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湛江市国土资源局向麻章经济开发区事业总公司颁发了第一本经广东省政府批准的海域使用项目的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
早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发布通告,明确全省范围内海域使用权统一由海域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海洋渔业主管部门不再办理此类登记业务。据了解,海域使用权登记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将海域使用权正式纳入不动产登记范畴,就是为了充分保护海域使用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有效避免海域的无序利用、无度利用。
(中国自然资源报)
9月25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粤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25日下午,执法检查组一行在广州召开执法检查汇报会,就广东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情况听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
丁仲礼指出,近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依法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监测机制,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有效,取得明显成绩。
(南方网)
9月26日,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布了“湾长制”工作手册,并宣布在2018年底实现新区、办事处两级“湾长制”全覆盖,到2025年基本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管理目标。
据了解,新区根据辖区和地域特点将133公里海岸线分为8段,其中深圳湾3段,大亚湾5段。总湾长由新区总河长兼任,副总湾长由新区副总河长兼任。新区总湾长和副总湾长及新区其他河长兼任 8段岸线湾长,各办事处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辖区内海岸线办事处级湾长。
(深圳特区报)
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 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一号 C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颗海洋业务卫星。该星将与计划明年发射的海洋一号 D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水色卫星全球覆盖能力。
(新华社)
位于广州南沙区中心的南沙湾未来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门户、广州国际海洋文体休闲中心。9月18日,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出炉,提出围绕南沙湾滨海一线地区,打造滨海岸线,营造最具活力的滨水空间。
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407公顷。规划人口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804.68公顷,形成“一心两带三片四核多廊”的规划结构。“一心”,即黄山鲁森林公园为绿心;“两带”,即串联南沙岛的风情大道、富有魅力的滨海活力带;“三片”,即北部海洋文化休闲区、中部珠江口游憩商务区、南部国际科技创新区;“多廊”,即依托河涌绿地、山体与防护绿地形成5条生态型廊道、5条都市型廊道。
(中国海洋报)
9月18日,一海豚在湛江遂溪县江洪镇昌洋村附近海域搁浅。湛江边防支队江洪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联系当地渔政部门赶往现场,对搁浅海豚进行紧急救助。目前,海豚已经被放归大海。被救海豚长约1.3米,重约100斤。
江洪边防派出所紧急征用渔民的小快艇,在快艇驶向大海的过程中,边防民警不断舀海水浇向海豚,保持其湿度,大约离岸3海里后,再将海豚抱入海水中,海豚在快艇边徘徊了一圈后,便游向了深海。
(湛江日报)
近日,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查获3艘涉嫌非法采砂船舶及24辆运砂货车,现场涉案人员达28人,是近年来查获非法采砂案件中涉砂作业船舶及人员最多的一次。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从严打击海洋与渔业违法违规行为,共查获9艘涉嫌采盗海砂船舶,查处非法采砂案件4起,罚款10万元,驱离涉砂船舶28艘次。
(阳江日报)
9月28日,第十届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首日到访参观的专业观众突破3000人次。
本届展会面积由去年的13200平方米增至33000平方米,创历届展会之最,展商数量达 400余家。据悉,本届展览初步形成7大展区。7大展区分别为:“一带一路”国际馆、海洋旅游展区、海洋生物医药展区、海洋能源及化工展区、海洋交通展区、海洋科技、智慧海洋及教育(军民融合)展区。另有18家海南当地县市展团出席展会。
(本刊记者 吕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