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改革的研究

2018-01-17 08:45丁晓丽
锋绘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丁晓丽

摘要:《经济学基础》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专科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本文按工学结合特点提出了《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目标,并就具体改革思路和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1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基层的经营服务岗位,还是中层的经营管理岗位,用人单位对其任职条件常常更多地倾向于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高职学生在校学习也更多地侧重于操作技巧的训练,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经济学基础》对职业技能的提高意义不大。

1.2 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缺乏实现工学结合目标的教材

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选用的教材弱化了大量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如此一来难免破坏了经济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编撰既符合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又能完成工学结合教学目标的教材是当务之急。

1.3 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理论理解困难

通常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空白,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加上思维水平不高、所学知识不够系统,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基本的经济方针政策都难以理解。

1.4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偏重于单个知识点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整体引导,忽视了学生经济理念、经济思维素质的培养;而学生也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结论,不注重理论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更谈不上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目标、思路及方案

(1)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设计课改革。经济学应是理念、经济思维素质的塑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能够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思考和解决问题应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课程改革目标定位于“傳授知识,培养能力,强化职业素质培养”。知识目标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能力要求和后续学习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其中实用的概念原理、思维方法;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分析解释日常经济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环境、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思路和办法。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环境、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思路和办法。学教育、创业教育、民商法。

(2)结合经济学知识体系特点、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精神,本课程教学安排改革思路主要围绕全方位塑造、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把握各种问题而展开。按照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围绕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各教学项目的课堂互动学习、典型案例讲解、热点经济问题市场调查、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相关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

(3)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上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①理论联系实际、引进案例教学。学习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学以致用,能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乃至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案例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有些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借用兴趣盎然的经典经济学案例,寓教于乐,避免产生经济学是一门“沉闷的科学”的印象。

②积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师按照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组织学生就经济热点问题,如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学会关注经济热点及由经济问题导致的相关社会问题,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经济管理工作。

③努力尝试将项目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根据课程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围绕教学项目设计项目作业,或提供相关资料,或组织学生根据项目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观察、调查,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做成PPT,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定期邀请学院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经济学某些基本理论,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增强社会综合适应能力。

④充分用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沟通,有利于交互教学、个性化的学习和分组探讨。利用网络交互式课件,网上讨论变得简洁及时。

⑤逐步改革课程考试方式。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建立以理解原理和分析现实问题能力为主的考核体系,考核目标以能力为中心,以考核学生素质为目的;引导学生用经济的眼光关注身边的经济生活,将此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拟将课程考试分为平时考查与期终考试两部分,平时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期终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2]崔卫国.大经济小故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