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主产优质小麦和玉米。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秸秆还田具有营养植物和培肥土壤的双重功效。
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可使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秸秆还田还可提高土壤各种有效养分,培肥地力。
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到了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据往年南乐县秸秆腐熟剂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后与没有还田相比,土壤容重下降0.04~0.07g/cm3,pH值下降0.05~0.06,有机质增加 0.47~0.63g/kg,全氮增加 0.02~0.04 g/kg,碱解氮增加 1.91~2.31mg/kg,有效磷增加 0.52~0.69mg/kg,速效钾增加 3.27~3.32mg/kg,缓效钾增加17~21mg/kg。
小麦秸秆收获直接还田,有利于下茬作物保护地表水分的蒸发及肥料的流失,从而减少浇水的次数,达到增产、减少投入的效果。
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能够增加小麦群体,提高小麦分蘖数,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秸秆还田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小麦使用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与没有还田相比,亩穗数平均增加1.08万株,穗粒数增加0.79粒,千粒质量增加0.72 g, 平 均 每 667m2产 量 增 加 40.1 kg,增长率为7.05%。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抗性,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确保粮食高产和安全。
大量秸秆用于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的各种有效养分,从而减少化肥投入,避免了秸秆因废弃霉烂和焚烧造成的大气、河流等环境污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