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平坝麦区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2018-01-17 10:37梁秋霞李荷娟张先平郝兴顺李云尹素芬李小安舒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2期
关键词:比较新品种小麦

梁秋霞 李荷娟 张先平 郝兴顺 李云 尹素芬 李小安 舒娜

摘 要:目的:筛选适合陕南平坝麦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方法:选择13个新品种(系),与主对照汉麦5号(副对照川麦42)进行对比试验,以生育期特性、抗病性、室内考种及产量性状为依据,筛选适宜陕南平坝麦区特殊气候种植的高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结果:综合各因素,表现较好的品种(系)有品1、川辐8号、兰天14、品6,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16.8%、16.2%、12.89%,3.52,增产显著;有7个新品种(系)比对照增产,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品1、川辐8号、品6等品种综合性状好,建议续试,并进一步筛选稳定优良株系;品8、品10、品13与品14则可作为优质种质材料利用改造。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2-0031-04

Abstract:Objective:Select new varieties of wheat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pingba wheat area in southern Shaanxi.Methods:13 new varieties (lines)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main control hanmai 5 (secondary control chuangmai 42).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period,disease resistance,indoor seed examination and yield characteristics,the new varieties of wheat with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strong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were screened. Result:the varieties (lines)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of all factors were successively p1,chuanfu 8,lantian 14 and p6,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16.8%,16.2%,12.89%,3.52,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yie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7 new varieties (lines) did not reach the significant level. Conclusion:no. 1,no. 8 chuanfu and no. 6 have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It is suggested to continue the test to further select stable and excellent strains.Products 8,10,13 and 14 can be used as quality germplasm material.

Key words:New wheat varieties;Comparative evaluation;Analysis

小麥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左右[1]。在生产中我们要求小麦品种具有产量潜力,分蘖适中,成穗率高,抗倒伏,蛋白质含量高,中至高抗条锈病[2-4]、叶锈病、白粉病等小麦生产中主要病害,成熟落黄好[5-6]。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产品要求的精细分工,对小麦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高抗小麦新品种成为近年来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陕南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陕南平坝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为稻—麦或麦—夏玉米两熟耕作制[7],且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是陕西省的重要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区冬季低温时间短,春季气温回升快,是典型的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地带;由于光温条件影响小麦产量及其品质[8],使得该麦区既有南方的特征,也兼具北方的趋势。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宜平坝麦区的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笔者以汉麦5号为主对照,川麦42为副对照,对引进和采集的16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宗营镇新校旱作基地进行,该基地位于汉中地区,前茬水稻收获后秸秆还田,及时旋耕整地井字型开沟控墒。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系)13个:品1、品6、品8、品10、品13、品14、品15、汉8、汉麦6,汉中市农科所提供;川辐8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兰天14,兰州农业学校和天水农业学校合作育成;川麦68,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7,其他老师提供;主对照汉麦5号,陕南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副对照川麦42,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9行,行长5.0m、行距0.26m、小区面积11.7m2。10月28日(因连阴雨天播期推迟)播种,播种量375万粒/hm2,采取条播,按分行匀播。播种时顺行施尿素、磷酸二铵各150kg/hm2,钾肥52.5kg/hm2,12月27日喷施除草剂70%氟唑磺隆+双氟磺草胺+唑草酮,1月10日冬灌,2月8日施追肥尿素150kg/hm2,5月25日分小区人工收获。

1.4 数据统计 采用Excel分析数据和制作表格,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小麦品种(系)的株高在70.72~87.43cm,其中与主对照汉麦5号株高相当的有品1、川麦68、品10,株高最高的为川辐8号,最矮的为兰天14。在参试的13个品种(系)中,幼苗习性除品7与品8为匍匐型外,其余表现为直立型或半直立型。基本苗在169.05万~254.40万/hm2,超过主对照的有汉8,川麦68的基本苗与主对照相同,品10的最高分蘖达到859.95万/hm2,分蘖力最强。从成穗率来看,川麦68的成穗率最高达到71.26%,比主对照高10.72%,品8成穗率最低为41.08%,比主对照减少37.72%。

2.2 生育期及抗性 由表2可知,参试小麦品种(系)的出苗期在10月7—11日,抽穗期在4月4—10日,成熟期则分布在5月20—27日,全生育期在205~212d,都有4d以上的变幅。生育期最短的是品15为205d,生育期最长的是兰天14与品12为212d,与2个对照熟期同为207d的有汉8、品10、品13。田间发病调查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除品1、品13为对条锈病表现为中抗型外,其他均为免疫型;所有品种(系)白粉病免疫型,但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赤霉病,该病害的普遍发生与陕南的湿润气候有极大的关系。

2.3 室内考种结果 经室内考种(表3)可知,所有参试小麦品种(系)均为白粒、白颖壳,其中有11个品种(系)为纺锤穗型,籽粒饱满度多数达到饱满级别。有9个参试品种(系)与副对照川麦42籽粒品质,相同均为粉质,有3参试品种(系)与主对照汉5籽粒同为半硬质小麦,品种(系)汉6籽粒为硬质。所有参试小麦品种(系)均无黑胚,粒形长圆和卵圆各有6个品种(系)。

2.4 产量结果 由表4可知,主对照品种汉麦5号产量为4688.7kg/hm2,居参试品种(系)第12位;品种(系)1产量为5476.2kg/hm2,比对照增产16.8%,居试验第1位;川辐8号产量为5467.05kg/hm2,居参试品种(系)第2位;比主对照增幅在1.5%以上有7个,其他参试品种(系)均比对照减产。经方差分析比对照增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4个品种(系),减产显著水平的有1个。

2.5 综合评价 结合本地实际考虑,品种(系)1产量为5476.2kg/hm2,冬季幼苗直立生长,株高76cm,茎粗4.49mm、纺锤穗,长芒、白颖壳、白粒、粉质、穗长8.2cm,粒形长圆、千粒重40.85g,生育期206d,较对照早1d,田间长势好,株高整齐度好,田间鉴定免疫白粉病、中感锈病、抗赤霉,其突出特点是穗粒数较多、熟期早。川辐8号:比主对照增产16.6%,排名第2位,冬季幼苗半直立生长,株高87.43cm、茎粗4.29mm,纺锤穗、长芒、白颖壳、白粒、半硬质、粒形卵圆、饱满度好、中等大小,穗長8.22cm、千粒重45.17g,单穗结实31.01粒,生育期210d,比主对照晚3d,其突出表现是千粒重较好,有效分蘖率高,成熟落黄好,抗锈病、白粉,赤霉较轻。品6产量为4853.55kg/hm2,冬季幼苗直立生长,株高70.83cm、茎粗4.47mm,纺锤穗、长芒、白颖壳、白粒、粉质、粒形长圆、饱满度好、中等大小,穗长7.45cm、千粒重36.49g,单穗结实34.51粒,生育期206d,比主对照早1d,其突出表现是有效穗高,成熟落黄好,抗锈病、白粉,赤霉较轻。品8的穗粒数与结实粒在参试品种(系)中优于国试对照川麦42,品10有效穗特别突出,所有参试品系位该项指标居列第1位,且与主对照熟期相同;经过分析统计品13与品14在遭遇年度低温(极致低温≤-6℃)的情况下:穗粒数优于两个对照。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13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陕南平坝的品种(系)为品1、川辐8号、品6,综合性状好,建议续试,并进一步筛选稳定优良株系;品8、品10、品13与品14则可作为优质种质材料利用改造。

陕南平坝稻麦倒茬,湿害与秋淋严重[9],秸秆还田虽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同时也会使前茬田间持水量无法有效释放,不利于积水排出,尽管投入人力、物力来调整土壤,但地力改善不明显;虽然本年度的1月上旬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10],未对小麦产生严重影响,但冬性不强与偏春性的品种在试验中表现欠佳。陕南4月份雨水多,光照不足对小麦抽穗扬花不利,逐年加重的赤霉病也导致千粒重降低。

参考文献

[1]高鹏,简红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250-257.

[2]黄亮,刘太国,肖星芷,等,中国79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评价及基因分子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122-3134.

[3]李北,徐琪,杨宇衡,等.重庆麦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与基因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3):413-425.

[4]闫晓翠、李在峰、杨华丽,等.30个重要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272-285.

[5]赵国建、宋晓、杨丹丹,等.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开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24-25.

[6]赵国建,朱本永,宋晓,等.小麦新品种开麦21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6):53-54,78.

[7]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小麦高产出案件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3-265.

[8]李云,李秀峰,张先平,等.光温因子对汉中市小麦生长影响初探[J].汉中科技,2012(4):25-26.

[9]梁秋霞,张先平,李云,等.陕南小麦的变迁和现状[J].中国种业,2015(12):46-47.

[10]杨波.积极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灾减灾 全力打好春季产业扶贫第一仗[EB].汉中市农业局,2018,01,1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比较新品种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哭娃小麦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