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大米”品牌,从开始打造起“含金量”不断增加,目前品牌价值已突破69亿元。如今,“庆安大米”已从品牌变成名牌。“庆安大米”被评为中国大米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成为京西宾馆、中国航天员中心的唯一指定用米。庆安打造“庆安大米”品牌,并从品牌变成名牌的经历和执着,也给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水稻,有水才有稻。庆安县境内九河汇流,有七条起源庆安县。有中小型水库7座,大小沟泡和蓄水池800多处,总蓄水量已达669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蓄量为24.49亿立方米。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和可开发利用潜力,为庆安县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庆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境内耕地仅285.7万亩,森林206万亩,草原27万亩,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耕地面积较少,这是其“短”;另外,庆安县的水稻虽有百年历史,但农民过度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而且水稻品种多而杂,造成了产量上升、品质下降,高产米成为户型经济的主流,这也是其“短”。
要想打造“庆安大米”品牌,首先要扬长避短。庆安县的有效措施就是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有机农业,坚守生态环保的原则,不私垦乱开耕地,而是在现有耕地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扩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55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20万亩,全部通过绿色认证;有机认证面积4.47万亩,今年发展到10万亩;年产优质水稻85万吨,是全省百万亩以上水田大县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优质大米之乡、中国绿色名县的称号。
绿色有机水稻经济,目前已成为庆安县三大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水稻经济,是打造“庆安大米”品牌的基础。
农民传统种植模式根深蒂固、企业功能性食品开发比较滞后、一二三产业链条链接不稳固等,是钳制庆安水稻经济做大做强的“短”。对此,庆安的打法是扬长补短。
已具百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庆安,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秋翻旱耙、增施农肥、优质品种、高台大棚、机械播种、智能催芽、方田机插、控灌细管”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全国领先。近年来,庆安县将这种模式在全县普及推广。目前全县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车间达25处,浸种催芽能力达到5000吨,育苗大棚总数达到4.2万栋,新建了水稻叠盘暗室智能育苗车间一处,为推广水稻高产高效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为了提高水稻加工转化效益,庆安县立足水稻生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稻加工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建设,全县大中型水稻加工企业达到6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全县米业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达300万吨,实际加工量在100万吨左右。其企业数量和加工能力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为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开发和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庆安县还出台了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发展“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优质水稻加工产业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原生态味稻”产品,并向精深加工延伸、向循环经济延伸,研发功能性食品,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鑫利达集团通过精深加工可将水稻吃干榨净,生产的稻壳油在国内属高精尖产品,部分企业现在正试验性地进行富硒米开发;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目前庆安粮食加工企业已经营庆安三分之二的稻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庆安大米”是老品牌,是经历近30年打造,逐步做大做强的。优越的自然环境、百年的种植历史和日益壮大的加工企业群,是“庆安大米”成为品牌的先决因素,是“长”,但身处北疆的地域劣势和地方经济不发达的因素也是庆安打造“庆安大米”品牌的“短”。如何扬长克短,庆安的做法就是迈开“长腿”,走出去或请进来推销自己,这也是庆安之“长”。
庆安打造“庆安大米”品牌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初步成型阶段。上世纪90年代,庆安立足大米优秀品质,面向全国做市场,原县委书记廉继颇背着电饭锅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超市,请人品尝庆安大米,迈出了品牌打造第一步。1994年,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给庆安“庆泉”牌大米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在品牌定位上明确了“绿色”主基调,庆安县也成为全国最早发展绿色食品的县份之一,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基地标准源自于庆安。2004年初,庆安县对大米进行了域名注册,用“庆安大米”这个域名商标来规范庆安大米品牌,组建米业协会,当时38家大米生产会员企业获准使用域名商标,统一使用防伪包装,“庆安大米”品牌初步成型。
品牌扩张阶段。2001年在国家部委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庆安举办了首届中国·庆安绿色食品节,并连续举办了五届,助推庆安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201万亩,绿色食品产品发展到5大类31个品牌。2009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庆安大米”以33.69亿元的品牌价值,列全国大米品牌第二位。最新评估显示,“庆安大米”评估价值为69亿元。2014年,庆安大米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品牌升级阶段。2016年,庆安县聘请浙江大学品牌研究院对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战略规划,为“庆安大米”构建了全新的价值体系、符号体系、产品体系与渠道体系,进一步规划和规范品牌,建设了“庆安大米”品牌的发展战略体系,实现“庆安大米”品牌的再次升级。同时,通过参加博览会、推介会、农交会、农业论坛等大型展会,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特别是去年成功组织举办了2016黑龙江绥化庆安绿色水稻文化节暨大型O2O订货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国家、省、市的认可。
今年,“庆安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再度飙升,成为中国大米的名牌。年初,庆安组织参加首届“放心365杯”国际大米擂台赛,在总决赛的20个品种中,击败了日本越光米、泰国香米、柬埔寨茉莉香米以及国内的丝苗米、石板米等18个大米品种,获总分第二名。今年,庆安以水稻产业为核心申报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获得农业部批准,成为全国11家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6月16日,“庆安大米”参加了哈洽会,在会上“庆安大米”做了专题展示,迎接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嘉宾的参观,一经亮相就成为哈洽会上的明星,受到参会客商的青睐和好评。今年,“庆安大米”还参加了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活动,获得第一名,提高了大米区域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庆安县由国家认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品”产品达到111个,“三品”生产企业21家,成功注册了“庆安大米”域名保护商标和“庆安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各省市均有庆安大米的销售网点。
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庆安大米”从品牌走向中国大米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