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业正能量的“三课堂四元素六路径”药品经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18-01-17 21:43丁洁琼吕金丽
中国药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药品能量职业

丁 静 ,丁洁琼 ,吕金丽 △

(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2.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医药行业作为特殊行业,担负着人民“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重要责任,要求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药学职业素质,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等药学教育的重要责任[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且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另外,在药学教育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奉献意识弱化、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社会责任意识淡漠,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药学学子应有的正能量[2]。所以,探索教学新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课堂上强化职业正能量的教育和传播,是当前高职教育需要探讨改革的问题。现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在新模式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正能量,以期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药品经管类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1 现状分析

1.1 部分医药学子缺乏职业正能量

正能量是指人们表现出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职业正能量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优秀的教师团队、完善的教学管理等,其最终结果表现为学生职业合作、交流、创新、奉献的精神和能力。然而根据调查显示,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增大及社会因素等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令人堪忧:医药学子缺乏职业正能量,表现为团队合作能力差、职业认同感低、教条化明显、缺少创新及吃苦耐劳精神、药德药风品质有待提高。这些现象成了学生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阻碍和难题[3]。在此情况下,从职业正能量视角下深入探索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新的需求,重视和解决突出问题,对于发挥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1.2 部分药品经管类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限制,造成了职业教育中技能培养方面的短板,脱离了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从而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药品经管类专业课程,经常会涉及对新型事务或特殊事项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药品经管行业法规政策类课程教学缺乏科学的设计,理论知识过多,同时由于授课教师对企业了解有限,无法准确地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导致课程脱离实践现象严重。另外,由于学生进行岗位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升有限[4]。药品经管类课程必须注重在该类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突出高技能性,实现职业性共同发展,培养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状态下医药行业需求的人才。

1.3 部分药品经管类课程教学重形式、轻实效

当前有部分药品经管类课程过多地注重形式,缺乏实用型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索创新的兴趣和能力,进而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最终导致教学效果未能提高。高职教育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打造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为医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做好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非常关键,需要教师对药品经管类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思考。另一方面,药品经管类课程对学生“动脑”能力要求更高,即使遵循固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依然会因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许多情况,所以高职院校中药品经管类课程的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2 相关内涵界定

2.1 职业正能量

职业正能量是指职业领域中所表现出的合作、交流、创新、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能力[5]。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是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就其本质而言,大学生是正能量的拥趸,也理应成为在以后的职业中体现正能量的积极力量。

2.2 职业可持续发展

职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高职生当前职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供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6]。实现高职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应拥有扎实的职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就是在教学中传授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融入职业道德及职业正能量的教育。

3 “三课堂四元素六路径”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3.1 三大课堂融入职业元素和职业正能量

第一课堂:是以典型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即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开展学生相互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互联网、校外专家等多维度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4]。第一课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如职业知识基础,为其日后的专业性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拓展专业性学术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课堂: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形成专业化社会实践和教学相结合,如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实践、实验药店准店长实践、药害事件模拟新闻发布会、药学志愿服务、专业法规社团活动等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将第一课堂知识延展为第二课堂的实践技能培训。第二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更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好时机。《GSP实施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如宁波四明大药房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医药经营企业环境,帮助学生体会学习该门课程的意义,感受该门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且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等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今后成为“专业精、品德诚”的药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课堂:是指网络教学,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此种模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GSP实施与管理》网络课程、慕课和“群建共享”的药品GSP智慧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习,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能将教学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网络教学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强教师的引导、帮促和协助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在网络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正能量,增强学生对医药行业工作的认同感,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3.2 四大职业元素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许多单位的用人标准除了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同样也看重职业道德[7]。职业道德不仅是医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医药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通过强化职业正能量,实现职业道德化,因此将职业规范要求融入每个任务的设计中,在教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案例或人物。如通过认识和了解宁波四明大药房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反思和判断,从而影响其职业认知,激发职业道德责任感,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完美结合的培养教育,增强医药学生的职业正能量。此外,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作到严于律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通过言传身教指引学生自我教育、自觉内化,去除学习和生活中的消极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信念[8]。

职业知识:通过完善药品经营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目前,高职大学药品经营类课程使用的教材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大多枯燥乏味,只是对法规政策条文的解释和扩充,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教材建设滞后性严重,如新版GSP已于2016年颁布实施,但市场上存在的教材多以2000年版GSP为主,已缺少实际参考价值[4]。因此,急需完成教学内容的建设和设计,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面向学生需求、满足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充满正能量的药品GSP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职业化。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在工作中完成任务的实践能力,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9]。职业能力决定了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因此,通过明确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通过培养职业能力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实际化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满足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10]。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探索性、自发性学习为主导,以任务目标为使命,运用岗位招聘导入法、团队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在《GSP实施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以药品经营的工作过程为引导,将GSP的实施与管理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同时将执业药师、初级药师等相关执业证书的考试内容进行融合,促进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实现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职业场景: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模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在《GSP实施与管理》课堂教学中,鼓励同学团队合作模拟职业场景,如模拟GSP检查员进行GSP现场检查,扮演养护员进行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扮演验收员进行药品的收货与验收等工作流程及工作情景,促进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核心知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拍摄充满正能量的职业微电影,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和工作程序的记忆与理解,真正做到教、学、做相融合,从而改善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11]。

3.3 六大路径探索

重构教学内容,设计职业情景,渗透优秀企业文化:根据药品经营岗位典型任务所涵盖的工作领域,按照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即以药品经营活动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所形成的教学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体现职业性。将药学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内容,改善以往药学教育中轻道德素质培养的情况,增强学生适应职业的能力。同时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应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如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以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具有职业正能量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优化教学模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依据职业情境,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习者的能力不断提升。如在企业开办的模块中,建立GSP模拟药房,让学生熟悉药品经营企业中设施设备的配备,通过医药管理软件的操作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具体管理和控制要求,以及证照申领所需要的条件和程序;在企业运营模块中,通过开展GSP模拟药房或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掌握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与养护等技能。还可结合药品经管类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利用合作药房或GSP模拟药房,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也可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利用建成的GSP模拟药房,开展“药品陈列比赛”等技能竞赛活动,进行“药品采购员”“仓储管理员”“药品营业员”“质量管理员”等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2]。

重视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突出职业正能量教育: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德才兼备的从业人员,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探索并创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岗位招聘导入法、团队化教学法等,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研究如何充分、恰当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GSP软件、多媒体、实物展示,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结合自身优缺点深入思考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指引他们养成优良的思想,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职业理想信念,坚守职业道德信仰,成为拥有职业正能量的医药人才[13]。

结合培养目标,量化岗位考核指标:1)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多样化。传统考核模式中,通常采用标准性和规范性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形式单一且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14]。《GSP实施与管理》课程可结合学生第三课堂中模拟职业场景的GSP微电影拍摄情况、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中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及第一课堂中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与交流学习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为避免教师评价的主观性和单一性,应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经营企业的相关人员参加相关项目的评价。评价方法中融入职业元素,细化考核和评价内容,客观、真实、全面地反应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及职业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职业素质,强化职业正能量。2)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评价。传统的考核模式制约了对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对教学实际情况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GSP实施与管理》课程将打破传统课程考核模式,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与评价[15]。如《GSP实施与管理》课程考核融入职业素质分,将与专业岗位相衔接的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纳入课程考核内容,突出实践能力的评价,细化考核要点,既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群建共享的资源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条件。本课题试图开发与整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强化职业正能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素材、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计划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家、药品经营企业工程师等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开发整合完成,建立一个面向学生需求、满足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充满正能量的药品GSP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由基础教学资源、实践技能操作指导资源、拓展资源和学生作品展示资源等构成,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对该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最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4]。

加强教师培养,打造传递正能量的教学团队:职业正能量不仅来源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还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的教学管理及优秀的教师团队。大学专业教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启蒙者,不仅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最初的“参照物”,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鼓励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进行专业实践,强化专业技能的养成,加强业务培训与学术交流,将实践过程中一线的技术要求和经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弘扬职业正能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6]。同时,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言传身教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放射和传递职业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

通过探索和实践“三课堂四元素六途径“的教学模式,对于指导药品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并改革了教学内容及方法,实现了多元化考核评价,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药品经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充分强调了职业正能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肖湘君,谢文娟,朱四化.从药学学科发展和就业流向看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药学教育,2010,26(6):13-15.

[2]昌玉娇.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7):99 - 100.

[3]汪大海,何 璐.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4):158 - 160.

[4]丁 静,罗文华.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药业,2015,24(12):12 -15.

[5]沈真波.在设计专业教学课堂团队化运行程序中激活学生“职业正能量”[J].艺术科技,2014(10):10 -13.

[6]周 颖,基于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究[J].教学改革,2012(8):170 -171.

[7]桂溪涓.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J].素质教育论坛,2010(2):1-2.

[8]陈 媛.“正能量”式教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培育[J].黑河学刊,2014(8):106 -109.

[9]胡青玲.基于地方经济的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以我市外贸类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40.

[10]田 野,高玉环.高职大学英语职业元素内涵及教师素养提升[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49.

[11]王文涛.刍议“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88 - 192.

[12]吴佳新.GSP模拟药房的建设与利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2):3037 - 3038.

[13]徐学林.谈创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7(5):148 - 149.

[14]郭 明,于 跃,鲁春光,等.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41 - 42.

[15]赵 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6 -37.

[16]韩瑞婷,万春艳,郭秀梅.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4):163 -164.

猜你喜欢
药品能量职业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能量之源
职业写作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我爱的职业
开年就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