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提升数学成绩的实践研究

2018-01-17 07:28余斌石磊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自我概念数学成绩数学学习

余斌 石磊

[摘 要] 自我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让学生处于较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状态,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寻找教学契机,进行动机强化,考试成绩标准化处理等.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概念;数学成绩

今天的教育已经走向“以生为本”的教育,“以生为本”不只是一个口号,更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上. 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规律的尊重.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的自我概念对自身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自我概念如果是积极的,那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与学习品质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在实践中摸索多年之后发现,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那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来说有着明显的作用.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心得.

自我概念及其积极化的策略思考

所谓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自我评价,包括具体的学习观念、情感、态度等. 自我概念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一种综合性评价. 由于自我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也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自我概念,因此这里仅从数学学科的角度谈自我概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自我概念对学习形成及影响的主要机制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形成自我认识,这种认识有对自身数学学习的评价,有情感的表现,有形成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有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当学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积极时,数学学习过程就是积极的状态,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相反,当学生的自我概念比较消极时,数学学习的过程就非常消极,学生基本上体现不出学习主动性,因而学习成绩比较差. 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讲,数学学习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关系,两者有可能处在良性循环通道当中,也有可能处在恶性循环通道当中,前者对应着积极的自我概念状态,后者则是消极的. 而无论处在哪个通道当中,一旦这个状态趋于稳定,那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有可能处于较好或较差的状态,这其实就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同时,数学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种自我的、综合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所施加的影响非常大,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有研究者通过自我概念问卷的方式对样本进行过调查,所调查的题目选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而日常的教学经验也表明,在课堂上经常看到数学学习自信或不自信的情形,其实自信与否只是非智力因素的表现,真正的原因恰恰在于默会于学生内心的自我概念的积极与消极. 而且实践也表明,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积极与消极,还与具体的内容有关. 这就意味著,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某个学生群体或具体的学生个体来进行培养.

那么,自我概念如何尽可能地积极化呢?从宏观角度来看,有这样几个策略:一是注意自我概念积极化契机的捕捉;二是利用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和巩固学生自我概念的积极化;三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标准化处理后形成趋势图,为学生提供持续动力.

数学学习中自我概念的作用发挥

毫无疑问,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就需要充分发挥自我概念的积极作用. 事实证明,如果只凭学生自我努力,那这种作用更多地会体现在消极影响方面,因此,自我概念要想由消极或中性走向积极,需要教师的有效干预. 对此,笔者结合上面的三点策略,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做进一步说明.

1.自我概念积极化契机的捕捉

这个契机捕捉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如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前面全等三角形知识学得比较扎实,部分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都表现出较好的学习状态,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自我概念积极化的转变机会,于是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即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土制的“平分角的仪器”,具体做的过程可以模仿教材或参考资料上的进行.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实际上却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尤其可以促进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而由于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学生可以找到答案,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应用的认识,还为全体学生创设了一个将自我概念积极化的契机.

2. 利用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和巩固学生自我概念的积极化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自我概念积极化是需要通过成就动机来巩固的,而这个成就动机常常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中形成.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说做的过程,去写证明过程,还让学生猜想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能有什么样的应用. 教师可以选择此前自我概念中性或消极的学生来展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从而为自我概念的积极化转变奠定基础.

3. 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标准化处理后形成趋势图,为学生提供持续动力

这是最为直接的“刺激”方法,因为学生对成绩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学生在成绩中获得的情感也是最丰富的. 考虑到每次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可以结合试卷的难度将每次的成绩折算成标准化成绩,然后用柱形图体现出来. 这个柱形图的使用,更多的是面向学生个体的. 笔者呈现出标准化成绩递增的学生,并鼓励他们,让他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

实践证明,上面三个策略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自我概念积极化,从而让其在学生的成绩提升中发挥主要作用.

积极自我概念对数学成绩的促进

上面重点阐述了基于成绩促进需要而提出的自我概念积极化策略,下面笔者谈谈积极的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促进之间的直接联系.

我们都知道,数学成绩最终是以试卷上的分数来体现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所获得的分数,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但实践也表明,不是说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形成应用能力,就能将习题做对,就能将分数拿到手. 学生的最终成绩还与考场上的发挥有关,而考场发挥与学生的考试心态、答題精细水平有关. 可以证明的是,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水平、考试心态、答题精细水平,均与积极的自我概念相关. 其中,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易于理解,这里不赘述,下面重点谈谈考试心态与答题的精细水平.

考试心态是否正常,对成绩影响很大,而心态是否正常,实际上取决于自我概念的水平. 当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应用(主要体现为题型)比较自信时,其考试心态往往比较好,这将对学生遇到难题时的心态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研究发现,对于数学基础中等甚至是薄弱的学生,其实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概念,其具体策略是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即面对整张试卷时,判断自己能够在哪些题目上拿到分数,哪些题目可以放到最后甚至放弃,这一策略结合上述成绩标准化策略,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而对于考试过程中的精细化,相信很多同行都比较头疼,甚至学生自己也头疼. 由于考试不够精细而导致会做但做不对试题的情形太过常见,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基于积极的自我概念让学生弄懂应试策略,尤其弄懂命题过程中“设陷阱”的技巧,就可以很大程度地让学生的自我概念处于积极状态. 而当他们在考试中发现所谓的陷阱被自己识破时,又会加强这种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让应试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这会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从自我概念研究谈数学学习规律

自我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而言,自我概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将学生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师的研究重点由“物”(数学教学资料)转向了“人”,由“知识”转向了“建构知识”. 在笔者看来,这是尊重学习规律的表现,是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方向.

实际上,自我概念只揭开了数学学习规律的一角,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最终的学习成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从学生建构知识时注意力的集中情况,到动机的强烈与否,到建构过程有效与否,再到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强与弱等,都是学习规律的重要体现. 在研究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是打开学习心理规律这扇大门的重要钥匙.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自我概念,强化积极自我概念的作用,瞄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进而通过对学习规律的研究,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与规律,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进而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自我概念数学成绩数学学习
基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自我概念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