辑一个长远而稳定的预期。如此,编辑队伍相对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平才能基于一代代编辑的良好专业认知,并辅以编辑日积月累的长效工作经验,逐步迈上新的台阶。
2.6 熟练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让专业认知能力尽量得到深度和广度的延伸
在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容易发表的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思想、理论、技术通过网上的各类数据库、公众号、App、微信群、QQ群等公之于众。学术出版的范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出版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普遍采用的方式;作者获取学术信息不再沿袭传统的作者→编辑部→出版商(书店)的路径,而是可以直接借助网络。因此,编辑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将贯穿整个职业生涯:从互联网使用的基础知识到各种学术搜索引擎、数据库,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到学科或行业顶级期刊的内容检索,从学术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趋势到读者阅读习惯的演替。一切与学术出版和传播有关的互联网技术都必须纳入编辑学习跟踪的范畴,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给自己的专业认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专业认知能力通过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达成编辑效能的乘数效应。编辑熟练使用互联网,让专业认知内容、范围得到及时的更新、扩大,不仅可以避免因专业认知时滞带来的出版资源错配,起到防止刊登重复性、创新性不足的研究成果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科或专业发展方向的预测和跟踪,提高期刊的创新性。
2.7 在与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中,提升专业认知能力
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审稿專家对论文提出负面评价并指出论文中存在一些致命性问题,但作者作为相同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并不完全接受专家观点的情况。此时,编辑作为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沟通桥梁,必须进行协调。这种过程中的观点反复交锋,对编辑拓展专业知识面、提升专业认知能力效果明显。再者,同一篇稿件,特别是关乎学科前沿、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稿件,编辑往往会多推送给几位外审专家,以求得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审稿意见。因为每位专家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对质量把控的尺度不尽相同,编辑阅读这些审读意见、向他们咨询或相互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水平提升的过程。在初审作者的来稿时,编辑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学科专业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思路或观点,日积月累的研读、筛选、交流活动对提高编辑基于专业认知水平的编审学术敏锐度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编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学习环境。此外,在回应读者的学术问题、拓展受众范围的各种环节中,编辑和读者互为师生关系,彼此取长补短,在学术讨论的求真路上,编辑的专业认知水平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善。
3 讨 论
人的认知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后果既表现在接收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倾向上,比如当人们已经习惯将大众传媒传播的间接信息作为事实依据时,大众传播媒介对事实信息有选择地加工报道,就成为媒介使用者对世界的基本认知[20];亦反映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局限上,比如:空间理论探究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从不同流派的空间认知中,可以发现他们对空间的认知或者基于空间理论展开的其他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对空间本体及基本属性认知的局限[21];还可能左右公职人员对公共事件的判断,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矛盾,给政府信誉造成损害,比如:受监测和认知能力、各利益相关体立场、所选评价标准等的影响,水质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并非总可以达到一致,而其矛盾往往成为水环境危机和健康公害事件的根源[22]。可以说,上述这些因认知力有限而产生的后果多多少少与编辑工作有关,而且与编辑在相关专业上的认知力密不可分。要保证专业知识传播的前沿性、精准性、及时性、公正性,首当其冲的是要打造一批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而采取多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和拓展办刊编辑的专业认知力、突破他们的专业认知局限,使其成为合格的学术质量把关人,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一点,应该引起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关内容必须纳入编辑持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的范畴。
上述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专业认知局限的改善方法,一个重要内容暂且称之为培养编辑的“编辑+”能力,即编辑+专业、语言、互联网、学术交流、审稿专家库……而且,“编辑+”的内容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必须与之同步或略有超前。如此,才能体现编辑专业认知能力的全面性、新颖性和前瞻性,才能在学术期刊的办刊中反映编辑工作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归根结底,“编辑+”所蕴含的编辑专业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拓展策略,为学术期刊进行有效、精准的信息传播,培育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可参考智库,也是编辑实务研究的重要内容。
注 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102
[2]王馥芳.概念隐喻理论存在认知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14
[3]曹瑄玮,郎淳刚.战略选择、管理认知及路径依赖的形成与演化:行动与认知的观点[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8):163-173,202
[4][5][9]苏振伦.编辑的信息意识:拒绝错误信息,厘清虚假信息,追求正确信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138-141
[6]曹阳.确保出版物政治质量的新模式探讨:出版单位内部审读室审读模式浅论[J].中国编辑,2017(3):56-59
[7]刘筱敏,马娜.中、日、法、德四国科技期刊论文及影响力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499-1503
[8]李明敏,李世秋,蔡斐,等.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策略与实践:以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8):774-779
[10]曹兵,蒋伟,佟建国,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7-160
[11]陈章颖.生物医学期刊中常见的P值使用错误[J].编辑学报,2014,26(2):137-139
[12]陈钢,顾刘金,徐锦杭.同行专家审稿行为及其管控:以《预防医学》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28-32
[13]苏振伦.从《中华耳科学杂志》82份外审意见量化分析探讨同行评议的优势与不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49-151
[14]陈培颖,陈倩,李娜,等.国内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现状的调研:基于国内自动化领域作者群和评审专家群[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3-9
[15]蔡斐,李明敏,徐晓,等.青年编委的遴选及其在期刊审稿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856-860
[16]都宁,刘梅华.学术交流活动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 20-21
[17]刘小鹏,魏朋.跨学科学术交流对科研合作及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讲座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571-576
[18]王维朗.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J].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19]吴晓丽,陈广仁,史永超.锻造一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思考:新木桶理论的启示[J].编辑学报,2016,28(5):503-506
[20]冯帆.受众的证实偏向和元认知在拟态环境中的作用[J].中北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124-128
[21]陈广亮.空间认知的几点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3):73-76
[22]邓建明.水质认知局限及其对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启示[J].人民珠江,2016,37(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