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亚 严波 蔡文卫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为代谢性疾病,病理特征为高血糖,可引发血管、眼、神经、肾脏以及心脏等慢性损害,严重危及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而口服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则是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两种常用治疗手段。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住院部药房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其所用药物中主要包含有7个品种的降糖药物。
根据WHO推荐的DUI(药物利用指数)、DDD(限定日剂量)以及DDDs(用药频度),同时参考《新编药物学》中的临床用药习惯以及常用剂量、药品说明书等,对所选口服降糖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DDD即达到主要治疗目的成人对药物的平均日剂量。DUI通过药品DDDS/用药总天数进行计算,而DDDs则通过药品年消耗总量(消耗量*规格)/该药物DDD值来进行计算。DUI能够对临床医师用药剂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DUI值越靠近1,提示该药物用药剂量的合理型越高。
在100例病患所用的药物中,总共有7个品种的口服降糖药物,包含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其规格为0.25mg*48粒;拜糖苹,规格为50mg*30片;格列美脲片,规格为0.1mg*24片;达美康缓释片,规格为30mg*30片;二甲双胍片,规格为0.85mg*20片;诺和龙,规格为1mg*30片;盐酸吡格列酮片,规格为14mg*14片。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日销量金额最高,为265.1元,占总比例的17.97%,其次是二甲双胍片,其日销量金额为200.3元,占总比例得到13.58%。拜糖苹的日销售金额为180.2元,占总比例的12.22%;格列美脲片的日销售金额186.2元,占总比例的12.62%;达美康缓释片的日销售金额为130.5元,占总比例的8.85%;诺和龙的日销售金额为164.1元,占总比例的11.13%;盐酸吡格列酮片的日销售金额为153.4元,占总比例的10.4%。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DDDs最高,为4573,其DUI为0.51;其次是拜糖苹的DDDs为4359.1,UDI为0.38。格列美脲片的DDDs为2391.9,DUI为0.11;盐酸吡格列酮片,其DDDs为2905.8,DUI为0.27。二甲双胍片的DDDs为3371.2,DUI为0.54;达美康缓释片的DDDs为1761.3,DUI为0.32;每种药物的UDI都小于1,提示用药合理。
近几年来,我国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显著增加,本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亦或者是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可表现出消瘦、血糖明显升高、多饮、多尿和多食等症状,包含特殊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四种病理类型[2]。
目前,双胍类药物在我国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以及二甲双胍片等,该类药物既不会对人体的β胰岛素细胞进行刺激,又不会增加人体的体质量。此外,双胍类药物能够对人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并能起到降低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在治疗合并肥胖症的2型糖尿病中有着非常高的疗效[3]。α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对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糖苷酶进行有效的抑制,并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总之,口服降糖药物在住院部药房中的种类比较齐全,临床医师对其的应用也比较合理,当中,双胍类药物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次是α-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