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创新与发展的时代

2018-01-17 20:08邓济舟胡晓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青花瓷时代发展

邓济舟 胡晓兰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英〕贝弗里奇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李可染

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订单的枷锁;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即借力。

——张瑞敏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社会永续进步的不竭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生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将“创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以下方面来谈。

思路一:为什么需要创新?对个人而言,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对国家而言,创新能推动的社会前进。

思路二:哪些方面需要创新?如个人的思维方式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理念需要创新,国家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等。

思路三:怎样去创新?创新要有好奇心,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要有勇气和智慧,要勇于否定权威等。

思路四:如何处理好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如创新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等。

有创新,方有时代

◎吴盈盈

朋友啊,纵使再漫长的历史,再空前的时代,也必有其推动力,就像波涛之于江河,昼夜之于时光,新生之于生灵。从遥远的亘古至今,创新的火光在无数个黑夜升腾,推动着时代的更替。新易旧,旧亦新,有创新,方有时代。

朋友,你可知那千百年前传唱过的朴实歌谣?你可知仓颉手持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泥土里画着符号?尔来四万八千岁,曾经创造出来的汉字连缀成句,连句成文,这才有了文明的传承。从屈原的骚体,到汉朝的大赋,从太白笔下的白鹿青崖,再到东坡杯中的大江东去,唐诗宋词元曲,哪一样不是对传统规律的打破,哪一样不是创新?当李清照批评苏轼之词不讲音律时,殊不知以苏轼为首的“豪放派”最终名留青史。当海明威被归为“垮掉的一代”时,又有谁知他创新的电报式风格终得诺奖?朋友,梵高在他的星夜里诉说着寂寞,却把向日葵的光亮蕴藏了一整个世纪。

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订单的枷锁。朋友,当你回眸历史时,隔着千年光阴,是否能看到曾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这些创新,逐步使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走向未来。每一个时代的到来必蕴含着创新,每一次的创新又必将挣脱上一次创新的枷锁。

如今大力建设的“一带一路”,正是创新最好的证明。当年漫漫黄沙、如血残阳、驼铃声声的大漠,如今变成了多个国家的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必经之地。如今遍及全国的共享单车,这一新式的出行方式,便利了公众。这创新的精神存在于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创建新中国时,也存在于孙中山创新三民主义时,又或者存在于王安石说出“祖宗之法不足守”时,抑或更早,早到中华民族的起源,正是这不断的创新,使得我们不断前行!

我的朋友,这个时代需要创新,需要创造性的突破。当你仔细留意身边的事物时,若有那么一瞬灵光闪现,请努力抓住它,或许你抓住的,就是一星照亮黑夜的火种;当你看到新生的事物时,请别着急忽略它,或许你关注支持的,会成为明天的阳光。

简评

作文文笔优美,例证丰富,情感强烈,极具感染力。开篇以“朋友”一词称呼,让读者倍感亲切,情感抒发更加淋漓尽致。首先提出其观点——历史和时代发展都需要创新推动,然后从文化艺术、科技发展、政治建设等方面来谈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对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后联系生活实际,呼吁读者要敢于创新,积极创新,结尾回扣主题,结构完整,情感真挚,实乃佳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儿子的面馆干了18年,儿子当初虽承诺月薪3000元,可这么多年从未支付过。谈钱伤感情,可疾病缠身的父亲,不得不替自己的未来考虑。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他将儿子告上法庭,讨薪57万。

对材料中父亲向儿子讨薪一事,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注意材料的内容,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亲情”“法律”的关系,可从分析二者关系的角度入手立意行文。

内容上: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即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即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

形式上: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即不要求做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即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创新与发展共舞

◎王梓睿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向了发展的高峰,不同功能的APP日新月异,科技设备的版本层出不穷,而这一切辉煌的成果,都与“创新”二字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思想已经越来越普遍。

创新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地守旧而不去创新,必将被社会淘汰。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渐发展,在不断的创新中变得更加强大的。

在郑和下西洋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中,大量的瓷器出口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瓷器的生产,更由于国外普遍喜爱青花瓷而使景德镇开始改变“宋瓷尚雅,元瓷尚白”的一贯传统而全力地投入到青花瓷器的生产之中。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诸国土产中与明初青花瓷烧造有直接关系的优质瓷绘原料“苏泥勃青”,更是极大地刺激了永宣青花瓷的生产,同时对提高这一时期青花瓷的品质,使之达到历史巅峰的水準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青花瓷不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变成了一个国家的象征。

上到国家发展,下到文化传播,“创新”二字已经渐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近年来,国家博物馆利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供游客们参观,此举获得一致好评。这不仅让后人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中震撼人心的魅力,同时也让国宝文物重获新生,也让每一位观看者在感叹与唏嘘声中,重拾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

展望中国自古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强国的奋斗史,就是创新与发展共舞最好的注释。因为创新,“嫦娥奔月”成为了现实;因为创新,“蛟龙探海”不再是梦想;因为创新,中国真正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图。“神舟系列”探索宇宙,“北斗卫星”普照高空,新式武器亮相阅兵……这一切绝不仅仅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就可以做到的,而是源于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创新!

当然,懂得创新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一贯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研究与开发和教育的高投入以及鼓励自由思考和独自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等,使得美国迅速成为一个产新型科技强国。印度或许是亚洲地区除了中国之外创新创业发展最火热的区域,目前正迎来APP的创业高潮。试问,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什么?答案是创新!因此,当其他各国纷纷不遗余力谋求发展时,我们又岂敢停止创新的脚步?

贝弗里奇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国家的发展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国家的发展需与创新共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让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简评

文章开篇从科技的发展入手,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创新与发展共存,并以此展开论述;接着以中国的发展史为据,列举青花瓷、《清明上河图》及现代中国科技创新的例子,清晰有力地阐述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进而横比,以美国、印度创新发展的例子辩证分析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论据合理充分。结尾再次强调论点。全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值得借鉴。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花瓷时代发展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区域发展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