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心衰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取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心率以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心率水平以及心功能水平均差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疗效可靠,可帮助患者改善其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心衰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2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动脉闭塞后导致心肌发生严重缺血,而后导致心肌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发热、胸骨疼痛,心肌梗死疾病常常伴有心力衰竭,临床上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若是能给予其有效的治疗,则可有效控制此疾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心衰情况的发生[1]。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治疗心率衰竭最有效的药物,临床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剂量对患者进行治疗,现通过研究本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采用方案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6~79岁,平均(67.8±3.99)岁,有9例合并糖尿病,有11例合并血脂异常,有20例合并高血压疾病;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7~78岁,平均(65.3±4.19)岁,合并糖尿病患者占15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占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占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小一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心电图、影像学检查显示左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或心室肥厚,整体上无淤血表现;②左室射血分数<50%。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肝肾器官功能性损害者;④严重血液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d,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持续用药治疗一年[2]。
1.3 观察指标
应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测试条在治疗前后对血浆B型脑钠肽进行检测,采用ssd-4000型号的彩照(日本ALOKA生产)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功能
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两组相比,研究组心功能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血浆B型脑钠肽和心率
治疗后两组心率以及血浆B型脑钠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控制疾病发展成为了临床上研究重点。阿托伐他汀在临床上属于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不仅仅具有改善心肌重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心肌肥厚、调节神经内分泌以及抗氧化應激的作用,还能够改善内皮功能,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3]。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对RAAS系统产生了间接或直接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血管紧张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保护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缓解患者血管重塑和心肌重塑[4]。但是临床上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疗效不同,因此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用药剂量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更佳,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主要是通过阻断释放茶酚胺,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还能够阻断α1和β2受体,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起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心肌消耗能力的作用。阿托伐他汀还能够降低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在清除氧自由基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病情[5]。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好,心率较对照组较低,血浆B型脑钠肽较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可控制疾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刘洪翠等[6]研究指出,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运用在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降低患者心率。
综上,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采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参考文献
[1] 匡旭东.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0):26-27.
[2] 关红霞.浅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69-69.
[3] 黄 洁,刘国红,杨海英,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141-142,148.
[4] 罗秀珍.观察对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利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31):114-115.
[5] 孙 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32-34.
[6] 刘洪翠.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33-34.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