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水产养殖自动化

2018-01-17 21:23:40王正彬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投饵水产养殖

王正彬

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社会对水产养殖健康产品的需求又日益增多,因此当前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任务十分紧迫。为解决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中的问题,新的养殖模式应运而生。稻渔综合种养、连片尾水处理生态化养殖、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等正在全国有条不紊的推广。但无论是何种模式,最终走上的都是以科技创新支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道路。而水产养殖自动化符合这一发展道路,所以本文借此谈谈水产养殖自动化,给广大水产工作者提供一点思路。

一、水产养殖自动化概念

水产养殖自动化指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管理软件和无线传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用于渔业生产,养殖过程自动化,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二是水资源利用高效,采用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技术,集环保、节水、高产于一体;三是质量安全易追溯,通过养殖各环节实时监控,易发现并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四是劳动强度不高和人员素质高。

水产养殖自动化应用于水产养殖全过程。一是养殖前期自动化分析,合理确定养殖条件。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快速找到适合当地或近期需求的水产品种。然后根据条件计算出养殖数量和面积,合理利用水资源。二是养殖中期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操作。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机械操作等先进自动化管理方法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对养殖水环境(温度、溶解氧、氨氮含量等)、投饵施肥、疾病预防和诊断、尾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根据养殖对象生长状况和“四定”原则自动投饵,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净化处理养殖尾水,严控水体污染,养出健康水产品。三是养殖后期自动化捕捞,提高产效。采用定点布网、集中鱼群、机械起网,通过吸鱼泵、分鱼器等设备自动化捕捞。既减少劳动强度,又实现了轮捕轮放和捕大留小,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二、水产养殖自动化发展状况

1.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较早就有自动化渔业养殖,且发展比较成熟。日本早在1980年首次建有鲑鱼自动化养殖场,当时采用电视摄像机监控和旋转式投饵装置,并配有遥控单轨电车。自动化养鱼较先进的是日、德、美等国。德国使用自动、连续养鱼系统,特别是应用各种高效的水质净化装置,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00kg。在美国,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也已工业化。其工厂一般由亲鱼引导系统、亲鱼培育系统、亲鱼驱赶系统、亲鱼检查系统、人工授精系统、人工孵化系统、苗种培育系统、起捕与自动计数系统等八个部分组成,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在丹麦,一个2000m3水体的虹鳟鱼养殖场,一年生产25万kg鱼,仅一人就可管理。在以色列,千亩罗非鱼精养鱼塘养殖与管理仅需8人,另外在产鱼300t的18个室外流水养鱼池,仅安装一个智能化管理控制器控制各池塘自动投饵、增氧、水质监测等,全部实现养殖自动化。

2.我国发展状况

我国水产养殖自动化发展迅速,但应用不广。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因叶轮增氧机和水力挖塘机组的出现,我国进入了简单机械化养鱼的时代。随着80年代的水净化技术和90年代的工业化养鱼设施技术的成熟,才带来了本世纪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开端。2001年研制养殖水体多参数在线监控系统,对养殖水体的多个理化指标,如温度、盐度、溶氧、硝酸盐等进行自动监测、报警,并对水位、增氧、投饵等养殖系统进行自动控制。2004年研制水产工厂化养殖多环境因子远程集散监控系统,除对重要环境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控制外,还采用专家系统和图像处理的方法对鱼病进行自动诊断和早期预报。2015年青海某三文鱼养殖基地,引进挪威全自动、抗风浪网箱,采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水网箱智能化控制监测系统,成为亚洲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三文鱼养殖场。所以说我国的水产养殖自动化发展迅猛,但从全国整体来看,水产养殖自动化程度还是不高。

三、我国水产养殖自动化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基础落后,需提高软硬件研制和应用水平

我国的水产养殖自动化普及情况不理想,养殖基础条件落后,全国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简单的增氧机、投饵机等设备,水质监控,循环养殖等应用较少,自动化程度低。目前室内工厂化养殖可能采用自动化设备,室外大水面养殖场也需提高自动化养殖程度。实现池塘养鱼机械化自动化应符合我国水产生产实际,一下搞全部自动化是相当困难的,自动化的起步,要讲究经济效益。先从一些技术上可行、能提质增效,减少人力的机械自动化设备着手。先易后难,逐步配套填空补齐的原则,按需实现自动化,慢慢提高自动化软硬件研制和应用水平。当然软硬件应用的前提还需要改善其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2.思维固化,需加强人员培训和示范推广

广大水产养殖者应用自动化的意识还是不够,只是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养殖思维固化。养殖者对于未来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主动作为不强。如何改变养殖思维关键是靠培训,培训是技术能力传输的过程,也是提高渔民科技文化素质、转变渔民行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动化养殖能使养殖过程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投饵,符合绿色养殖标准,更是将来农业现代化的必备。不懂自动化养殖的水产养殖者就会被淘汰。培训的同时加上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展现出水产养殖自动化发展的巨大美好前景。

3.支持不够,需加大政府引导和资本投入

在技术和软硬件都完备时,资金支持不够也是限制因素。如何形成带动效应,前期的政府引导很重要,支持和鼓励自动化养殖,倡导绿色水产都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在现代化渔业建设方面如鱼池标准化改造上有补贴,但在自动化软硬件购买安装上像农机补贴一样单独列支,还得政策明确和落实。一方面是政策支持,一方面还需社会资本投入,吸引资本注入需从实际出发,宣传水产养殖自动化美好前景,列入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多措并举,达到实效。

猜你喜欢
投饵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11-17 05:22:27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48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2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5:00
加油!水产人!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34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当代水产(2020年2期)2020-03-17 06:56:36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