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 界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每年都会有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出现,从蔬菜到水果,出现滞销的农产品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农产品滞销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虽然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等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滞销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也反映出我国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几乎所有的农产品滞销事件都可以在上述的一个或几个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找出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其中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等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农业和宏观经济的互动性增强,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增强,鲜活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地区出现买难、卖难交替的情况,价格的暴涨暴跌也时有发生,应尽快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从2006年开始,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流通建设做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11年国家更是出台《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农产品流通多元化发展指明方向。通过试点工作实践探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市场化运作,农产品流通产业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在资金、规划、水、电、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农产品流通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超过4400多家,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1671家,全国有各类农贸市场2.7万个;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交易量达8.5亿吨,同比增长5.1%。2017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7万亿元。由于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我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和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和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产品地域分布广、产量大,在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上具有明显特征,很容易出现某种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的现象,而整个市场并不能马上对这些农产品进行消化,就会造成大量农产品滞销。此外,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运输还相对滞后,很多农产品保质时间有限,不能马上出售的农产品很容易变质腐烂,农民不仅不能获得收入,同时还会遭受一定损失,这大大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流通过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并且要经过多个节点企业,运输规模小,致使农产品运输成本、储存加工保鲜成本、流通中介费用等偏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40%左右,其中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要占60%以上,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信息流通滞后。虽然我国近几年互联网迅速普及,但由于我国使用互联网时间还较短,起步较晚,互联网应用和更新换代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对于西部和老少边贫地区,互联网始终发展缓慢,而这些地区又都是农产品主要生产区域。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要想实现快速流通,就需要从多元化营销寻求突破,而互联网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同时加强农业产业改革。传统农产品流通产业,由于农产品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农产品流通信息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同时消费市场也很难进行拓展,在局部很容易形成“市场饱和”假象,这些农产品一旦没有获得市场接纳或企业收购很容易出现滞销,这种供需关系不均衡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供需信息不对称,而网络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标准化体系建立不完善。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多有质量问题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另外,一些出口农产品因为质量安全标准问题屡屡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甚至被封杀,严重影响了农民利益,不利于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要保证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健康地、快速地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整个市场的在有规可查,有法可守。同时,根据市场发展的整体需求,加强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准入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加强流通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管、加强批发市场等流通终端的监管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各地区尤其是农产品主产区的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并加强公路、铁路等主要运输方式的建设和维护;其次,相关企业、合作社等,要加大冷链物流建设的投入,形成以低温环境保存及运输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系统,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在终端市场的质量。
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环节众多,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对农产品的价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成功连接生产者、消费者、销售市场的信息体系,建成一个信息化平台,使农产品信息在各个主体、各个区域间充分流动,有效衔接。其次,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工程建设。利用多途径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准确高效的农副产品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每天定时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道路状况资讯、气候信息以及短期乃至长期农产品价格分析预测,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户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