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8-01-17 23:56陶怀颖农业部财务司司长
吉林农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乡农民融合

陶怀颖 农业部财务司司长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力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任务目标。这既是正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的必然选择和全面部署,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反映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认识和对乡村价值的重视,重点是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52%;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300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仍高达2.72∶1。随着每年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一些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地方乡村凋敝问题令人堪忧。

如果说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块状经济是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1.0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产业融合可看作2.0版,乡村振兴集生产加工销售、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就应是3.0版,不仅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更加突出统筹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统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统筹乡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村地区必将呈现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必将展开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田园生产生活画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同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振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乡村振兴包括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需统筹兼顾、一体推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兴旺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按照推进绿色发展的方向,坚持质量兴农的路径,促进融合发展的理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生产方式要通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产业结构要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区域结构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推动先进要素向产业园聚集。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富裕农民必须同时关注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个群体,既要通过农业生产发展增收,更要靠利益分享致富。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育发展一批规范经营、有较强引领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广大小农户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建立完善农民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要通过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乡村振兴需要综合施策,既要有兴旺的产业,富裕的农民,还要有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乡风文明的农村文化、治理有效的农村社会以及农民良好的精神面貌。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让农民公平地享受各项社会保障服务;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保护农村绿水青山;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文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民土地入股、集体资产股权量化,以及“两权”抵押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直接入市等创新试点,盘活农村资产资源,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多层次融合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当今时代,产业融合、跨界融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创造出很多富有生命力的新型业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内部资源的整合,也离不开外部因素和力量的引导和催化,重点是把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引入到农业农村,用交叉共融的产业体系改造和提升农业,抓住融合点、贯通融合线、形成融合面、构建融合体。融合的过程将不仅是“一产加二产加三产”物理变化,更能产生“一产乘二产乘三产”化学效应,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能。

促进产业深入融合,形成立体交叉融合经济生态圈。重点是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实现一二三产纵向融合,种养加横向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培育农业品牌,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实践看,农业规模越雄厚越容易融合发展,特色越突出越容易形成品牌,越向基层延伸越容易产生效益,越坚持市场导向越有生命力,这也是产业融合的关键点。

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城乡全面融合,培育县域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联动能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将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乡镇建立以当地农产品为生产原料、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核心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康养产业等新业态,创造稳定的就业创业空间,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创新;完善镇级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对接发展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并向乡村延伸,实现上承县城、下联乡村,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形成以农业为主题的经济繁荣、绿色美丽、宜业宜居小镇,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从根本上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合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激励,实现城乡公平发展,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需要创新财政撬动金融支农政策,引入现代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汇聚全社会力量,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发广大农民的内生活力,增强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投资动力,培育乡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公共财政投入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政策支持导向从增产转向提质,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从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加快建立完善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要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农业补贴制度改革的“风向标”和政策实施的“导航仪”。重点建立健全耕地、草原、渔业水域等重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绿色生态补贴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补贴发放与绿色发展责任挂钩的机制;建立耕地休耕轮作补贴制度;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完善农业科技支持政策,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增强农业绿色发展的后劲。支持发展优势特色品牌农产品和标准化订单生产经营。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要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充分运用信贷保险等市场化工具,调动金融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倾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三农”短板需要大量的金融社会资本支持,同时也必将开启巨大的投资市场,蕴藏巨大商机。要尽快解决适度规模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难题,重点是加快建立覆盖主要农业县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全面开展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的信贷担保服务。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开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试点,加快出台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中央财政奖补政策,研究组建专业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应用,点对点对接信贷保险、补贴培训等服务。应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单独或联合政府组建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盘活农业农村资产资源,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本化、农民权益股权化,共同投资农村产业融合、乡村公共服务和农村社区建设,建立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在农业领域积极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模式,建立可持续的投入运营机制。 (来源: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城乡农民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贷”富农民
《融合》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