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健康养殖中[水体调控] 技术要点

2018-01-17 23:39赵宪钧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溶氧底泥池水

赵宪钧

(通联:472000,河南省三门峡市农牧局渔政处 电话:0398-2806187)

现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老化和变质,要保持池水的“活、嫩、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水源消毒

养殖用水要求水源充足、清新,没有受到病原生物、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染。一般溪河、水库、地下水等水源都可以作为养殖用水水源。如水源存在有病原体或敌害生物,在蓄水池先用25-30mg/L生石灰或1mg/L的漂白粉或0.5mg/L90%晶体敌百虫全池消毒处理,同时通过砂滤或60-80目的筛绢过滤再进入养殖池塘。

二、适时加注新水,防止水体过肥

水体的肥度要保持适中,水肥后浮游生物增多,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但水质长期过肥,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产生大量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造成鱼类中毒死亡。因此要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在鱼类生长旺季的5-9月份,每7-10天加水一次,早春和晚秋一般15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30cm。同时根据池水的水质和水位情况也可以换水一次,换水量也掌握在30cm左右,换水有利于降低池水的肥度和有害生物、有毒物质的浓度,减少对鱼类的不良影响。

三、pH值的调节

pH值是反应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鱼类生长的pH值在6.5-8.5之间。pH值不稳定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水质过肥往往pH值较低,在成鱼养殖中时间一长,也会造成池水的的pH值较低,需要进行pH值调节。方法是每亩水深1m用15-20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进行调节,改良水质。

四、溶解氧的调控

一般鱼类、虾蟹类正常生长需求水中溶氧分别达到3mg/L、5mg/L以上,低于上述指标,对鱼、虾蟹生长不利。溶氧在一天的时间里也有变化,早上黎明前池水中溶氧最低,夏季晴天中午2点左右池水溶氧最高。养殖过程大量投饵也易造成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时加注富含氧气的新水,在黎明前缺氧时和夏季中午2点左右开启增氧机增加池水的溶解氧。

五、底泥调控

底泥中含有鱼类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和其他有机质,这些物质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改良底质至关重要。改良办法:每年干池后,清除过厚的淤泥,保持底泥10-20cm。另外在放鱼前要用生石灰125-150kg/亩彻底清塘。生石灰能有效杀灭池底淤泥中的病原体等,增加碱度,使底泥成微碱性,有利于底泥中的营养盐释放,从而提高水体的肥度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利用。

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用粗麻绳每隔二个月在晴天上午10点搅动池底一次,使池水上下对流,营养盐类和溶氧在池水中分布均匀;经常开启增氧机尤其是夏秋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2个小时也能达到上述效果。

六、适当混养滤食性鱼类

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降低水体的肥度,减少水体其他生物的耗氧量,适当混养可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同时滤食鱼类的产量也增加了收入。

七、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作为一种水中生物调节剂,具有改良水质的作用,即改变水色,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迅速降解池水中的有机物,增加水体的溶氧量,降低氨氮含量。同时又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底栖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提供氧气,从而使水体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有益疾病防治,促进水生养殖动物的迅速生长。目前水产上使用的微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EM菌等。

猜你喜欢
溶氧底泥池水
基于钙镁盐的底泥高效脱水固化方案
关于新型底泥渗水砖可能性和实用性的探究
河道疏浚底泥堆土镉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