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11个“中国特色水产之乡”,它们有的历史悠久,上溯明朝、清朝;有的产业庞大,养殖面积数十万亩;有的已发展成当地的文化特色,引领村民创业致富。
广东,是渔业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输出大省,2017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 3270 亿元,稳居全国前列。“中国罗非鱼之都”茂名市年产罗非鱼2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养殖优势区域;“中国对虾之都”湛江市年产对虾 15万吨,产值近 30亿元,年产优质对虾 1300亿尾,占全国的 20%;“中国海鲈之乡”珠海白蕉镇年产海鲈达 12万吨,占据中国半壁江山。
在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区域公共品牌名气弱、产业链条不成熟、养殖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等问题。2018年农业部提出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扶持渔业品牌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中国特色水产之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与渔业》杂志走访了中山东升镇、珠海白蕉镇、阳江程村镇、佛山九江镇等特色水产之乡,了解其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