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青 钱立国
(河北省农作物引育种中心,石家庄050031)
河北省是全国马铃薯优势产区。近年来,按照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要求,河北省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马铃薯及种薯产业,不断挖掘其增产增收潜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1.1 自然资源独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北种薯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作为种薯主产地的张家口、承德市坝上地区,海拔和纬度较高,光照充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多为沙壤土,非常适宜种薯种植,且土地集中,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是国内种薯生产的黄金地带。河北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8万hm2,总产297万t(鲜薯),单产超过1093kg/667m2。
1.2 政策支持有力 马铃薯种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扶持。河北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农业厅重点抓了10个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县,每县建设1~3个示范基地,每个基地依托1个企业,注册1个品牌,明确1个品种,打造优质品牌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全面推广脱毒种薯、自动化灌溉系统和机械化生产,实现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技术水平到位、企业敞开收购、产业链条延伸的作用下,每667m2收益平均可增加500元以上。同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马铃薯种薯产业支持力度,累计投入超过3200万元,建设仓储设施、网室、温室11000m2,配置种薯检验检测设备,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了种薯生产能力和贮藏能力,为种薯产业发展打牢基础。
1.3 产学研合作成功 河北省在马铃薯育种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张家口农科院、围场马铃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长期从事马铃薯品种选育,与省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选育出一批以“冀张薯”系列为代表的新品种,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相配套、食用和加工型品种相结合的薯种结构。同时,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河北省企业积极走出去,广泛开展国内、国际间的科企合作、企业合作。张家口弘基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开展深度合作;雪川农业等企业与AVIKO集团、瓦格宁根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国内外优秀种薯企业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支持下,中国农科院在张家口察北管理区建立国家马铃薯改良分中心,为进一步提升新品种研发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河北省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企业33家,11家企业注册资本超过千万。弘基农业、雪川农业、久恩农业等3家企业资产超过1亿元,具备从实验室到百姓餐桌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全省年生产脱毒微型种薯3亿粒,原种产量18万t,良种产量80万t,在全国流通市场占有1/5的份额。
1.4 人才队伍优秀 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21世纪初,一批企业人才离开百事公司、辛普劳公司等外资企业,进入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凭借掌握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种薯繁育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指针式喷灌及全程机械化的大农场模式,使省内种薯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水培、雾培、试管种薯和微型薯离地生产等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使生产种薯的品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1.5 质量管控有效 作为全国主要的种薯供应中心,河北省一直注重加强马铃薯种薯的源头质量控制。在质量监管中,坚持以监督抽查为手段,加强基础苗管理,组织对脱毒瓶苗进行抽检,近2年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组织开展田间检验,对种薯繁育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对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予以转商报废处理;同时,注意加强对种薯繁育田的检验检疫,防止病害蔓延和传播。通过不断加强质量监管,河北省的种薯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山东滕州、广东惠州两大种薯交易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远销山东、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份。
从河北发展实际看,马铃薯种薯产业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朝阳产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是发展特色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8月3日由河北省牵头开展的国家马铃薯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启动会议在张家口市召开,更是对河北省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的鞭策。
3.1 强化政策扶持 从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 强化科技创新 鼓励科研单位加强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创新,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种薯企业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
3.3 推进基地建设 在坝上优势区域,建设专业化马铃薯种薯基地6.67万hm2,提高马铃薯脱毒苗、微型薯、原种、良种生产能力,推进马铃薯种薯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
3.4 推进产业链发展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发展马铃薯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加工带动生产,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实现企业增利、薯农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